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预习指导探究

2019-11-26吴燕海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公倍数三位数两位数

■吴燕海

(酒泉市肃州区泉湖镇四坝小学,甘肃 酒泉735000)

预习并非简单地翻一翻教材,而是要按照既定计划对新内容进行预习,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预习,在课堂上几乎只能生硬地接受教师的观点,不会主动领会数学知识。但很多时候学生预习了,由于缺少教师的干预和成果检查,导致学生预习积极性不强,使得预习效果不理想。可见,加强预习指导势在必行。

一、加强预习干预指导,实现高效引领

在小学数学预习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明确学生预习的范围,并设计一些预习题目,对其预习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并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搭建广阔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实现数学教学高效引领。

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指导学生明确预习内容,围绕课堂教学重点出示几道练习题目:第一,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增加了什么样的计算?第二,如果在计算时遇到中间有“0”的三位数,应注意什么?在这两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预习方向,并结合课本自然而然地联系之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积极思考、探究,找到它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不同之处。与此同时,学生在预习时相互讨论,关注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知道在计算时不能漏乘“0”。在写竖式时还要注意在下面写两位数、上面写三位数,这样做比较简便。在教师的干预和指导下,学生有效预习,不仅在课堂上能快速进入数学学习情境,还顺利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注重检查预习成果,据此答疑解惑

教师不仅要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预习,还应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记录预习成果,并在其预习以后及时检查成果。教师可抽出时间逐个查阅学生的预习本,清楚了解他们对新知识的困惑、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新的发现等等,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都理解的问题不分析或少分析;在学生迷惑不解之处多花费功夫,促使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讲,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学生在预习本上提出问题:用长方体的底面积乘以高就能求得其体积,长方体能够换位置放,每一个面都可以是底面,能不能用横截面积乘以长计算其体积?在有的问题中,为什么物体的体积比容积大或者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相等?这是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启发下,教师讲解长方体的底面积乘以高等于体积之后就变换放置长方体纸盒的位置,右面变成底面,其体积就等于现在的底面积(即原来的右面,也就是横截面)乘以长。再一次改变位置,发现还可以用前面面积乘以宽得到体积。如此一来,学生发现原来任意一面的面积乘以对应棱的长度都能得到其体积,轻松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

三、实行自由开放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之一,需要学生独立涉猎未知数学领域,自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攻坚过程。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与经验,所以教师应在预习指导中大胆放手,让他们进行自由开放预习,独立学习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之前,为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快速地建立数学中的两个陌生概念,熟练掌握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教师就可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但不提出任何数学预习目标、预习要求,对学生只是故弄玄虚地说:“我们明天即将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部分新知识,按照我以前的经验,这部分知识十分简单。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无师自通,请大家今天自行做好预习,明天在课堂上一起交流。”第二天上课,教师没有根据教材中设计的顺序开展教学活动,而是组织学生直接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并展开交流。这样的环节不仅检验了学生自主预习的成果,还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充分预习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一起分享自己在预习中学到的知识、产生的想法等等,获得教师与同学的肯定、赞美。

总而言之,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对学生数学预习的干预和指导,检查其预习成果,并适当实行自由开放预习,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预习的高效引领,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保证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增强高年级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公倍数三位数两位数
摆三位数
巧算两位数加法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摆三位数
三位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