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融合促高效 精讲多练提素养
2019-11-2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刘文娣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 刘文娣
笔者以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很多方面,语文知识、能力、习惯、情感、思维等。小学生应当培养的语文素养的核心应该是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的,相对较稳定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一般的语文知识、能力、习惯、情感。这是我们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应该要着重培养的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但是语文学科现在面临的尴尬窘境是,老师呕心沥血,拼命地教,可是收获甚微,反而落得耗时多、成效差、学生不喜欢的局面。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应该是魅力十足的学科,但是近年来语文学科却成了学生越来越不喜欢的学科,究其原因,恐怕是繁重的抄抄写写,大量的死记硬背让学生望而生畏了。如何改变这些现状,笔者以为必须学练融合,促成高效课堂,向单位时间要效率,精讲多练,努力快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笔者从准确把握教材,大胆取舍;精心设计练习,灵活多样;把握学生特点,关注学情因材施教三个方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胆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容量大,教学时间紧迫。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最近笔者读到一则佛家故事,感触很深。故事里佛祖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其中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语文教师面对厚厚的语文书,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许应当尝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大胆取舍。教学中,根据课文体裁,学生情况,单元知识点等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自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讲,但也无需面面俱到,要准确把握重点,根据教材安排决定取舍。自读课文大胆交给学生处理,可以当作阅读短文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把握思想,理清脉络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能力,如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修辞的运用。每篇文章确立一个重点即可,做到一课一得。这样取舍必定可以节约学生大量时间,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能更加细致地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当然,这种取舍要建立在深刻解读课标,充分把握教材,掌握教育规律,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
在这一取一舍的过程中,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阅读,不必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积极思考,充分交流,这一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思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灵活多样——三十六计,计计攻心
灵活多样的练习具有激发学生情感、训练学生语言、启发学生思维、推进课堂教学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等多项功能。合适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情感,巩固课堂新知,又能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课堂练习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练习实践环节,要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必须做到学练融合,要想做到学练融合,就必须改变现有课堂练习的结构,避免繁多的机械抄写,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学练融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得到有效的运用,首先要从教师精心设计练习开始。这里的练习要考虑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差别,练习的形式灵活多样,以期在课堂教学时最大化地利用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任何练习的设计都应做到依托文本、把握学情、关注年段特点,让课堂练习与课堂教学自然融合,让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互相结合。
有效的课前导学练习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引导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文本。如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智慧鸟信箱》第二课时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前导学题:请你根据课文描述,试着画一画小蝌蚪从卵到青蛙的变化过程。这一课前练习既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学情,又能很好地联系课文,让孩子了解课文。在教学时,适当展示学生课前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关注学情——因材施教,把准起点
语文学科涵盖面很广,它还包括听、说、读及人文情感等方面。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在每个年段都要兼顾,但同时又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同,学情不同,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练习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特点,针对学生情况设计合适的学练内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加高效,才能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低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决定了低段语文学科的重点应该在听和说上,学会倾听,规范而丰富的口头表达是重点。生字的教学也应本着多识少写的原则。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智慧鸟信箱》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组学习,要求:(1)读第一封信,思考:小蝌蚪为什么痛苦?画出有关的句子。(2)四人小组交流。参考交流句式:我从____句话中体会到___________。我从____句话中的哪个词语体会到___________。让学生表达时有句可依,表达更加规范。在小组交流时同时培养了学生相互间倾听的好习惯。中段学生的学情又有所不同,教学则要在听说的基础上渗透简单的写,如配合课文的仿写,简单的创作等。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根据文中一段雨景的描写,设计一道练习:写一个描述雨景的片段。提示学生假设一个观雨地点,写出雨前、雨中及雨中动植物的情况。
有了中低段学习的基础,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到了高段就可以加大难度,设计一些有思维含量的笔头表达练习,如续写、改写等。
精讲多练,学练融合的前提是精准把握教材及学情,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做到有取有舍,精心设计课前导学,课中练习,课后拓展。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诵读与积累,练习与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要节约学生时间,又要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学练融合,精讲多练是必然的趋势。笔者就自己的课堂教学,粗浅地谈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希望能在语文学科中真正落实“减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书籍滋润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