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019-11-26杨彩凤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材素养

王 伟 杨彩凤

(河南省安阳市自由路小学 河南 安阳 45500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或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以此举措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势在必行。

现行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中,一个个洋溢生活气息的图文信息,为“解决问题”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素材。信息就是资源,不掌握最新信息,就等于落后于时代。信息是桥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如下做法初见成效:

1.培养学生认识信息的意识

同样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有的人却漠然视之,这正是由于各人的信息意识强弱不同所致。如果能使学生对接受到的这些信息源加以分析、整理,主动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或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后加以利用,则将促使他们关注周围的事物,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大大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激发学生收集信息的兴趣。例如: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7页出现青蛙跳水图。用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的求剩余的数学问题,意在让学生再次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基本方法。问题在图左上面标“?只”,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重要信息“跳走?只”,需要从图中数一数获得,教学时就要培养学生读图、理解信息的能力,老师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寻找信息的兴趣,培养信息意识。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关注周围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描述和思考,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解决某一问题前,很少给全信息,须先收集信息,然后处理信息,最后才是寻求方法,找到答案。教材中也有这样的体现,如:三年级上册学生在认识了时、分、秒之后,教材安排了这样的练习:第8页第11题先给出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然后提出问题

(1)上午第一节课用多长时间?

(2)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晩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说说你的理由。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处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首先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思考解决哪个问题需要哪些有用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收集各类信息的能力便会大大提高。

当然,教师也应该教给学生从不同渠道收集相关信息的方法。比如:调查收集,调查是收集信息的基本渠道,在学会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我们让学生回家调查家里人的年龄;又如:统计收集,在学了“大数的认识”之后,还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的年收入、家里用电器的价格以及住房屋的价格等;统计是收集信息的另一条重要渠道,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学会统计。学会简单的统计之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小组成员课外兴趣小组的参与情况;还有查询收集,当下由于逐渐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因而图书室的藏书量不断增加,再加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学生通过查询收集信息显得十分重要。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能使学生养成查找、收集信息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认识和挖掘出信息的现实价值并利用好它,才是信息素质的最好体现。具有利用信息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更知道发现、组织、和使用信息,他们才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它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我们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的:

3.1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在教材中常有这样的题目: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页的例2,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例题:甲说: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乙说:通快客的宗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

(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教材中先提出两个问题,又问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教师可以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看出学生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处理能力,特别对于上面类型的题目,可以提的问题不止一个,尤其能看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2 从不同角度探索多种答案。例如:“橡皮2角,小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3角,用1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购买方法,引导学生从个人爱好、生活经验等方面出发进行思考,逐步达到全面。实践证明:每一次思考都会促进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现代社会,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一定会提升学生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条件。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材素养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