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堂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表达
2019-11-26王成涛
王成涛 王 玮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依据法律,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1]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语不仅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主流社会的融入,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有更大作为,更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和可持续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要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表达,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文学教育都必不可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艺术的语言,是经过文学大师精心锻造和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形态。借助汉语言文学阅读,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可以扩大词汇量,接触到最为丰富的语言现象,而且还能够体验到最为简洁精确、丰富优美、典雅深邃、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进行模仿和输出;另一方面,文学还是文化的载体,是有关一民族的思想品格、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变迁等等最为细致入微、丰富具体的形象化体现。借助于对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鉴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而且还能够开阔视野,克服所谓的“文化休克”、“文化震荡”等现象,提高汉语言交际能力。
然而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却存在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将着眼点放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来,过于注重文学史知识学习等问题,这就导致后续教学任务安排比较僵化、教条,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课堂主要呈现为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沟通,学生的国语表达能力,无论是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所能得到的锻炼都十分有限。在本文中,笔者试图探讨,如果我们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学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定位在国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上,那么我们可以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教学目标?
一.排演改编:以戏剧教学增强课堂活力
戏剧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语文教材中所面对的其实是戏剧这门综合艺术的起始——剧本。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为学生先进行一些相关戏剧常识的普及和作家作品的介绍,然后分析剧本的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如此,把戏剧教学课上成了文学批评鉴赏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抹杀了戏剧本身的趣味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戏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生性活泼,表现力强,如果我们将戏剧这门综合艺术进一步还原其舞台艺术的本色,变教室为剧场,变讲台为舞台,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分工合作,查找资料,仔细阅读剧本,反复揣摩人物的性情和动作,体会语言表达的效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道具,准备服装,布置剧场等等,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如此就将课堂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场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和肢体表达能力。
此外,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戏剧常识之后,我们还可以让他们尝试对一些剧本根据自己的民族习惯和特点进行改编,转换成本民族的故事,亦或对一些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进行戏剧改编,进一步感受戏剧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区别,锻炼其书面表达能力。
二.语境还原:以诗歌教学激发生命表达
我国是“诗的国度”,在教育上也历来重视诗教,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学习诗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提升国语表达能力来说十分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教育中却比较重实用主义而轻诗歌教学,或者即便有诗歌教学却大多仅是注重朗读和背诵,对于诗歌深层的理解与鉴赏却很难达到。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无从真正体验、感悟到诗歌语言的歧义、含混和精妙。
在诗歌教学中采用语境还原的方法,让学生将整首小诗还原为一个小故事,设身处地地思考和想象诗歌产生的特定语境,在理解、体验、感悟中恢复诗歌语言与语境的关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在讲授李白的著名诗篇《静夜思》时就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想象在怎样的情境之下诗人写下这首诗?将月光看成霜,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才比较合理?如此便避免了教师千篇一律、机械式的地给学生介绍诗歌的内容大意,真正在少数民族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交流和心境的呼应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阐释源自个人的经历与民族文化传统等等,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笔者看来,既有必要让学生理解诗人创作此诗时的特殊语境,也有必要激发学生从自己当下的生命体验出发去理解诗人的创作。
而且,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选择改写、仿写、创作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锻炼写作能力。所谓改写,如上所言,可以将一些诗歌改写成小故事,也可以将古诗改写成现代诗,将现代诗改写成古诗等等。而仿写则可以让学生仿照诗人的题目、表达进行书写。比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让学生沿用此题抒发自己对于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在的诗人,学习写诗,对于推敲字词意识的养成、想象力的培养、美感的启蒙、艺术品味的提升、精神的陶冶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生命表达和学习的热情。
三.问题引导:以小说教学提升思辨能力
小说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部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也同样如是。小说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生动复杂的人物、身临其境的体验诱使着孩子们主动、忘我的阅读。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表达能力,除了让他们复述故事情节,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写作读后感之外,我们该如何引导这么一群觉得自己读了并且饶有兴致地读完作品的学生?如何才能让他们超越简单地对故事趣味性的追求,进一步深入文本,领悟小说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语言魅力?笔者认为设置问题导读,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展开思考,不失为一个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思辨力和表达力的好方法。
以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为例,在上课前一周就会提前发给学生如下导读问题:
1、阅读全文,画出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并阐述你对本文的观点。
2、本文采用了什么叙事视角?是如何结构全文的?
3、两兄弟的赌约是什么?“我”缘何成为他们打赌的对象?
4、“我”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5、思考金钱在本文中的作用。
6、本文中的英国形象建构。
7、本文中的美国身份认同。
8、马太效应。
9、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本文的深层叙事结构。
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行批注式阅读全文,查阅字典,画出思维导图,在课上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并阐述自己对这篇小说的观点。借助学生的小说内容复述和观点陈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关文化观念等,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文化观念适时进行引导,切入文本分析。课堂讨论主要围绕导读问题进行,课后则要求学生围绕其中一个小问题梳理、写作一篇有理有据的论述文章。如此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读写一体:以散文教学贴近日常应用
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为四大题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无所不包。虽然不似诗歌语言那般凝练隽永,小说情节那般生动复杂,更没有戏剧的激烈矛盾冲突,然而却能以小见大,纵横捭阖,形散神聚,意境悠远深邃。借助散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俯仰天地,增长见闻,开阔眼界,感悟生命,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创作时,贴近生活,自由表达情感,学会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然而,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的侧重点却在赏析,少数民族学生因为语言基础本来就弱,导致教师无论如何引导,希望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理解作者,感悟思想,揣摩文句……然而实际效果却是学生很难亦步亦趋。将散文教学侧重点放在创作上,选择能够引起少数民族学生共鸣的名家散文,将其作为写作典范,引导他们在文本的阅读解析之中学习写作技巧,我笔写我心,注重应用,在笔者看来不失为一个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散文《背影》之前,可以首先让学生想想自己的父母亲,如果自己写一篇有关父母亲的散文会如何写?待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发现原来可以仅仅借助一件小事,描写父亲的一个背影,就能够透露出父子深情,然后让学生仔细回忆,选取生命中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小细节、一件小事,透过一个方面来描写自己的父母亲,或生命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挚爱的人。如此,便让学生深入自己的生命存在,学习如何细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生命情感和日常生活。
总之,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表达能力,在文学课堂中我们可以将重点从鉴赏转向应用,以排演改编、语境还原、问题引导、读写一体等各种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辨能力,激发生命表达,增强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学好国语,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与其他各民族增强交往交流交融,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最终达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