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悲剧的伟大本质
——浅谈“还原法”在《伟大的悲剧》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26朱爱松

读与写 2019年15期
关键词:还原法斯科特比较法

朱爱松

(福建省永泰县第十七中学 福建 永泰 350700)

本然语文教学主张求真、求序、求和、求新、求实、求美六个方面,把求真放在了首位。本然语文追寻语文之真,让学生“千学万学”,学语文的“真”,学语文的“言”,“从读者的角度,真实阅读应是原汁原味的阅读”。而对语文本真的探寻离不开文本解读,如何正确解读文本,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教师只有正确解读文本,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从而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秘要所在,最终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在文本解读方法上,很多语文教育名家已为我们探究文本的“真”指引了路径。在众多的文本解读方法中,笔者认为,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法”,对中学语文老师正确解读文本,大有裨益。

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的阅读方法与观念是紧密联系的,阅读与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要运用联系的观点。还原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笔者认为,“还原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一线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改进教学设计,可以使我们透过文本的表层看到作品传达出的真正意蕴,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引领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

本文谨以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伟大的悲剧》一文教学,如何运用“还原法”进行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探究悲剧的伟大本质为例,粗浅谈谈对“还原法”这一文本解读方法的认识与实践。

1.指导学生品味细节,运用细节作用的还原分析法,探究悲剧的伟大本质

孙绍振教授说:“作家最起码的修养就是用细节来说话。”他还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细节进行思维。”阅读文学作品,从细节中“以文解文”,寻找真实,这是最有效的文本解读路径。文学作品,尤其是象小说、人物传记类作品的构成依赖于细节。因此,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在反复阅读中,让学生去发现文本中的细节所在,通过对细节的揣摩,领会作家借此细节所表现出的整体、过程、环境等等,从而发现作家创作的真正意图。陈日亮老师也说过:“文本解读要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伟大的悲剧》一文,以斯科特为首的五位南极探险英雄,他们“悲剧”的一面,通过文本阅读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不难理解;但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悲剧的伟大之处,深入去探究悲剧的伟大本质,就不那么容易。这首先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品读细节,去感受、去探究悲剧背后的伟大之处,去思考这个“悲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即课文标题的内涵)。比如课文中写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近在咫尺的时候,还在继续进行着科学观察,“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这一细节,体现了他为科学事业崇高的献身精神。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时,文中写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的继续向前走呀。”这一细节令我们感动,他们是多么的顽强。品读这一细节,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体会: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在恐惧和绝望的边缘依然“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的继续向前走呀。”在这里,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事实上,他们和我们一样,面对危机,面对死亡,也有恐惧和绝望的心理,但英雄告诉我们,即便是绝望,他们也要“咬紧牙关向前走!”这是英雄留给人类的最大精神财富。还有,文中写他们面对死亡时的细节:“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这些细节,我们应引领学生体会:在冰冷的雪原,几位英雄一个个倒下,被风雪吞没了,但他们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2.准确把握人物心理情感,运用情感逻辑的还原比较法,探究悲剧的伟大本质

孙绍振教授认为,要揭示文学艺术形象内在的奥秘,得用一种方法,“不是凭现成的资料,而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这种方法叫做还原法。”“还原”往往和“比较”相辅相成,在“比较”中“还原”,在“还原”中“比较”,故又称为“还原比较法”(或“比较还原法”),教师将还原比较法落实到文本解读探究中应特别注意做到两点:一是要想象出作品省略和淡化的内容。“还原比较法”需要联想和想象,它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假想出未经加工的生活原生态,这样才能形成欣赏解读分析的基础。二是要懂得情感逻辑的还原比较。人物解读只有还原其情感逻辑,才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因为作家暴露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就是通过其情感逻辑完成的。《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有一片段写道:“它的占领者还在那里留下一封信,……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在这里,我们解读文本时应该给学生指出,这表现出的是斯科特一种诚信正直的绅士风度。学生也许不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极点上只有斯科特他们,如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无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他们完全可以毁掉挪威国旗,插上英国的旗帜(因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斯科特)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证明阿蒙森胜利的责任。也许,讲析到此处,学生对斯科特的心理情感还是很难理解。笔者认为,此时应简单介绍英伦文化,让学生了解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他愿意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这样理解:这何尝不是他们作为探险家科学家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呢。这样,我们通过运用还原比较法一分析,就能准确理解把握人物的心理情感。而且我们也正是从这一点上看到,正因为他(斯科特)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而正是这一点,在笔者看来,是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同时,笔者认为在分析本文人物优秀品质时,应把这一点放在首位分析。

再比如课文第七段写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站在一边不走了。文中写道“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文中一个“不”、一个“要不然……”,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解读?显然,在这里,我们如果用上孙绍振老师的还原比较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解读文本:在当时那样一个不是冻死就是饿死的绝境中,驱使斯科特他们带上埃文斯的是人性亲情友情,驱使他们抛弃埃文斯的是生存。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一切在生存面前显得那么苍白,但多年的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友情又让他们无法作出残忍的决定(抛弃)。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应引导学生看到,在绝境中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对这一段的文字解读,我们不能就简单地理解为体现了他们的团结友爱精神,而应该要运用还原比较法,深入的去解读他们当时痛苦矛盾的心境,进而了解他们在危难关头,没有互相抛弃,从中探究出他们身上的伟大品质——团结友爱的精神。理解了这一点,运用还原比较法就能引导学生顺利解读课文第九、十两段探险队员奥茨的表现:奥茨的表现就是在关键时候牺牲自己,宁可自己死去,也不愿意连累同伴,从而我们又看到了这一悲剧背后的又一伟大品质——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运用还原比较法,一定要注意对文本中人物情感逻辑的还原比较。我们可以课文的第十二、十三两段,斯科特临死前写日记的那片段为例。文中写道:“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这是斯科特在心中和亲朋好友们告别吗?还有课文中写他将“我的妻子”划去,而改为“我的遗孀”,此举应怎样理解?对此,学生可能简单的理解为斯科特临终前很关心他的家人,或者只是觉得体现他的孤独、怀念家人和沮丧的心情。为了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斯科特当时的心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在当时那样的一个绝境中,斯科特还活着,可他的妻子却注定要成为一个孤单的人,当他“悲伤地”“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在上面补写了“我的遗孀”的时候,他的心情就是一种面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那种镇定。从文段中,我们应该要读出: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自己,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理解:他(斯科特)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在此处,我们通过对文本中人物情感逻辑的还原比较,让学生理解、明白:文中主人公斯科特不是一位冷漠无情的英雄,而是一位充满真情的硬汉子。

总之,以上对《伟大的悲剧》一文的这些文本解读,只是想说明孙教授的微观文本分析的理论“还原法”确实是一个简单易学又非常实用的文本解读分析方法。孙教授认为它(“还原法”)可以作为经典文本的解读方法,笔者认为,可以把它推广应用到所有文学作品(含人物传记)的文本解读中去。当然,孙教授的经典文本解读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我辈只是学其皮毛,“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笔者只是认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每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文本解读时,如能有意识用上孙教授的“还原法”这一分析工具,悉心地还原事物,运用细节作用的还原分析,运用情感逻辑的还原比较,运用联系的观点研究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你将发现“还原法”是一把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的万能钥匙。

猜你喜欢

还原法斯科特比较法
呆伯特
应用比较法 培养物理知识迁移能力
怎样引导学生证明不等式
例谈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湖人主帅斯科特下课
用还原法探寻词语表达秘妙的研究
高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复杂性理论视角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