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中如何落实人文教育

2019-11-26任卫华

读与写 2019年2期
关键词:观沧海古诗文古诗

任卫华

(贵州省六盘水六枝特区第九中学 贵州 六盘水 553400)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社会生活、艺术心灵、文化性格、审美情趣的文学观照。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能够滋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灵魂、重铸学生的精神,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价值是绝不可忽视的。因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古诗中如何落实人文教育进行具体性的探讨。

1.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现状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初中语文老师在古诗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时,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古诗教学中比较注重基本涵义的教学,忽视了对古诗文韵味美感的教学。第二,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看重课堂教学环节,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这两大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难以深刻的对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领悟,长期以往,必然会局限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导致学生严重缺乏人文素养。因此,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中如何落实人文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

2.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的具体途径

2.1 了解背景,展示人文情感。古诗文虽是古代文人雅士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与现今社会相差甚远,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在学习古诗文之前,老师要先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感受作者创作古诗时的心境,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作者的人生观及思想境界,是展现人文情怀,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古诗文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曹操作此诗时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更为准确的掌握诗文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当然除了老师的介绍外,最好的方式还是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主动去收集与“观沧海”古诗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文学习习惯,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中老师需预留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机会,让学生对观沧海这首诗的看法进行表达,既能有效落实人文教育,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2.2 品味字词,滋养人文情怀。初中语文教材中每首古诗都是由不同的字词构成的,所以对字词的学习与鉴赏,是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艺术特点的关键所在,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古诗学习观的关键所在。想要在古诗文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就需要让学生领会和鉴赏古诗词的精髓,对其字词句进行理解。我国的古诗词大多采取单音节词,如“观沧海”,幸:庆幸;志:理想等。句式方面,一般都不会采取正常的表达语序,常运用倒装句的表达形式。如“歌以咏志”,实际上是“以歌咏志”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必须要将顺序理清。古诗文和现代文有较大区别,因为它篇幅较短,所以基本上都具有语言精练的特点。如在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沧”字时,要向学生介绍诗文的这类特点,将古诗文中字词的精髓展示于学生面前,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心境,有效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3 以朗读促感悟,丰富人文情怀。古诗文内容虽然难以理解,但是通过不断的朗读、思考之后,学生还是可以有效理解古诗文的精髓所在的,有助于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达成共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所在。实际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妨根据所学古诗文,选择合理的音乐背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还以“观沧海”古诗文为例子,可以给学生播放意志盎然的音乐背景,让学生进行古诗朗读,这样的朗读背景下,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诗词的韵律及意境,还会体会到曹操的理想与抱负,当产生此种情感共鸣时,学生会主动树立起适合自己的理想抱负,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2.4 想象促鉴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想要在想象促鉴赏的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就需要从古诗文讲解及体验情感两个环节着手。第一,古诗文讲解环节。比如: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子,在讲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文中的意境:黄莺、阳光、树木、栖息、燕子、筑巢等画面元素,当学生体验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时,自然情感会得以升华,实现人文教育目的。第二,体验情感环节。比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古诗文时,老师可以将之改编成为话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让学生体会作者不畏艰难及爱国的精神。相信通过此种表演活动,必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是落实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师需要意识到此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古诗文背景、品味字词、朗读感悟及想象鉴赏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及人文素养,真正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观沧海古诗文古诗
观沧海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拟古诗”之我见
陶瓷绘画《观沧海》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