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
2019-11-26张倩倩
张倩倩
(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级中学 辽宁 盘锦 124000)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数不尽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源远流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引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还可以树立民族自信心。笔者就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进行了归类分析,以期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所助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经典著作、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歇后语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出现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主要包含古诗词谚语、哲学思想及古籍著作、古代科学技术应用等几个类型。各传统文化元素内容丰富充实,分别位于各章节的不同栏目中,与相关知识点密切联系巧妙结合,便于教师在不同教学情境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古诗词谚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优美的诗、词、歌、赋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诗词通过描写生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人教版生物教材中选取了很多讴歌自然的古诗词和反映生物学内容的成语谚语,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既可以使学生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其中潜在的生物学规律,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相关理论。
本套教科书中多处引用了古代名诗佳句和成语谚语,分布于课本的导言、材料分析、知识拓展和课后习题等各个部分,例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牝鸡司晨”、“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谚语与知识内容巧妙结合,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多角度理解,使原本略显枯燥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具有艺术气息,从而拉近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2.哲学思想及古籍文章
在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古代文人先贤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我国从古至今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提出了人是组成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老子说“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天地人——三才”的协调一致,将人与天地(自然)视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思想及相关古籍文章的了解,学生在学习现代生物学科的过程中更能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解读古代文人对人类与自然的感悟,启发学生更好地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
人教版生物课本中多处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学思想和文学著作中有关生物和自然关系的内容,主要分布于正文叙述、思考讨论和课后练习等栏目,其中必修三涉及的古代哲学思想较多,例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等等。这些内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多角度解读生物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建立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和科学的自然观,对学科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3.古代科学技术应用
中华民族雄厚的历史积淀,具有巨大的创造力,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通过对相关古代科学技术的了解学习,学生们不但能学到一些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的科技知识,而且能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结晶,从而加深对灿若瑰宝的华夏文明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很多技术应用,如植物的育种栽培、植物激素的应用、啤酒的酿制、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等,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均有体现。
古代科学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必修三课本中,例如宋代《种艺必用》空中压条生根方法:“……以小便溺之,晒干……”、“红柿摘下未熟,每篮以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等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古法技艺,而且能考查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有利于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更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在祖先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开拓创新。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作为新时期的生物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