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的类型规律
2019-11-26王艳平
邓 星,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0 引言
当前是一个在非工作时间里活动多样化的时代,人们可以进行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户外、游憩、美食、美体、购物、交友、年会、体育、修学、养老、义工等活动.旅游及关系关乎旅游的活动形式不胜枚举,旅游景区作为一个集合并非是一个“杂乱的仓库”,在褒赞其“博大精深”的前提下,学术研究还应对其有所梳理,力图找到孕育其中的规律,以及尽量地从中获得某种启发.然而分类毕竟是一种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物质性目的”,是为了管理应用,倘若能同问题导向并行,通过分类研究而转向对社会思维方式的思考,如“从问题导向切入,从思维方式走出”,或可以对旅游研究方法论有所启示与启发,而非仅限于借用既有各学科通用性的方法论开展研究.
在现代社会,旅游景区已不仅限于传统的旅游吸引物所在地方,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只要是旅游者能够有较长时间停留的地方,几乎都可以在广义上被划为景区范畴.即便是一家旅馆,其通常是用于旅游者夜寝的地方,代表着最初的基本功能,而如今很多酒店都有很多的休闲娱乐项目,房间也可以有主题化设计,有些酒店与旅馆因其古老的遗产性也可以是旅游者心中的景区.若空间尺度小一点,或让旅游者停留的时间不长,则可以称其为旅游景点[1].如今已不能完全以是否收费确定其是否为景区景点了,即使存在少数免费的景区,但旅游者却要“为非景区付费”,就如在酒店住宿付费一样,但住下后接下来的参观酒店就免费了,“为东买西”正成为一种旅游体验的经济模式,其实那是对人的心理错觉作为一种资源的产品开发,当然本研究在此并非是出于揭露目的,而是完全基于一种“有趣”的心态,即要把旅游现象当作欣赏与研究的对象,对其有敬畏感而采取中性立场.
1 三个基本型:精神·经济·空间
博物馆是旅游者常去的地方,博物馆所在区域往往是一个景区,其是一个“集物”的地方,宝贵的文物聚集于此,旅游者在此可以了解过去与远方,体会地域文化,但不能否认文物通常都是“很值钱”的.因而可以说,就“物质的质”而言,博物馆是一个“精神+经济”的“混合物”.当然笔者认同博物馆最主要的是体现一种精神,精神价值压倒一切,许多博物馆都免费开放.但不能不承认,博物馆对参观者敏感的经济神经会产生一种刺激作用,尽管人们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当参观价值连城的文物时,很多人的内心会用那杆“经济秤”秤一秤.博物馆很少去陈列“一把土、一把沙子”,尽管沙土肯定拥有几千上万乃至百万年的历史,但因为其不具有稀缺性而往往不值钱.就如考古挖掘现场一样,文物周边的埋土并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
人是驱利的,即人也物质,因而物就有了经济性.但同时人也是生命的,人需要精神.人有多种需求,多种需求的要素被组合起来,从而决定了早期人类对“物”的特别珍惜,当然那些是挑选出来的“物”,选择物有所值的物.物即物质,是指有形的存在,有价值的物主要是对眼前有用,但若将其放在非当下的语境下去思考,此时就有了“非物性”,非物有一定的精神性,若要让那个非物性与唯心保持距离,让其有些实在感,就常人而言则最好与空间结合,因而空间里有物质,而空间本身是空的.基于这样的思考,城市公园就是空间与设施的结合,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2].本研究由此给出一个有关旅游景区的基本型,即以经济性、空间性与精神性为顶点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是一个稳定的形状,因物的存在而将经济性、空间性以及精神性很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旅游景区类型体现的不仅仅是三个基本类型中的一种,类型彼此间会有一定的联系,而在经济性之中蕴含着较强的“物性”(图1).因物的价值性,抛开当下的语境去思考,物的属性上升到了精神性的层面,而空间与物质结合才能更好地让旅游者感受到旅游景区的价值.
