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课文学写作

2019-11-26金小芳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亮灯纸杯塑料袋

金小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莫厘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平时不看作文书,脑中没思路。”学生告诉我的时候,我心头一震,学生居然把写不好作文归结为没看作文书!的确,没有谁生出来就会写作文,学习写作文肯定离不了范文。可为什么学生眼中的范文是作文书而不是语文书?每一篇选入教科书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文质兼优的好文章。很多课文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本。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造成学生一说写作文就只会想到作文书的原因,我想是教师没有在平常教学中进行充分引导,没有使学生养成向课文学习写作的习惯。因此,我提出要跟着课文学写作这一教学思路。

1.跟着课文学什么

不可否认,高质量的写作需要天赋,但主题明确、语言通顺是所有学生写作的目标。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文很害怕,甚至不知所措。而学生一旦有了范文、有了例子,起码可以有方向、有方法,能顺利地写成一篇文章。

第一单元考试作文题为《属于我的小幸福》,三分之二的学生都写了生病时父母悉心照顾、考试失利时父母暖心安慰这两个题材。这样老套又集中的题材怎么会得高分呢?评讲文章时,学生咕哝道:我每天就是学校家里两点跑,除了写这个,我还能写什么啊。虽说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大,可生活哪会这么单调没写点呢。那怎么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可写的题材,写出一篇成功的《属于我的小幸福》呢?我找到了一个好例子——第二单元的课文《散步》。

第一步,找到属于“我”的那些小幸福:全家人去散步合家欢乐,母亲熬过了严冬身体安康、儿子机灵活泼、妻子善解人意、遇到分歧时大家都听从我——家庭和睦,母亲说“还是走小路”——疼爱孙儿,遇到难走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尊老爱幼。

第二步,把幸福归类:可爱的家人、尊老爱幼、和睦的家庭关系、家人的信任。这样一看,很普通的散步,实则蕴含了满满的幸福。如果说前面3点都是收获,那么第4点意味着付出,是责任。

第三步,找出隽永的词句。一篇好的文章,必然少不了经典语句。本文哪句话印象最深刻?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引导学生思考什么要“慢慢地”“稳稳地”,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全世界”?经过分析,学生明白了,这句话卒章显志,点出了从散步这件小事中体现出的中年人的责任和使命感。

通过这堂课,学生明白了:深情不仅仅在生病安慰这些特殊时刻体现,平凡的小事,不起眼的场景,都有幸福的身影;文章的主旨不能过浅,需要思考挖掘,升格主旨。不同的课文,学习的侧重点也不同。学生可以在主旨升格、叙事角度、语言润色等方面得到提高。

2.跟着课文怎么学

教学经典的文章时,首先,带着学生研读精彩段落。例如《背影》第5段描写父亲穿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内容。文章对父亲的外貌、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接着,我出示了一篇仿写的下水文章,请学生对部分内容修改。

开门、亮灯、按下饮水机按钮。嗯,先兜一趟再回来喝口热水。下底楼,上三楼,进班级。住在后山的几个学生已经到校了。看到我,大家连连打招呼,我照例提醒他们不要浪费好时光。忽然有人碰了碰我。“老师,这是给你的。”低头一看,一个打着结的薄薄的塑料袋,里面有个纸杯,还有根吸管。“啊?”“这是给你的。”除了“谢谢”,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回到办公室,打开塑料袋,揭开杯盖,原来是一杯小米粥。捧着杯子,就着吸管喝着粥,温温的,暖暖的。

学生阅读后,大多对第3段进行了修改。最后汇总意见,将第三段改为:

走进校园,就看见几幢教学楼都有教室亮灯了。学生来这么早干嘛。我叹了口气,来到位于二楼的办公室。开门、亮灯、按下饮水机开关。嗯,先兜一趟再回来喝口热水。下底楼,上三楼,然后走进自己班教室。住在后山的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边吃早饭边聊着。我提醒他们不要浪费好时光,赶紧回自己座位看看书吧。忽然有人碰了碰我。我回头,只见她笑眯眯地看着我。“老师”,她愉快地叫了我一声,突然抬起右手,提了一袋东西递到我面前,“这是给你的。”“啊?”我愣了一下,随即接过了袋子。这是一个打着结的薄薄的塑料袋,里面有个纸杯,还有根吸管。除了“谢谢”,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了。回到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塑料袋,揭开杯盖,原来是一杯小米粥。一颗颗小米闪着金黄的光泽,冒着带着香味的热气。捧着杯子,就着吸管喝着粥,甜甜的,暖暖的。原本带着怨气值班的我,一下子被幸福包围了。我把玩着装粥的空纸杯,久久不愿丢弃。

学生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小米粥的色、香、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就使文章有了很强的画面感。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刻地认知:写作文有法可依,课文真的是最好的范文。教师在平时教学时,结合课文全篇或部分引导学生提炼写作方法,通过改写、仿写、互批等多种方法,进行强化训练。

把教科书中的课文当作范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主动研读文本、分析文本,学习写作的各种技巧并强化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向课文学习写作的习惯,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长此以往,学生不害怕写作文了,甚至能从写作文这件事中获得乐趣。这也将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轻松有效。

猜你喜欢

亮灯纸杯塑料袋
亮灯!
我是一个塑料袋
巨型玉兔
当心,纸杯可能有毒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纸杯提气球
纸杯的艺术
对塑料袋说“不”
塑料袋:正确还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