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2019-11-26甘肃省嘉峪关市育才学校
甘肃省嘉峪关市育才学校 何 平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中心小学 王 玲
一、教学融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观点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家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它的提出必将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在这些素养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因此,习作教学中应与这些观点所融合。在习作教学时,教师应结合习作的内容拟订一个标题,把想象故事情节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发挥创造力,任凭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作,提高其创新思维,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在朗读优秀作品以及读优秀的他作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可以在赏析完佳作后给予评价,让他们能够从聆听和评价之中学会学习优秀的文化,学会借鉴,并以此将优秀部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科学精神是每个学生从小就具有的,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中利用这一点,利用多媒体把中国近几年来的科学方面的成就和科学事业发展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能够从中受到感染。教学应与教学实际、核心素养结合,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习作中人物、历史、文化的背景与习作方法等,使学生能够充分汲取到知识养分,浸润到人文底蕴,感染到人文情怀,为以后的习作做好铺垫。
二、习作实践要坚持“生本教育”
1.重视增加习作的阅读量
习作的题材范围应涉及新闻、科学、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在习作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题材,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他们阅读完,让他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国内时事,近期所发生的瞩目的事件。例如:播放关于中国第一次登上月球中的宇航员杨利伟的视频资料或者音频,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精神。在相关的期刊、书籍中找到符合“立德树人”的观点的,倡导学生从中学习优良的品质,为他们的品格行为、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习作方法,以此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2.注重课外读写的结合
与课外的事物接触会拥有更多的习作灵感。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更能够激起学生进行习作的欲望。在指导时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走向生活,让他们在习作的过程中接触到课外的新鲜事物,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这样的教学也是在创新着习作的方式与课堂教学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小学生可以去借鉴别人的意见和学习的能力,这不仅能改变在教学中的习作手段,也能够让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应的习作方法。
学生的自由创作能激起他们的想象力,有着足够的创作空间,在与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之中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也是响应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的自主发展方面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3.感受真实生活
在习作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习作表情达意,进而让他们更好地去感受生活,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活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感悟。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把目光投入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自己的成长。教师在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时要尊重个体差异性,这样学生表达出的情感才各具特色,写出的文章才不会千篇一律。
三、改变习作课的教法
一般的习作课堂上,教师是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介绍作文的作者是以什么方法来习作的,其中用到的遣词造句、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等。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作的欲望下降,从中获得的知识点和习作方法也非常少,导致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到位。教师应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改变课堂的方式。
在课堂上需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而不是一味地运用习作的方法,介绍事物的发展、过渡、高潮等这种枯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应改变习作课堂的方式,不妨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习作教学中,要学会合理地进行评价
习作教学中,对具体的习作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并进行举例,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种方法是怎样使用的,在他们完成习作后,教师应抽取几篇较为优秀的文章来朗读,朗读完后,让他们组成小组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既是对别人习作的鉴赏,更是提高自己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2.习作教学中,要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搜集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感知核心素养。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政策,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身的素养。
总之,构建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中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来展开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改变课堂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总的来说,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教材中以及教程上,在新时代的今天,指导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重要观点,要给学生奠定好人文底蕴、身心健康,使学生不仅要有发展教育知识,更要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与科学精神。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积极地把核心素养问题带入课堂中,与学生一起增强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