图1 旅游景区(景点)类型的基本型情景
2 三大类景区
2.1 空间·精神类:自然公园
空间是一片天地,既是物质也非物质,有关于文化和自然,也有关于精神与经济,因为空间可以包括很多的,可以说是个可小也可大的概念.当来到超大的自然空间里,旅游者似乎是可以被完全精神化,感觉自我很渺小,融于自然但不自卑,因为对面和周边并非都是人,即便有人,也与自己同样渺小,一种芸芸众生、自然更大的感觉,大家可以一起享受自然,一起接受自然,彼此都有被大自然所拥抱的感觉.
自然公园多位于郊外,远离城市,具有一定的“圈地性”,那里虽然也有“物”,但那是原来就有的“不动产”,因而那不是一种人工的“集物”,而是自然所为的原生态,一般归公共所有,这就压制了其利益的指向性,即自然公园是难以个人化的[3].空间之大,人的欲望是可以抑制的,当然在资本的作用下,在权力的驱使下,VIP在自然面前的欲望也确实会强于普通人,比如站在高地上指指点点,那种气魄或许就形成了后来的皇家陵园建设,但权贵也是要敬畏自然的,尽管他们大多不如普通人那样虔诚.
2.2 空间·经济类:美术馆、艺术馆等
如前所述,(大)空间具有显著的精神价值,因而当空间遭遇经济性,必然会向经济性中注入精神,也即为经济带来文化,此时的空间也要比自然公园要小一些,因为人的文化只能充填在人世间.文化较难被根植于荒野之中,尽管如今可以对原野进行拟人化看待,如人们常说对自然要轻柔点,但毕竟那是没有物理性存在作为支撑的,即在荒野中是缺少人工建筑的,荒野中也少有居民.在没有人的地方,无论人工建设了什么,经过时间的洗礼都会变得破旧荒芜的,通讯与导航设施除外.
无论是美术馆还是艺术馆等,里面的那些作品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4],因而其“物性”有所降低,一般而言其经济性要有所降低,尽管目前有文化产业之说,但确实也并非就是完全降低的.因为还有一个稀缺性在发挥作用,还有社会认同规模在发挥作用.这也说明价值至少可以分成两性,一是“物性”,另一个是“非物性”.假如再加上经济性与稀缺性,至少可以组成4种类型.
2.3 精神·经济类:旅游购物与消费场所
旅游具有消费性,消费不仅让目的地获得利润,也让旅游者有了一种存在感[5],可以克服人在他乡的陌生感.精神与经济原本是在被分离的状态下被人类所认识的,人们将精神与经济对立起来,认为“金钱”会“玷污”了精神追求,但现实却不完全是这样,有很多两者混合在一起的情形.当然人们在对经济性进行批判,在褒奖精神追求时,还是要把经济性从精神上剥离掉,或者闭口不谈经济性的存在.
按照传统观点,购物与消费场所不属于旅游景区[6],但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一些旅游者会在这里花费较长的时间,旅游购物者的数量规模是不能忽视的.在全域旅游语境下,在无景点旅游语境下,以及在休闲度假语境下,哪里都似乎可以认为是“景区”,如此就让景区概念泛化了.其实泛化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认识泛化,若按照传统观点来看,泛化确实是可怕的,因为让思维失控了,但若是从空间类型来看,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来看,泛化是值得欣慰的,因为其可以让人们以广义的大视角去认识空间,没有泛化就没有分类,其可以让人人都有自己的领域,人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旅游也是需要购物与消费专家的,这些专家也要认识空间性质,而不是只研究人的心理与商品价值.
特别是到边远地区旅游,前往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出国旅游,购物已成为旅游中的重大内容,旅游者为自己的朋友购买很多产品,很多旅游者一旦出国旅游几乎就是放开手了买,若此时还纠结于是否是景区,是没有意义的,购物消费的场所就是旅游者“心中的景区”,是新常态、新类型的旅游景区.这里也提出一个命题,旅游景区的基本型或典型形态一定是最早出现的,还是后来出现的也可以参与到基本型之中,笔者比较赞同后者,因为这样可以传承,在继承历史的同时,也让当代与后人感到今后有希望.
