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

2019-11-26■王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王 玮

(泾川县玉都中学,甘肃 泾川744300)

以迈向新高考为趋势,新课改为前提,新课程标准为基本的环境下,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越发重要与不可替代,然而生物实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尤其农村中学实验条件等的限制暴露出生物实验的问题更多,为此,我在实验中更多地运用多种方法去尝试大胆创新,从而去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下是我对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点看法与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多实验中老师往往有意识地设计好实验流程,以演示的方式直接展示给学生,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慎重的一些注意事项,再让学生模仿该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这样无疑让学生失去了大胆实验、质疑、探索、创新等的一些能力,同时自主性也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更好的激发。

2.对于一些模型构建、调查等的实验内容,因为条件的限制,包括实验材料和时间的限制,老师便以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即可,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3.由于对知识的遗忘,大多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相关仪器的使用、药品的用途等已经有所遗忘,而在具体实验中再次接触时只是盲目地、跟随性地进行机械实验,而对仪器构成、作用、使用中具体需要注意的事项,药品保存,药品使用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多或少地忽略,而造成实验虽然做了,但却一知半解。

4.有些实验本能做,且效果应该较好,但由于时间、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师会选择用多媒体演示,只让学生理解原理并熟知最终结果,忽略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的形成。

二、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兴趣与好奇心往往是一个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情境来导入新知识,同时促进师生间交流与合作,从而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菜市场的叔叔阿姨在下午会向蔬菜叶等处喷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制定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现在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所以,知识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因此在制订学习目标时,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及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同时注重学生在执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大胆创新。如果在实验中过多地要求学生按照具体的实验材料、方法、步骤开展实验,往往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形成一种束缚,然而在某些实验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设置实验方法与步骤,则往往会有大的收获。例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中,教师设置疑问“绿叶研磨时为什么要加CaCO3?”“制作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两角?”,然后让学生自主实验,看看如果不加CaCO3会得出什么不同的实验结果,以及不剪去两角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同时再与实验要求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做出对比,从而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在绿叶研磨时加CaCO3和制作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两角的真正意义所在。

4.适时运用多媒体,弥补实验操作中的不足或让微观的实验现象更直观。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面对一些由于器材、药品等不足的难题,从而使实验难以完成,仅仅用讲述的方法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些实验因为时间关系,如“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形成”、“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师生没时间等待实验结果;还有些实验由于操作载体过于微小(如细胞)或实验操作难度大,无法让学生直观地体会某种内在关系,如“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模拟完成实验,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

5.引导学生学会将生物实验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学生发展为本”更是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因此要将所学生物知识适时地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之中,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必备环节,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生物学科素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实施有效且高效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实验,并同时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