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的服务性学习探索
——以L 高职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为例
2019-11-26李明慧
李明慧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法律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1)
服务性学习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它将专业学习和服务有机结合,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老师有组织的进行服务活动,并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进行积极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
服务性学习教学模式作为课程学习中的一种设计,是很多学科用来尝试教学改革的手段。其凸显的教与学互促互长,融理论学习、参与服务、学生反思等为一体的教学实践与目前高职强调的教学改革有诸多相通之处,这种教学方法也与社会工作专业突出实践、服务学习更切合。
本文选取与高职教育契合度最高的连续课外服务性学习和实务性要求高的社会工作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方式探讨。
1 社会工作学科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
与其他传统学科一样,在以往社会工作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传递而忽视技巧训练,致使学生理论与动手能力相脱节。最近几年教学改革中,尽管教师有意识地重视技巧训练和参与实践,但仍与社区中的实际案例多有出入。目前尚有较多专业教师不具有社会工作背景或缺乏实务训练机会,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加上实践课程不足和缺乏相关的实习实训场地,导致教与用的鸿沟。这与社会工作强调实践性的属性相悖,培养的学生也往往实务能力低下、动手能力不强,与专业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为改变这一局面,需要积极探索以自主学习并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新模式。
2 “3+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服务学习教学活动设计
作为省级品牌建设专业,L 高职学院(以下简称L 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坚持“对准岗位能力设课程、对准岗位能力要求抓实践”,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形成岗位定位准确,教学内容先进,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专业团队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的标准,形成“以实践为主线、内外结合、三能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社会工作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客观要求,按照项目驱动的指导思想重新整合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期更有针对性的打造学生的知识能力,并通过加强与行企(机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提高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实现职业能力的显著提升。因此,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L 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还创新性地开始了“3+2”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3+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运用
L 学院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升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性地对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3+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即将学生的每周校内授课时间(包括公共课)集中安排在周一至周三3天,周四和周五2天(可根据实习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安排周六周日)学生进入在校外的合作实践基地或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习,选取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的1学分课程安排专业实习。其专业实习设计如下:第一,学生带着课堂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布置的课程相关内容及实习任务进入校外机构开展服务性学习;第二,实习过程,由实习单位专业社工或相关人员为学生按照单位工作性质安排任务,并进行指导;第三,课堂讨论分享实习过程案例及相关情况。第四,考核方式采用任课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共同依据评价指标来完成。“3+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尝试一方面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一线基于岗位实践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成长和提升。另一方面亦很好地解决目前困扰绝大多数实习机构的问题,即安排专业课程实习的主要难题——实习学生的不稳定性和短期性。此模式更好地满足实习机构对于实习生的用人需求,可谓是双赢。同时在“3+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服务过程中的实践与学习反思贯穿于整个学期的专业学习始终。
2.2 注重参与服务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设计
服务学习的教学改革思路要求直接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实际安排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从实际工作要求出发,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者融合来安排教学内容。
本文以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3+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将学生参与服务与自主学习有效结合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以往由老师讲授为主,围绕老年服务的有关章节进行,强调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教学、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对基本的知识与技巧进行认知感受;其次以参观服务机构、养老院等作为补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也能掌握老年社会服务的知识与内容,但由于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在真实工作情境进行实务服务仍存困难。参与服务过程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形式、简单的课堂教学改革,而是把知识融入到真正的服务场景中去。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中,对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掌控提出很大的挑战。
老年社会工作是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的课程,之前已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所有的基础课、专业方法课,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因此课程教学的重点一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二是服务实践与反思。笔者所处G 省是国内社会工作发展较好地区,省内尤其学校所处地域的社工机构、社工站点几乎已覆盖绝大部分街道或村居,在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上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开展社会服务的空间。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多数社工机构及相关单位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实习生管理体系和比较成熟的服务督导指引,这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天然优势。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熟悉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基本需求,并能运用专业方法技巧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适应社会发展,面向社会服务机构和老年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按照图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将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按照基础理论学习、参与服务的学习、服务能力的技巧学习三大模块推进。
2.2.1 基础理论学习过程的设计
图1 L 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首先,开始阶段由校内任课教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对老年社会的背景、现状的介绍、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老年人问题的评估、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等进行介绍。
