APP下载

高职毕业“设卡”还需配套举措前置

2019-11-26王寿斌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王寿斌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率;职教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8-0049-02

据报道,自6月25日开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举办了持续四天之久的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7364名专科毕业生中,957名学生只拿到了结业证书,全校毕业率为87%。

深职院的这一做法之所以会引发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该校一次性“扣押”不予发放毕业证的学生人数接近千人,几乎相当于一所小规模学校的年招生数量;另一方面,深职院尽管办学成绩突出,在全国享有盛誉,录取分数超过许多本科院校,但毕竟属于高职院校。而既为高职院校,却又学着重点高校的样子对毕业生“痛下杀手”,此举可能挑战了人们对高职院校的传统认知,受到诟病也就在所难免。

对于深职院的“严出”,社会舆论出现了迥然不同的两种声音。点赞者认为,深职院敢于对混学者坚决说“不”,让混学者无藏身之地,从小处说有利于促进学校扎扎实实抓好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和获得感;从大处讲则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创建“世界一流高职”,有利于培养出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

也有许多反对者认为,学生十年寒窗苦读进入大学非常不易,临近毕业却被宣告拿不到毕业证书,确实有点残酷。对此,尽管新闻报道中特别强调了深职院“严”字当头,平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考试管理、严把毕业出口关,也实施了学业预警制度,坚决取消“清考”,并不将毕业率作为考核二级学院的指标;然而,从学生和家长得知不能毕业时的“痛哭流涕”“痛心疾首”等强烈反应来看,他们平时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提醒和警告。如果缺乏提前预警和过程控制,而突然让近千人不能毕业,以此彰显“严把质量标准、严把毕业生出口”,似乎很难让人信服。

由此,笔者联想到2018年7月发生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同类话题。该校创业学院的副院长庞海松表示,在学生的创业路上,该校的政策非常给力——在政策推出之前,有一个学生因为创业,7门课不及格,到最后学校研究让他如期毕业,还推荐他评选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之所以把上述两则新闻放到一起来论述,只是想说明职教领域的规范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后者敢于对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手下留情,想要彰顯的是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而前者敢对挂科学生毫不留情,想要表达的则是职业学校的质量意识一点不比本科院校含糊。

事实说明,只要占据了舆论的“上风”,很多值得争议或是明显不合常理的事情,都可以借助各种由头变得名正言顺。但是,对于教育来说,事涉学生的前途,不能不慎之又慎。为了能让当事人少受点伤害,我们是否可以提早做点什么呢?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很多时候配套而前置的防范举措往往比毕业前的简单“设卡”更能温暖人心,更有利于创树职业教育的形象和声誉。

其一,强化过程监控,把“混学”扼杀在萌芽状态。大学生考试挂科,往往会被简单归因为学习不够努力,而来自部分教师“混教”的影响则常常会被忽略。所以,要对学生挂科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学校必须加强过程监控,及时开展相应管理。监控的“过程”既包括学生从新生到毕业生的整个成长和学习过程,也包括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全过程,更包括教师授课的全过程,以全方位、全流程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混学”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至于酿成大患而难于补救。对于来自教师“混教”的负面影响,则应通过从严治教来根治,而决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让学生来“背锅”。

其二,重视内容调整,让先天性“挂科”销声匿迹。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往往多达数十门,难易程度相差较大,大部分课程比较容易通过,而有些特殊学科则通过率很低。对于这类课程,学校有必要根据学生专业面向的不同和个人接受能力的差异,给予不同方式的内容调整,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对于不得不修的专业课程,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补习班、辅导班的形式,或是通过师生结对帮扶的方式,让少数学困生不挂科。

其三,尝试学分替代,让职教的育人特色充分彰显。高职教育兼具“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但现实生活中,很多高职人往往本能地倾向于把高职院校视为大学,在办学定位和教学管理上一味向本科院校看齐。于是,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标准等都向本科院校靠拢,既缺乏教学内容安排的灵活性,又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其实,对于那些偶尔不及格的学科,对于某些学生根本无法通过的学科,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学分替代制度,通过让学生完成考试之外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获得相应学分。这种举措不仅有利于捍卫学校的管理制度,而且能有效敦促学生参与多形式的学习,同时还能充分体现职教特色。

毕业之时,我们可以用铁腕把关彰显制度的严肃性,但我们更希望通过前置的配套举措,引导那些暂时走偏的学子们能够有所突破。毕竟,惩罚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标;而越控越低的毕业率也并不能表明我们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