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题小说《重庆之眼》的思政教育解读
2019-11-26武燕
武 燕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殖民主义体系在全世界遭到挫败,各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纷起反抗;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殖民体系在全世界全面瓦解。在亚洲,中国人民可谓多灾多难,先是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在经历了清朝灭亡和短暂的北洋统治之后,又经历了长达11 年的抗日战争。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种族”“国族”观念,以及“爱国主义”概念被少数先知先觉者唤醒;中华民族经过多年流血牺牲,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战争的回忆、记录,对“爱国主义”的提倡,对于经历了一百多年落后挨打屈辱的中华民族来说,既是出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时也是出于对人类命运的一种责任、一种反省。抗日战争是中国遭受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外来侵略。如何利用艺术形式反映人民大众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反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学、美术、影视等等,其中,抗战文学显然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在当代文学中,很多作家都涉及对抗战文学的书写。小说要解决的,是如何正确面对历史,怎样对抗战事件的脉络进行安排和梳理,要追求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战略轰炸,热情、美丽的山城变成了恐怖笼罩的死亡之都。关于重庆大轰炸,已有新闻、社会、法律、经济、电影、美术等领域的报道、研究和创作,也不乏文学作品。如老舍散文《八方风雨》,任均的《警报》等,均记录或抒发了对大轰炸的感受。在民族记忆中留下痛苦印记的重大事件有很多,“南京大屠杀”最具代表性,近年来关于这段痛苦记忆的作品最为常见。与此相比,“重庆大轰炸”的主题略显寂寞,总体上还缺乏具有震撼力和艺术高度的作品,特别是能够揭示人性的鸿篇巨制。2017年3月重庆出版社推出的范稳小说《重庆之眼》恰好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无裨益。1
一.三条线索的技巧性安排
总体看来,《重庆之眼》沿着三条线索展开。2第一条线索是叙述幸存者对重庆大轰炸灾难的历史回望,包括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1940年端午节龙舟赛,1941 年4月10日国泰大剧院大轰炸和6月5日十八梯大隧道惨案。第二条线索是叙述历史幸存者,主要是三位主人公——大家闺秀蔺佩瑶、战斗英雄刘云翔与豪门公子邓子儒在抗战期间的感情纠葛和抗战举动,向人们展现了抗战时期重庆人民不怕牺牲、坚持抗战的伟大精神,同时也展示了重庆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第三条线索是以三位男女主人公为首的对日索赔原告团百折不挠的尝试与努力,与战争受害者与日本反战律师在法庭上的控诉与索赔,以及私下关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普世主义进行的讨论与思考,表达了对正义渴望,对于弱化战争暴行、掩盖历史真相的丑陋行径的反思与痛斥。
小说将三条线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完成了对重庆大轰炸震荡至今的全景式描写;通过对历史创伤的记忆和对现实的反思,通过呈现民族灾难和个人命运,情感纠葛和人性多样性的融合,完成了对这场灾难的深度描绘和独特再现;小说尽力还原历史真相,表现出中国人民无所畏惧、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反思着被人们淡忘的历史,揭示了被雪藏的人性,暴露了民族劣根性。很明显,作者范稳具有宏观的视野和掌控力,文学创作雄心勃勃,他的作品超越了前此有关该题材的其他文学创作,成为书写抗战历史,反思战争不可多得的佳作。3
二.小说主题思想的升华
这部小说“是一部致敬重庆之书”,但又不落窠臼,表现出独特的思想深度。它书写战争带给重庆人民的苦难,但不限于受难者的肉体苦难;它写了创伤,又不止于重庆遭受的外在形体的创伤;它写了感性的爱情,又不囿于世俗的爱情。作者将自身置于抗战史的探讨,利用不同人物的对话,反映了自己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重庆之眼,既是情人在天上、地下的关切凝望之眼,是拷问民族良心的正义之眼,是展望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和平之眼,更是考量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未来之眼。它的目光里所映射出的,是情感、是信念,是力量,是对屈辱历史的勇敢接纳和对未来的担当,是民族脊梁的硬度,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觉。4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囿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充分体现出对历史、对现实的严肃态度和责任担当,体现出作者对人类精神世界最深处的探寻,以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努力和展望。
