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6李新民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直观体重数学知识

■李新民

(临洮县八里铺镇王家磨小学,甘肃 临洮 730500)

情境教学指的是作用于学习主体并使其产生情感反应的一种客观环境,即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体现主体性,主动参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探究的过程。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摒弃了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促进了动态教学的开展和落实,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直观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要以学习兴趣为基础,所以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的、逼真的情境,从视觉上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小乌龟与小白兔比赛谁跳得更远,小乌龟用小白兔提供的米尺测量自己跳的距离。它在测量时发现小白兔跳的距离小于三米大于两米,不能用整数表示,所以正犯难。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用尺子测量课桌、数学课本。他们在测量时遇到了与小乌龟相同的情况,所以引起好奇心,激发学习需求。实践证明,这样的直观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创造能力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也提倡小学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讲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创设生活情境:浩浩家书房的地面是长方形的,宽120厘米、180厘米,浩浩的爸爸正准备把书房装修一下,需要在地面铺正方形地板砖,应选用边长为几厘米(整数)的地板砖才不用锯分,顺利将整个书房地面铺满。面对熟悉的内容,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他们一共得到四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通过创设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情境,他们顺利进入数学求知状态。教师再一步一步引导和启发,让他们自主探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还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知识体验,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启发教学。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学生不停地思考,所以数学学习过程又被称为思维活动过程。可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显得尤为关键。为了引发学生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锻炼思维能力。

比如,讲解“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可设计“猜体重”的小游戏,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教师先邀请一名学生当自己的助手,在黑板上写下字母A,让大家猜一猜这是教师的体重还是助手同学的体重?学生们瞬间七嘴八舌地议论,有的说是同学,有的说是教师。教师继续提问:请大家思考“A+35”是哪一位教师的体重?你是如何判断的?如果A是助手同学的体重,“A+35”是教师的体重,你们能从中看出同学比教师轻多少斤吗?如果想知道同学的体重,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此时,学生说出各自的体重,教师让他们据此计算教师的体重,并追加问题:A可以代表500吗?如果同学有500斤,那教师有多少斤?很多学生都说不能,目前还没有见过那么胖的人。此时教师再总结:字母A表示人的体重时还有限制条件,所以情况不同,字母表示数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在一系列问题中,学生不断思考,一直持续思维活动,更快更好地掌握了数学新知识。

总之,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动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科学合理地创设直观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同时,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直观体重数学知识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称体重
简单直观≠正确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