3 耦合出来的第三层景区类型
3.1 与“物”耦合:关于“人”的景区
本研究以“物”开始了逻辑,即起步于唯物主义价值观,由此走到了经济视角,但还没有进入到人性人文视角,因而在此前还较少提到关于“人”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物质相对贫乏时代,通常认为“物”是值钱的,常人在潜意识里被认为“不值钱”,当然在危急时刻会说“人命关天”.即便是重要的人,也多被喻为“是个人物”,而并没有出现“物人”一词.那时把人比作“物”是常有的事,比如说某某“终成大器”.现实中人们认识到了人与人不同,即“有钱”、“有势”、“有权”的大人物,会自觉被他人认为其是重要的,自然会被赋予“人物”称号.这种喻物修辞或有些问题,人非草木,人是有情感的,当然在此也仅是为了从机理上说明问题.
但在讨论“物”时一定会牵扯到人,“物”的价值是对人而言的,但本研究的观点不在于讨论人的功利价值.在进行旅游的相关讨论时,讨论旅游中所蕴含的精神以及旅游的远方性等,其语境一定隐含着“人”的存在,因为旅游是人的旅游,“物”的作用当然也会在其中,但可能关于“物”的成分会少一些,那些被减少的物质部分就需要被精神与空间等非物的“存在”所替代.人在旅途,移动中的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于常住地的,旅游的动重在精神,而非常住地的“无利不起早”,“远道无轻载”就是在说这个道理,人不放下是走不出去的.因而为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对那些为了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个社会会为其建设纪念馆,旅游者会访问纪念馆,因而人物纪念馆是旅游景区类型中的重要一类,一些目的地甚至还会为“活着的人”建设“生祠”.
不仅是名人纪念馆,还包括战争遗迹纪念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旅游景区景点.关于战争遗迹,可以是关于某个将军与元帅,但一定会牵扯到很多的“士兵”与“平民”,如此就可以将对个人的关注转向了对群体“普通人”的关注,那些普通人的“作用合计”就很不普通.正是在这一转折的逻辑下,就出现了古村落等具有原生态性质的聚落景区.
3.2 与经济耦合:文化景区
文化的范畴非常广,因而文化景区与其他类型有交集[7].若讨论十分典型的耦合情景,可指免费的关于“事”的非物性质的景区,如开放的休闲场所,包括文化广场等,其目的是要让旅游者感受不到明显的经济氛围,感受不到价值的启发,感受不到消费气息.文化景区与“人”的景区的区别是,一个重点在“事”,一个重点在“人”.文化不见得稀缺,稀缺了往往就有遗产性质了,像“老人部落”与“女人国”等景区,假设有这样的“景区”,那就可以归为文化景区.“文化”是与“野蛮”相对的概念,但又不是现代人的文明,而是反映过去自然而然的文明过程,反映平民的生活,反应并非低俗的社会存在,反应与自然的和谐,反应的是非消费的气息等,因而文化是一个由几个方面组合的概念(图2).
3.3 与空间耦合:时间景区
空间具有物质性,因为物质存在于空间之中,存在是指永在的,物质最主要的是指实物.但随着空间扩大,大自然的各种存在都被包括进来,特别是非存在性的自然现象被纳入进来,如气象万千就属于非物质类范畴,当然人联想不到的功利的存在也可看作是非物质的,如看到一片林海而并未想到伐木而贸易时,此时的空间也具有了非物质性.与空间相对,时间具有非物质性,当且仅当把时间当作与功利无关时.在物质观下,时间往往作为获得利益的条件,人们通过时间去获得什么,但当将时间当作对象而非作为工具时,时间景区就出现了.比如各种节庆活动,就发生在那几天或当日,在那之后,节庆场所恢复如常,那时的时间景区就像“浮云”一样飘走了,可以说是消失了,可能到明年的这一天还会再来,那么时间景区也可以叫做“彗星景区”.
