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学生进行数学兴趣培养
2019-11-26王芝梅
王芝梅
(山东省胶州市莱州路小学 山东 胶州 266300)
1.师生感情融洽,培养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应时刻注意去关心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喜爱你所教的学科。教学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于他们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经常表扬鼓励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2.创设生活情趣,培养学习兴趣
在新课引入时,创设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老师有什么绝招呢?”于是带着渴求知识的欲望进入新知的探求。
3.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和理解数学。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课前布置学生到超市里了解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听取学生的汇报:如20.50元、60.15元、3.70元、7.06元、105.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20.50元、7.06元、3.70元、105.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面积时,首先拿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通过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拿出一个圆形纸片,问:你们会求圆的面积吗?启发学生是否可以把圆剪成若干相同的图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呢?学生动手把圆形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再把若干个小扇形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接着问:“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与圆的什么?宽又相当于圆的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探索出圆面积公式。然后继续启发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学生们又动手操作,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