三.对细节的匠心独到的处理
《重庆之眼》是章节体,但各章却用“幕”而非用“章”,有两层意思在里头。范稳的小说都是历史背景的宏大题材,在这种长时段的历史背后,人生就像是戏剧,你方唱罢我登台。另一个方面,他的小说更像是一部剧本,在描写方式上很多都采用戏剧化的对白,而非传统小说的白描。全书五幕,分别用了杜甫的《春望》四句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为前四幕的标题,最后以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作结,结构转承自然,安排的天衣无缝。
《重庆之眼》描写了人最为感性的场景:一见钟情的初恋,包办婚姻的悲剧,为情私奔的忐忑,情敌之间的对决;更不乏战争的残酷,比如在飞机轰炸下的龙舟比赛,防空洞悲剧,“雾都剧场”,升空迎敌,弃暗投明前的思想斗争;也有在东京法庭上的针锋相对,慷慨陈词,以及私下就国家、民族、人类、战争话题的激烈辩论;等等。很多内容动人魂魄,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同时,在一些细节上安排上,作者也是颇费心机。比如从人物的姓名上,刘云翔意味着翱翔在白云之巅;邓子儒表现出一位儒家人士顾全大局的隐忍;女二号魏蓝,明显是“蔚蓝的天空”的意思,暗喻了她对刘云翔纠葛;演员白羿,羿指后羿,是一位“射日”的英雄。小说中民间抗战研究爱好者,似乎晃动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建川抗战纪念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的影子。另外,钱嘉陵等民间义士,以嘉陵江命名;日本友人梅泽一郎、菊香贞子,梅和菊,都是中国文化符号中人品高洁的代名词。
四.《重庆之眼》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重庆之眼》是当代文学创作中宏大伤叙事的新收获,是对中国战争故事的描述和叙写中涌现出的一部佳作。作者在字里行间饱含着拳拳的爱国热忱,使我们看到了潜藏在人民大众之中的士气与尊严,以及他们对和平、正义的向往与追求。小说主人公们都有崇高的责任感。他们虽然生活环境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物质生活条件不同,政治信仰不同,但面对外侮强敌,他们表现出的“与子同仇”的爱国精神则是同一的。他们有的尽其所能,牺牲生命;有的倾其所有,毁家纾难;有的放下个人恩怨,委屈求全,全都为了抗战保国,伸张正义。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或挫折,他们都宁愿自己受苦,也决不怯懦,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大义。
反观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新一代人,却不得不说令人遗憾。一些人缺少的就是意志,他们在工作中受不得委屈,听不得批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了一些细微的小事,可以对他人落井下石,甚至挥刀相向;更有一些“天之骄子”变成了赤裸裸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一些中小学生也是这样,听不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和指正,有的一旦遇到挫折,就“神经衰弱”,有的要自残,甚至还要报复他人。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西方个人主义思潮对社会的侵蚀,影响了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个人疏于教育,缺少人生信仰造成的。相较之下,上下立判。这种现象,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宗旨是大相径庭的。
面对社会道德整体滑坡的趋势,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努力学习包括爱国文学在内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学习其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青少年崇高的信仰、坚强的意志、自觉的责任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其核心价值观。
注 释
1.关于范稳及其小说艺术,参见王本朝:《重庆之眼:幸存者的创伤记忆与反思》,《小说评论》,2017年5期。
2.关于《重庆之眼》这部小说的三条线索,参见周勇:《家国情怀,英雄城市——评长篇小说〈重庆之眼〉》,《文艺报》,2017年6 月28日6版。
3.关于《重庆之眼》的叙事特色,参见谢萍:《范稳〈重庆之眼〉叙事学研究》,《名作欣赏》,2018年12期。
4.对“眼”的分析,参见聂梦:《范稳长编小说〈重庆之眼〉:脊梁的硬度》,《文艺报》,2017 年4月5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