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26徐郅昌

读与写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读音国学

徐郅昌

(四川省旺苍县实验小学 四川 旺苍 62820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学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可,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国学经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让学生去感悟国学经典中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师要对其提起足够的重视。

1.结合学生特点,筛选语文阅读内容

国学经典是国家文化的沉淀,是文明的精华所在,从小学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影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然而,丰厚的文化底蕴带来的是理解难度的提升,许多国学经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有着较高的难度,学生很难对其进行理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阅读需要脚踏实地,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挑选合适的国学经典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走入国学经典的世界,感受丰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相比于低年段的学生对字词的辨识能力更强,理解文章的能力也更强,《弟子规》、《三字经》等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论语》等蕴含做人以及做事的一些道理的国学经典,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国学内容的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2.领读国学经典,帮助学生梳理文章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常常一个字就拥有几种不同的读音,并且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时,更是需要分辨一些通假字,把握阅读的节奏,来感受文章的内涵,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意义,若是学生没有把握好国学经典阅读的节奏,或者读到了错误的发音,就会导致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出现偏差,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在阅读课堂上带来学生进行阅读,领读国学经典,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节奏,明确文章中所有字的读音,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在让学生阅读《论语》时,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段中的“说”是通假字,通“悦”,而“乐”在这其中的读音念“yue”,若是没有教师的带领,学生肯定会在阅读时出现读音的错误,从而使得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师为学生重点标记其中“说”“乐”二字的读音,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明确二者的读音,随后教师让学生自行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

3.明确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一个阅读的方向,根据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然而,现阶段的许多阅读教学都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作用,在课堂上没有为学生明确目标,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缺乏方向感,没有足够的动力,不愿积极主动地阅读国学经典,严重影响到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在阅读《孟子》时,教师可以在阅读前就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结合《孟子》的上下文语句分析“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局不仁,是犹恶湿而局下也。”这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地进行阅读,使得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重视学生摘抄,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有句古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感悟再多,若是不能够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也会逐渐淡忘,影响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摘抄能够帮助学生将引发自身感悟的语句记录下来,在完成阅读后仔细揣摩,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例如,在阅读《千字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让学生将感兴趣的语句记录下来,在完成阅读后对自己摘抄的语句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在加深理解后进行背诵,当完全掌握内容后再进行有感情的诵读,最后可以运用创意改变成。歌曲让学生进行吟唱。通过“抄—背—诵—唱”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得到更多的收获。

5.结语

将国学经典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文学修养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对国学经典提起重视,将国学经典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发挥到最大,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读音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是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