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6柳恒生
柳恒生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余干第三中学 江西 余干 335100)
1.实验教学法应该注重的事项
1.1 教师应做好课堂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引用了实验教学法,那么其授课过程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点拨,要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思想,并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他们自行分析问题。
1.2 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只有弄清楚实验原理、弄清实验器材原理、弄清器材使用规则之后才能够正确的进行实验。因此教师在实验前,应该首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弄清楚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相关问题。针对部分可能导致学生受伤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教师一定要对危险源进行确认,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实验教学法切实成为协助物理学教学的工具。
1.3 教师应该做好反馈补救工作。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现代的教学方式,亦或是本文所提出的实验教学法。每一种教学方法虽然不同,但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通过对比能够清楚的看出,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并且同一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课程和章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综上所述,教师要实现实验教学法就必须要从实验和教学对象的本身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他们的因素,制定出适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2.增强实验课堂的兴趣教学
在热传递知识的教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其中热传导,热辐射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但对于热对流知识,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如下实验:取一个大玻璃缸,在缸里装满清水。再取一个墨水瓶,在墨水瓶里盛满热水,在热水里滴几滴红墨水,然后用薄塑料膜把瓶口封住并放在大玻璃缸水底,用钢针把墨水瓶口的塑料膜刺开一个洞。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瓶内的红色热水迅速向外扩散。一旦冒出瓶口后,就向上腾起,像一座喷发的火山,红色“火焰”形成一朵蘑菇云,然后徐徐下落该实验有趣、生动,好像水下在冒“火”,整个对流过程一目了然,可视性、趣味性极强,既达到了学生对知识的解疑,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小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教学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兴致勃勃地去探究有关浮力的知识,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互相启迪相互补充,而老师只做画龙点睛式的方法指导。课堂上,学生不再是任老师灌输,不再是被逼着集中精力去听老师讲解,而是在自愿的、主动的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后还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去搜集材料、拓展视野,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做小实验。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
合作学习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我班上加大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范围,使生生合作进行讨论、交流较普遍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课堂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老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当组长,负责分工和组织;有的负责协调发言顺序;有的整理发言,准备在全班交流是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等,不仅如此,教师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都给于具体的指导。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见解,对他人的发言做出思考并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成为学生掌握生存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实验探究。开始几次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弄清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点及其调节方法、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4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地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时,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加强实验,提高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加强对实验的感悟与体验。在教学中侧重生活选择实验,使学生掌握自然规律,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