在进入到时间范畴后,通过再次耦合,与经过一段时间才有的景区相比,还可以存在一个全时的但却是让人产生时间穿越感觉的时间景区,像AR景区、VR景区,甚至有些演出景区和怀旧景区[8],如“日本大江户温泉物语”那样以历史时代为主题的景区等,也都可以属于此类时间景区范畴.
图2 文化类景区的范畴
3.4 经济为何有两个耦合关系,以及非物的服务景区
与“物”耦合出了“人”的景区,与经济耦合有了文化景区,而“物”往往是经济的,如此经济有了两个耦合对象.这是因为人类发展史就是这样的,在人类发展初期,这个世界被认为是物质的,精神与文化是起到辅助作用的,这样的发展历史决定了物质观也被认作是功利观,“物”被包含在经济之中,但几乎就等同于经济.但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物质与经济也渐渐分离了,或者说开始松动,分而没有完全离开,如此就出现了物的耦合即“非物”,可以不完全等同于非经济,“非物”也可以是经济的,如此就出现了服务经济,如当今已出现了买卖双方加服务的三元经济模式[9].
针对推论与演绎出来的“非物”的服务经济景区,颇有些让人想到“皇帝新衣”的感觉,当然还是要建立某个实物性的平台做支撑,比如选取SPA或温泉旅游做背景,笔者认为是可以存在服务景区这一类型的,现代社会的压力如此之大,旅游者迫切需要心理慰藉,人们可以假借说是为了泡温泉而来,但在内心世界里,可能给予服务以最大的权重.
3.5 与精神的耦合:生命意识类景区
精神有没有耦合对象,显然是应该有的,世界是矛盾的,但不一定非得与物质耦合,因为前面已经考虑了“物”的作用.耦合对象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新关系也称为新逻辑,因此需要建构新逻辑,需要得到社会认同.其实世界上原本的耦合关系也并非一对一,红可以对黑,也可以对白.笔者认为精神的耦合对象可以是生命,由此可以引导出具有直接生命意义的景区,比如可以思考有没有生命景区这一类型,像有海底隧道参与的水族馆与海洋世界等组成的景区,其提示着生命来源问题,还有天文台(学)和现代医学景区,都是可以存在的,当然也可以将某些战争类如黑色景区、文学类景区归为此类.如此的推演与论述过程,似乎也很是让人眼前一亮,即非那种“严谨与科学”的老生常谈.目前在旅游学术研究上,常谈不新、罗列参考文献等现象已经阻碍了旅游学的发展.
医疗型景观也已成为业界关注的对象,即是指建设和确定那些对有身心问题的旅游者有治愈效果的景观[10],如参观包含兵马俑在内的景区,不能无视这些考古类景区对旅游者的心灵治愈效果.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普遍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因而生命意识类景区是值得关注的新景区类型.综上所述并结合图1,可将本研究关于景区类型的思考汇总成一个总图,当然这个总图是开放的,在之上可以继续添加(图3).
4 类型规律:可依据的方法论
从更加有学理性质的角度上考虑,即要对前文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概括,意在努力将研究内容上升到更加有理论思考的层面中.笔者认为旅游景区的类型规律是依照以下几种理论观点而进行的,即依照形成学、价值论、认识论、连续谱、耦合关系与系统论思想等,从而给出了景区类型总图.当然在前文中也涉及到了理论内容,但此前的论述更注重分析过程,更注重思想脉络的展开,还没有落实到总的“纲绳”上.至于由几个纲绳统领,笔者认为因人而异,人人视角不同,切入角就不同,传统观点喜欢有一个总纲绳,那或许是出于“辩”的目的,而在现代或看中几个纲绳,让这几个纲绳组成一个基本“阵型”.本研究位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一是把总的“纲绳”放在了“物”上,二是很快将其移到景区本身的经济性特征上,并由此转向旅游是精神性质的,让经济性与精神结合,便有了以博物馆为首的聚焦对象的思考,得到了经济性与精神性两个特征,再而做转向,考虑到最常见的公园,进而增加了空间性特征.即在“物”的总纲绳下,存在着一个“经济、精神与空间”的基本型.
