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小班教学模式初探
2019-11-26马得录
■马得录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中心校,甘肃 兰州 730050)
农村条件差,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导致很多学生随父母工作的迁移转学去了外地。加之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家长选择优质资源的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城镇学校就读,这就导致农村学校出现了小班化的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呢?
一、确定教学方向,合理激情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向导。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只有保障目标设定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才能引导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进而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在设计课前预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提前规划好,确定已有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时间。在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也要为他们提供充裕的时间去探究和分析。在小学数学小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热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除了确定教学目标,还要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情绪,在提升自身教学热情的同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出多元目标,推广分层教学
教师要先明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而后依据检测、观察及沟通等方式,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特点,并将他们分成三个层次,最好将比例控制在1∶2∶1。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及学习态度等基础上进行分层备课,确保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学习需求相符。
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基础扎实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现实生活问题,促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知识。例如,班级有二十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春游,要求每位同学上交五十元,那么最终可以获取多少班费?在取得班费后,教师要为每位同学准备充足的午餐。已知每份午餐是十五块钱,那么要花费多少班费呢?本题不但考查学生的两位数乘法计算能力,而且也需要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对已经理解基础知识,但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多设计两位数乘法例题;对学习兴趣低、计算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通过提出简单问题进行正确引导。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习平台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说的特点,激发学生自主表达观点的兴趣,促使他们可以在深层探索中构建正确的学习观念。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能随意干涉,而是要加以支持和鼓励。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保障创设教学情境的有趣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提供的教学情境中获取知识与能力,同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课内容时,笔者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多,但受地理位置、生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认识到周边事物对自己的影响的特点,笔者结合农村特有的教学元素进行指导。像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非常关注的“种地”,笔者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观察过田地的小蜻蜓,它们有哪些特点?”有的学生会提出“它们非常好看”,有的学生提出“它们的翅膀都一样”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就可以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相应的改变,并可以熟练画出轴对称图形。另外,在实践探究中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水平。
综上所述,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全面推广小班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充分展现教育的主体性和公平性,而且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但因为农村教学工作存在很多限制因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合理引用所在区域的教学元素,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