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6S理念下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检查表制定

2019-11-26吴淑君

读与写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理法保育员班级

吴淑君

(浙江省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0000)

1.“6s”是什么

“6s”管理法来源自日本企业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部分,全方位地提高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

6s管理法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幼儿园的管理。如果只是单纯地运用6s管理提出一些指标,还不够系统化,容易顾此失彼,忽略某几项内容。因此,编制一份幼儿园班级6S管理检查表就可以帮助教师全方位、系统地统计班级6S管理实施情况,也能让6s管理更加固定化、规范化。

2.《班级6S管理检查表》的必要性

根据6s管理法,我们可以制定每项工作的检查表,这能让人清晰地确定每项任务的标准和规范。并且检查表可以防止大家遗漏某些工作项目,让人系统地从6个方面来管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日程。并且,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幼儿园的所有员工形成标准化习惯,让日常教学活动更加制度化和流程化。[1]

对于幼儿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生活。“6s管理法”所提倡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系统的行为规范,可以内化儿童的行为模式,促进儿童学习系统化的思考方式。同时,在规则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抽象符号,幼儿可以逐渐学习符号的意义,促进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社会化。

3.《班级6S管理检查表》的编制要点

制定《班级6S管理检查表》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编制《班级整体环境检查表》;第二,编制《幼儿行为评估表》。《班级整体环境检查表》主要针对幼儿活动的整体环境进行评价,包含教师办公区、幼儿游戏区、幼儿寝室区等场所。《幼儿行为评估表》主要针对单个或一小组为单位的幼儿进行评价,考察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是否遵守规则、完成了当日物品的摆放、分类等。

编制《班级环境检查表》时要注意,整个表是由教师办公区、幼儿游戏区、幼儿寝室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幼儿游戏区是由教师引导、幼儿负责。还因不同年级幼儿的能力大小不同,制定不同程度的内容。编制《幼儿行为评估表》时要注意,评价表针对的是幼儿个体,因此要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能力范围,既不能远远超出幼儿的理解范围,也不能没有丝毫挑战。如果某一幼儿行为评价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人,则要依据得分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辅导。此外,这个评价表的题目基于《班级环境检查表》中幼儿负责的部分,将幼儿需要完成的环节分解为不同的行为表现。

4.《班级6S管理检查表》的编制流程

4.1 《班级整体环境检查表》。班级整体环境由教师、幼儿、保育员三者共同维持,班级总体卫生清洁由保育员负责,其中教师办公区是由教师负责,幼儿游戏区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设置规则后,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负责维护。编制的步骤分为六步:

编制的步骤分为以下六步:①现状调查:由教师、保育员一起,将班级整体环境中每日需要整理的项目聚集起来;②分析情况:教师和保育员一起,制定教师办公区、幼儿寝室区的日常物品摆放与分类整理条目。同时,根据年龄的不同,针对不同班级的幼儿游戏区制定日常物品摆放、分类细则,针对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来划分其所能达到的自理活动范围,幼儿能力范围外的部分由教师或保育员完成;③细则讨论:制定好三大班级活动区域的指标后,组织骨干教师、保育员进行讨论。基于“6s管理法”,整理制作成检查表,以指标达成得分的方法评价每一个指标的完成程度,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评分后所有细则得分总和即为检查表的最终得分;④初次试验:对已形成的检查表进行初次试测,记录是否存在缺漏情况,并考察不同年级幼儿是否能够完成相应的目标;⑤修改评价表:针对初次试验的结果,对评价表中存在偏差的项目进行修改;⑥正式完成:完成评价表后,将评价表的使用、规范下发给所有教师与保育员使用,并张贴一定的图片指示,辅助所有人记住所需整理的区域。

4.2 《幼儿行为评估表》。幼儿园需要对幼儿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基于“6s管理法”,我们已经得到了幼儿游戏区所要完成的一些日常整理工作,那依据这些工作,划分不同年龄幼儿所能完成的任务范围,将日常工作转化为行为标准。

编制的步骤分为以下五步:①现状调查:由教师、保育员一起,观察每个年级幼儿的能力范围;②划分任务:依据不同年段幼儿的能力,将《环境检查表》中的幼儿任务部分进行划分,并编写幼儿行为能力指标。其中,幼儿行为以“5点计分”方式进行打分,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评分后所有指标得分总和即为评价表的最终得分;③初次试验:完成评价表后,由教师进行初步试测,考察该表是否符合幼儿能力范围;④修改检查表:针对初次试验的结果,修改相应偏差项目,形成正式的表格;⑤正式完成:完成检查表后,将检查表的内容以班级规范的形式教给幼儿,并根据年龄采用不同的标记形式,提醒幼儿完成每日活动,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5.《班级6S管理检查表》的使用

《班级整体环境检查表》使用过程中,教师和保育员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给班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幼儿行为评估表》的使用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的方式。因为不同年纪的幼儿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手段。[2]

6.总结与后续

《班级6S管理检查表》的编制与实施有助于规范幼儿园的总体教学环境,同时帮助教师、保育员明确任务范围,促进幼儿的行为规范建立。对教师而言,基于《幼儿行为评估表》可以更好地布置班级环境、针对性提高幼儿能力,在引导幼儿遵守规范的前提下,还可以减轻教师负担,让幼儿和教师一起管理好班级活动。

完成《班级6S管理检查表》后,我们需要试行一段时间,听取教师、保育员的意见,考察这个检查表是否真的提高了幼儿园的总体教学质量。并组织教师讨论“6s管理法”的实践经验,把这个方法更好地嵌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学习成长。

猜你喜欢

管理法保育员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现状研究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