其次,在前期课堂学习中,分小组进行学习。学习小组的构成与传统课堂讨论小组区别在于,此类学习小组将要有各种学习任务的合作,形成过程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各个小组根据兴趣可自由组合,但要求人数不宜太多(不超过6人),学生尽量按照三种情况进行组合搭配并与相关实习机构进行联系,小组组合原则:一是同一实习机构,二是按不同的服务专项,三是较小社工站点按区域距离进行组合。
再次,学习小组形成后,组员讨论选择感兴趣的服务主题(尽量不重复),以真实情景进行针对性的项目化教学。形成小组后,前期各小组要对所服务辖区进行调查并形成一份辖区服务对象(老人)的需求调研后,形成有针对性的辖区服务群体需求分析总结,再对老年群体特征、老年社会问题等知识点进行课堂讨论。整个过程既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带任务到机构中学习,又能把之前所学的各种知识串联起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各小组描述和梳理所在实习机构(单位)开展老人社会服务的情况。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社区、机构情况描述老年服务的背景、项目形式、服务内容,并对此种服务模式进行评析,次后其他小组成员再进行提问和教师点评。
2.2.2 参与服务过程的学习设计
1)确定主题。
第一,一般由教师在学生进入机构实习前,提供若干主题。把原有章节设计成项目运作流程进行学习任务的布置。按照目前G 省较多社工服务机构采取的服务模式进行分类,将学习任务和内容进行分解,并结合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行政等主要工作方法,把服务主题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针对困境老人服务的专项服务,二是针对社区中一般老人的普惠性社区康娱健体类服务,三是针对院舍老人的机构照顾模式的服务,并通过项目方式逐一开展。
第二,服务主题及服务内容对应老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学习内容,在服务学习实施中,服务内容根据组员的兴趣或所在实习单位(机构)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服务情景。基于项目化的教学首先由教师明确任务,将当前机构中较普遍存在的真实服务情境展现给学生。该情境要紧密结合社工的实际服务、社工机构、社区真实案例,此过程需把握情境的设计难易度,表述清楚,并需要学生把服务的要点详列出来。
2)基于服务过程的学习。
服务学习的场域均为真实社区,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优势。由于有多年合作经验,机构在实习生的安排和指导上均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和指导机制。前期让学生与社工机构双向选择,并要求尽量选择社工机构(养老院作为特殊场所可适当安排一至二组即可);再组织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与社工站点按服务内容与学生共同策划和实施相关服务策略,在实施中指派站点社工担任机构实习指导;相关服务策划是社工和学生共同完成,服务策划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学生需书面提交给指导老师和指导社工。图2为老师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机构)后通过社会调研、课堂讨论设定的基于服务主题、服务内容、服务过程形成的目标树,学生按照此要求开展相关服务。
2.2.3 基于方法能力的学习过程
传统课堂中的模拟毕竟与真实的工作情境相差较大,因而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情境设计来源于社工站的真实案例,服务过程注重学生全身参与,注重方法能力等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相关资源的把握与运用,所需时间较多,因而在课时有限情况下可以灵活布置任务,减少课堂讨论和展示时间,并强调组员撰写服务过程的相关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的服务记录表格,使学生提前熟悉社工的文书撰写要求,尤其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项目化管理服务的能力。
图2 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服务设计目标树
2.3 考核目标的设计
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将考核侧重于知识的运用。首先,以小组来计分,包括小组考评、课程汇报等,占20%;其次,老师、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共同评定,占60%;再次,平时表现、出勤记录、课程评估,占20%。
3 服务性学习效果
学生在机构社工和学校老师双重督导下对知识和技能都有较好的掌握,从服务对象得到及时反馈,迅速成长;对服务对象固化的认知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对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式有了清楚的认识和把握。据班级的随机小调查和心得反馈,85%以上的学生用“辛苦并快乐着”、“学到好多课本上没学到的知识在机构里学到了”等相关词汇总结基于服务过程的学习过程。
社工站要求学生配合社工开展服务,根据辖区老人具体需要设计、实施服务,给社工站带来较多的有别于志愿服务的支持,大大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专业性。社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促使学生在服务中反思、总结,共同推进服务的开展。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独立为所在机构撰写过相关服务的调查计划、服务方案、活动总结、宣传报告等,学生踏实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获得目前9家实习单位的一致认可。
服务对象受学生热情、主动、充满活力的情绪感染,在小组和所开展的社区活动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得到认可度也较高,服务的成效也很好。
实习的经历经验,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专业、提前认识或了解服务对象,让学生在将来的择业过程中不再感到陌生以及抗拒,尤其在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领域。在L 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个班90名学生中,至少30名以上学生在实习总结中提到,对老人群体进行了重新认识,由开始的担心、害怕、抗拒,再到对服务对象的移情,在经过3、4个月的服务后,都能以一种较坦然的态度,更开放的沟通姿态去服务老人群体。而从几届毕业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当初实习机构或相关服务领域的,在其他社工站点也能获得更高的认可。
4 总结和反思
通过设立课程小项目组,开展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利用“课堂学习—社区服务—课堂讨论—报告”的流程开展,在精心组织的教学设计中满足社区实际需要的活动,既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为学生提供经验性的学习体验,将服务这个过程整合到课程中来,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应用新学知识,对所做所见进行积极反思,促进知识技能的应用,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新模式下的社工专业教学,从课堂学习到服务性学习,从社会实践到社区服务,在此过程明确学习目的,达到了服务与学习互为促进,也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及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反思,既提高了服务水平,又用所学专业知识有效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在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尤其实务要求较高的课程中,要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目标,要对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一是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者,教师要特别关注服务学习过程各项工作。服务学习学生动手较多,教学情境的设计及其重要,因此教学应该是精心组织的,同时也要协调实训基地的安排接洽、对困难的预估,对学生的组织管理等,而老师自身也要加强对实务的认知能力。
二是积极加强与实习机构督导的沟通与合作。真正利用机构督导在学生开展服务及服务后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反馈,让学生在服务学习中交流、分享经验、寻找不足,切实提高学习和服务的总结反思能力。
三是协助处理学生的学习和服务压力。所有教学改革的推进,均须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尤其在服务性学习中,学生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学生还未走出校门或者没有相关社会经验,对新环境的紧张以及无法预估的困难都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挑战,一方面过高的要求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的焦虑甚至可能出现抗拒,影响教学目的的初衷,另一方面对服务对象缺乏理性的认识,也会影响服务的质量,甚至影响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因此,恰当的安排学习任务,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应当在整个学习服务过程及时给予专业和心理的支持,并在小组、机构建立基于情感的互助网络。
服务性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和直接灌输,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在服务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服务中更好地了解学习的目的,在学习中不断修订、完善计划,这也是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