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11-26刘红霞
刘红霞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学校 河南 渑池 472400)
前言
在初中数学课中增加数学活动课是符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它不仅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长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然而,由于教师、学校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当下初中数学活动课在开展和实施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三条对策,以供分析和参考。
1.初中数学活动课中存在的问题
1.1 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形式存在单一的问题,教师往往难以设计出有吸引力的活动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现在常见的活动形式为情境练习,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虚拟环境中完成与教学相关的任务活动,但是真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临时的变化,学生经常在特定的情景中练习,会很难掌握灵活应对在实际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目前,数学活动课形式单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活动素材单调,缺乏新意。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不太完善,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的要求远远高于对数学素养的要求,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散思维,想出与教学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素材。新意的缺乏使得学生难以长久地对数学产生兴趣。
1.3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有限。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数学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学校在安排数学活动课的时间时难免会出现不充足的问题。比如一个学期仅仅安排一到两次的时间去完成所有的训练,这样不仅不利于发挥活动课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完成大任务量的训练也很有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造成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不良后果。此外,数学活动课的空间多集中在教室、学校,但是教室和学校有时并不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案例,因此,学生也难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学生将不再对活动课抱有新的想法和很高期待。
2.解决初中数学活动课中问题的对策
2.1 拓展活动形式,增加活动课的趣味性。开展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还是学生自主创造的过程。在活动课中学生可以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活动课的活动形式是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拓展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除了当下经常使用的情景练习模式,小组活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活动方式,将学生有层次地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选定一个负责人,来安排主要任务和维持秩序。使用这种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与“统计”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主要任务布置下去,如“统计的方法有哪些”“统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并用折线图和饼状图表示出来”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练习,完成之后每个小组轮流展示成果。
2.2 大胆发散思维,积极开发活动课素材。数学活动课的素材是顺利、高效开展活动教学的关键,学生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中灵活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并不断提高思考能力。要想挑选出好的活动课素材,就需要老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数学素养,积极实践,从现实生活中为学生挑选合适的、具有新意和操作价值的素材。此外,教师在确定活动课教材时,还要注意量的大小。一节活动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设定某一定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活动训练,让学生带有目的性地去完成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授与正方体相关的知识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物品,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与正方体有关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给学生展示的同时完成对它的测量;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际生活中测量自己感兴趣的五件物品,完成之后给其他学生展示和介绍。
2.3 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课的空间和时间。活动课的时间是宝贵的,空间也是值得数学老师去大胆探索的。首先,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练习,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活动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从空间角度来看,学校开展活动的场地往往是教室,但是教室能提供的场地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室以外的场地,如操场、小商店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实际生活中,如市场等,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为日后进一步学好数学打好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效果不仅需要初中数学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和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教师从自身出发,合理挑选素材,开发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新意的活动内容,拓展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活动课的空间和时间,高效完成数学活动。学校和学生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安排,提出宝贵意见,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