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习惯

2019-11-26尤漫红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均分动手习惯

尤漫红

(福建省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要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养成,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习惯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下面就《分物游戏》的教学过程谈点看法。

1.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意识

首先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概况:这一课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除法,除法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的学习应像学加、减、乘一样加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本节课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通过多次活动交流、展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用图示或语言来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教材展示三个问题串要求学生通过三个问题创设体会到三个基本观点:“每份得到的一样多”与“平均分”的等价性;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会用图像表征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2.亲历分物过程,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习惯支配着人的行为,它的养成来自于长期的实践。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2.1 培养主动倾听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而且还能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学会倾听是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的基础,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乐于倾听。课堂上的倾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二是生生之间的。倾听对于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而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想方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教学中通过创设淘淘过生日这一个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分享了不同的精彩情境。首先,在分桃子的时候引导学生倾听“公平分与不公平分的区别”,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然后,在分萝卜的时候进一步引导学生倾听“分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最后,在分骨头的时候引导学生倾听“学会用图像表征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学生在亲历分物的过程中,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欲望,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2)明确目标,引导倾听。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多数同学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课堂上往往是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部分学生却缺乏生生之间相互倾听的习惯,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引导他们在倾听中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比如,一名学生演示“分萝卜”过程中,出现的是只有老师和这个学生的对话,其他一些学生在做自己的事情,不能有效地倾听同伴的想法。教师应告诉学生该干什么。如你的分法和他的一样吗。让学生带着目标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同伴的发言,在倾听中发现问题、在倾听中解决问题。

教学中除了培养生生之间相互倾听的习惯,还应该注重研究让学生有效倾听的方法,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于目标、任务的设定尽量做到简单化,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有效倾听老师所讲的内容,将活动任务细分,采用逐个突破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倾听。

2.2 培养动手操作习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直观动作思维,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知识真正得到内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1)丰富动手体验,增加活动经验积累。儿童的智慧很多体现在他的手指尖上,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习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操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进行有序地分萝卜、分骨头的实践操作中逐步理解平均分,体验分物这个数学活动经验,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有效发挥。

(2)探寻活动策略,培养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思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教师充当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体验了分桃子、分萝卜和分骨头的课堂操作活动,还让学生展示、交流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但是由于低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常常会分散注意力,把学具当作玩具,这就影响到听课的效果。

教师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根据教材内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可通过游戏的形式,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分物,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更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在活动中进一步养成。

2.3 培养语言表达习惯,丰富学生数学思想。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课堂上,除了接受学习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结果,必须经过语言交流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作为数学老师应从低年级开始训练,积极引导学生用严谨的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

总之,实践出真知,好的学习习惯是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实践中养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平均分动手习惯
我也来动手
上课好习惯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平均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