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分析
2019-11-26苗永芳
苗永芳
(贵州省威宁县海拉中学 贵州 威宁 553100)
引言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教育是青少年所经历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其中对于当代青少年核心素质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国要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大初中学校进行在核心素质背景下的信息采集与结论分析,之后再达到应有的目标时,在具体的实施初中课堂的改进策略。本文主要拿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物课堂核心素养进行讨论,通过分析这一类问题,才可以为我国的初中教育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1 生命观念。生物学科的存在让当代人们对于地球上的自然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生物学科在初中课堂上的引入,一方面为我国青少年讲述了生态环境中生物的由来及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增强了初中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生物学科里面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信息,其次还有每种生物还具有多种特性。由此可以看出生物学科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自然观,并且不用去外地实践,也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多生物。
1.2 理性思维。通过初中生物课本讲述了生命现象的各种信息,初中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要符合自身所学的生物知识与其对应的动手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不会拘泥于课本。其次要敢于在课堂当中提出自己所想的新理念和新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本身对于生物学科的知识,从而达到生物学科开设的最终目标[1]。
1.3 科学探究。生物学科在初中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其中最为吸引学生的就是在生物课堂中的实验探究,因此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科学素养,进而提升初中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从而趟生物课堂在初中教育中逐渐显现出尤为重要的位置。
2.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生命观念”的培养。生物观念主要就是指人们对于生物个体的认知与具体看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生物生死的看法。当代初中生对于生物学科中生命概念知识的摄取主要来自于学校和社会两个地方,由此可以看出想要让初中生拥有正确的生命观念,不仅要让生物教师在进行课堂实验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正确生命观,而且还要让学生拥有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共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初中生在课堂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例如:在初中课堂讲到《植株的生长》的课程当中,老师要讲解出植物的形成是有一颗小种子经过各种各样的磨难,才可以长到我们本身看到的样子。这样可以使初中生不会出现随意破坏草木,损坏植被的情况,进而达到初中生物课堂对于初中生“生命观念”的培养目标。
2.2 理性思维的培养。老师在讲到《植株的生长》这一节课当中,要讲述土壤是植株吸收营养的主要途径,一株植株想要良好的生长,必要要具备几大要素其中主要有:空气、优质的阳光照射环境、营养充分的土壤和适宜的温度等。通过这节课对于学生进行生物知识中理性思维的培养,一方面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不回去盲目的信从社会上的错误思维。因此学生只有正确的理性思维,才能为以后的工作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初中生在进行生物试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生物知识的运用,而且还可以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素养。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通过组建学习小组,一方面通过讨论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种下植被,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2]。由此可以看出拥有正确的科学实践素养,才可以在生物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使初中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来越顺畅。
2.4 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在初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德性,只有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品德和素质修养,才可以让学生自身顺其自然的形成保护植被的责任心。植被生长的过程中会遭到很多意外的破坏,例如:酸雨的形成,人为的破坏,土壤酸碱性的过高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才可以让植被再生长的过程中不会遭到破坏。而农作物生长中,农药的喷施、化肥的滥用导致粮食中农药残留过多、土壤板结等,严重影响着国民的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心社会、关心民生等崇高的道德情操。因此只有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素质培养,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搭建坚实的桥梁。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并延伸到课堂外。因此,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要转变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法,融学科核心素养入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要强化育人功能;落实理论教学,更要强化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让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概念在当代初中生心中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