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窦娥与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之比较

2019-11-26赵冠宇

文学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鲁镇窦娥纸船

赵冠宇

一.比较教学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元认知迁移理论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主张人本教育,反对物本教育;主张把人培养成为主体,反对把人培养成为工具。情境教学理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对比教学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对比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被广泛运用。如将人教版语文课本里选录的冰心的《纸船》一文与泰戈尔著名的诗歌《纸船》作对比,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纸船》一文,在大致认识到诗歌的意象后,抓住每一节诗歌的重点词。通过相关的想象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依恋、怀念和热爱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心里留下一个情感基调和阅读节奏后,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近泰戈尔的诗歌《纸船》,同样让学生在大致了解诗歌以后,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的能找出文中的“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进而感受到泰戈尔想要表达的是渴望与身边的朋友沟通交流的心声。在学习《琵琶行》中引出琵琶女的经典名句:“忽闻水上琵琶声”、“犹抱琵琶半遮面”与《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时的描写:“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出场环境和人物的社会地位以及性格特征的不同。而当今教学实践中很少有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们利用这种对比分析法去学习课文与课文的关联和故事情节的联系以及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深思,在此基础上锻炼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以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鲁迅的《祝福》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缘起:元代著名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其故事渊源是《列女传》的《东海孝妇》塑造了代表善良、朴实又坚强的中国人民底层妇女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和争取公平正义的强烈诉求的窦娥的形象。而鲁迅《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善良、勤劳、朴实的农村女人,她一生的幸福与不幸是多反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她也有积极反抗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人物性格的相似和社会背景的差别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生成多元的情感来理解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一)窦娥和祥林嫂人物形象的相同点

第一,反抗意识。不管是窦娥所生活的元代社会,还是祥林嫂生活着的军阀统治时期,被封建统治长期影响着的下层民众苦不聊生,妇女们的思想被“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观念束缚着,行为规范被帝王政策压抑着,底层劳动妇女的生活苦不堪言。第二,再嫁选择。窦娥和祥林嫂做出了同一种选择:反抗。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的逼婚,体现了窦娥不畏权贵,坚守贞操的原则。祥林嫂被逼再婚时,“在花轿里一路上嚎骂,她把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体现了祥林嫂内心的愤怒和对神权贞操观念的坚持。第三,相同的悲剧命运。《窦娥冤》中被窦娥的美色所迷、利益熏心的张驴儿想害死蔡婆婆却弄巧成拙害死其父亲,他却将罪名嫁祸于蔡婆婆,又买通县令,窦娥怕年老体弱的婆婆经不起贪图钱财的县令的酷刑的折磨。她只得含着冤屈受死。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以后,不停的其他人诉说着儿子“阿毛的故事”,在满足了好奇心以后,鲁镇的人们对她的故事渐渐的失去了兴趣,并用封建礼教的观点审视她。听了柳妈的劝说的祥林嫂满怀恐惧,极力要去赎清自己的“罪名”。她捐了替自己赎身被万人践踏的门槛,她认为自己摆脱了“罪恶”,便去帮忙拿祭品。四婶“慌忙”的阻拦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她彻底绝望,精神几近崩溃。她被解雇,靠在鲁镇乞讨为生,最后她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默默的离开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

二者在结局的时候都被毁灭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害死了窦娥和祥林嫂?如果说窦娥的死还有人负责,毕竟她是被张驴儿父子陷害,又被贪官污吏冤枉。那么祥林嫂呢?是谁害死了她?引导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的同时多往社会、个人、鲁镇的小集体等多个方面联系。学生们可以把自己带入到窦娥和祥林嫂所生活的时代,联想她们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她们的心理活动,发生每一件事情时有着怎样的心情。老师带领学生模拟窦娥得知自己真的要被执刑时、窦娥坚定的劝婆婆不要改嫁时、祥林嫂被绑到贺家坳时、祥林嫂再回鲁镇时等场景。分别用课文中的原句来分析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情感迸发,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窦娥和祥林嫂人物形象的不同点

第一,人物性格不同。窦娥是一位坚守正义的女性,她虽然丢了自己的性命,可是她的身份地位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是被尊重和认可的。她在面对张驴儿父子的逼婚时,丝毫不畏,坚信正义,但得知自己婆婆要受到严刑时,她却心软了,妥协了,她宁愿自己受冤,也不愿意婆婆受酷刑,这也是她钢铁般反抗性格中如水般柔软的一面。和窦娥性格相差无几祥林嫂,同样贤惠朴实,勤劳善良,但不同的是性格中的优柔寡断。在被卖再婚的时候,她虽然斗争过,但后来慢慢的安于现状,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如果她再继续反抗,不管是死去还是逃走,都有违“三从四德”的“妇道”,她就成了违背伦理纲常的“罪人”,而这正是祥林嫂所惧怕的。祥林嫂终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鲁镇人们普遍认为: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命里克夫,再婚就是没有贞操。她在这个社会中处处被指责,在她失去第二个小家之后,无处可归后重回鲁镇,遇见人便诉说她的儿子阿毛和她的故事。她在伤痛的时候一遍一遍的把自己的伤疤揭给别人看,便导致了一个后果:只有她自己沉浸在这种悲伤里,其他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听得厌烦的老旧的故事。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一下,《阿长与三海经》里的阿长、《祝福》里长期居住在路四老爷家的佣人柳妈、艾青的保姆大堰河……这些佣人的形象,她们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可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结局。从而联想到,如果在这个时候祥林嫂不是凄凄怨怨的逢人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自我疗伤,那么也许她的人生结局会大有不同。

第二,处的家庭环境不同。窦娥是从小被寄养在蔡婆婆家的童养媳,蔡婆婆待她虽不及自己的儿子,但也把她当成亲人,窦娥的父亲虽然为了考取功名远走他乡,但窦娥身边有蔡婆婆还算是有个照应,她在世上有爱和温暖,乃至窦娥为了让蔡婆婆免除刑罚而牺牲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去承担了罪名。而祥林嫂就另当别论了,再次丧夫之后,便陷入了无法挣脱的噩运之中。她不仅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悲哀,还要承受周围人的歧视。在别人的眼里,成了“败坏风俗”的不洁和不祥之物,大伯子为了强占房子把她赶出了贺家,失去了房屋居住权之后回到鲁镇,鲁镇的人们对她鄙视、嘲笑、躲避。和她一起当佣人的柳妈虽然对祥林嫂的遭遇深感同情,但作为一个深信迷信道德的人,她在无形中也给祥林嫂的精神带来很多压力。相对于祥林嫂,窦娥的斗争是胜利的,虽然同样是失去了生命,但她坚守了自己内心的仁仪道德,她的反抗被当成女性不屈不挠的正面形象。而祥林嫂的反抗无疑是失败的无用功。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与反,则不复焉。”学生们从对比学习中感受窦娥和祥林嫂的人物、事件、社会背景、个人性格等原因造成的悲剧结果,在对比学习中联系不同时代相同封建体制下中国妇女的时代处境和命运,通过对窦娥和祥林嫂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思考其他时代女性所处的地位及其生活方式,带领学生思考回味和联想,比如语文课本中的其他女性角色:刘和珍,花木兰,海伦凯勒的老师莎莉文女士,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阿长等,体会这些人物角色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正确的建立女性观念,正视和解决社会及人文历史发展遗留的问题,从而形成对当今时代的认同感与所处其中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鲁镇窦娥纸船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窦娥冤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纸船
纸船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谁杀死了窦娥
探秘“纸船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