形成学角度的分类是根据景区本体在早期是怎样形成划分的,如工业景区、农业景区等,其可以划分到经济性类景区,那种经济性在时间上可以是指现在的,也可以是指过去和将来.价值论是依据价值对景区进行分类,其与溯源的形成学视角形成对照,目前这类分类还不是很清楚,但遗产类景区似乎属于这一视角下的产物.认识论与本体论相对,认识论的思考重点不在客体本身上,而是着眼于主体,即思考人是怎样一步一步认识景区的,偏重于对人的思维过程的理解.若按照本体论而言,那自然会有自然景区、人文景区之分,有温泉景区、森林景区、高原景区等,这种分类是客观的,但如此就让关于人的性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能就让研究者觉得不太有趣,即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时并不能兼顾,或曰需要将两者做一个平衡考虑.
本研究给出的三大类景区类型,完全是基于连续谱观点,而“三角形”的基本型是基于本质论,或曰还原论,也是基于形成学视角.至于耦合关系,很类似于矛盾论,但不是为了求对立统一,而是为了发现“另一片天”,因而本研究放弃矛盾论,不用冲突模式,而是以耦合关系去寻找“新大陆”.由于在前文中已经对耦合关系讨论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只是想强调的是,耦合关系观点是对矛盾论的“修正”与“升级”,“矛盾论”比较初级,冲突范式似乎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本研究依照易变的思路把景区类型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层次而脉络清晰的总图,这也是一个系统论的观点,即认为各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认为哪种类型重要,而哪些类型不重要.其实景区就是景区,以景为特征,落实于空间的区.但景区同时还有其他属性[11],比如“区”这个字就有人为划定的意思,景区当然也隐含着时间、经济、文化、精神、服务等,景区的性质可以说是不可数的,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依照系统论观点,当“景与区”被弱化时,其他的属性就得到了强化,就如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弱化了“物”的意义,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时间景区、文化景区等,也即通过因果换位,就可以得到其他类型的景区.
图3 旅游景区类型概括
通过本研究的整理让景区类型的脉络清楚了,这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因而在图3中,基本型虽然居中,其中还隐含着“物”的总纲,但那只是为了引导思路,并不意味着只基本型才重要,而三大类才是景区类型的主体,以至于以耦合关系所得到类型,虽然居于最外层,但其无不时尚,充满活力而拥有发展空间.总之,本研究在最初,意识到博物馆是“集物”的,城市公园是把“设施放到空间里”的,国家公园是“把既有的资源原地圈起来”等,还有“遗产的”、“时间的”、“人物的”等景区类型,因而有关景区的类型虽然确实是丰富多彩的,可也最好能对其丰富的种类进行整理,特别是能找到些线索.但在一般情况下对景区类型进行整理时,当把各个线索放到一起做进一步深入探讨时,就会出现有些混乱的现象.为此笔者尝试着研究旅游景区的类型规律,最主要的还是依据认识论角度,当然在认识论的视角下,在某些情况下还做了更加具体而有些精确的深入认识,如本研究所给出的三个圈层的总图,其实是按照“本质—连续谱—耦合关系”而绘制出来.
5 结论
通过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随着景区类型的多样化,存在着一个类型规律的研究课题,其不仅涉及类型,也关乎类型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作者依照“本质—连续谱—耦合关系”这样一个线索,指出了“精神性·经济性·空间性”这个基本型,在那之前可将“物性”作为一个总纲,然后给出了三大类景区,给出了通过耦合关系的发展类旅游景区,许多创新类包括与新技术结合的景区类型就存在于这一层面.第三,从理论层面讨论了旅游景区类型规律的依据问题,认为认识论、连续谱、耦合关系、系统论、形成学与价值论等,可作为景区分类的理论依据,但最根本的理论还在于关于“人的思维”,思维方式才是景区分类最根本的具有“纲绳”性质的理论基础,而本研究是在旅游是一种精神的语境下由“物”切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