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19-11-26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窑头中心小学陈窑红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窑头中心小学 陈窑红
爱因斯坦曾言:想象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涵盖了世界的一切无形、有形之物,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句话之所以能够被众人奉为圭臬,是因为其中隐含的道理是具有实践参考价值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确应当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想象力牵涉到学生理解、表达、写作等能力的锻炼,如果教师将目光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将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下文主要提出了几点关于渗透想象力培养的策略。
一、积极开展语言训练活动,夯实想象力的基础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感知语言方面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要因为害怕说错或者怯于表达而放弃“让想象的翅膀展开”的机会。学生凭借语言去促使想象大门的开启,实际上经历了将抽象的文学素材、概念性的理解融为有声有色的表演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地督促学生参与到语言表达训练的活动中来,大胆、勇敢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要表达的一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条理性。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主题系列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小活动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①从家里的相册中选一张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家庭照片,并回忆当时的心情;②以“妈妈的唠叨”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谈一谈你印象中妈妈唠叨中的母爱;③想象一下,当你长大成人,而父母都已步入人生中最平淡的年迈时光,你们的相处模式会变成什么样子?很显然,以上几个活动都是经过语言表达展开的,同时也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当学生陷入沉思时,他们内心深处想象的按钮就会被开启,从而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够得以稳定发展。
二、组织文学类的团体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语文课堂应当是饱含深情的,如果有了文学活动的加持,课堂将会变得更加五彩斑斓。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何为想象力”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经常策划组织一些与文学相挂钩的团体活动,呼吁班级中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完美地将班级人员团聚在一起,同时也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个体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产生更卓越的影响效果。
例如,语文教材中包揽了很多语言生动、情感充沛的高质量文章,这些文章通常都是文人墨客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所以带领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另辟蹊径,从开展朗读活动的角度入手,让学生自由、自主、开放地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作者的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中心含义、思想情感,并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向班级的同学进行朗诵。朗诵是一项能够体现学生个人文化素质的文学活动,在一位学生朗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其余学生静静地聆听,不光如此,还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与作者进行沟通。当然,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讲解与指导,其余的可全部交由学生自由发挥,特别是何处语速要放缓,何处要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地诠释,何时要以柔克刚,以上技巧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能力去撷取。因为在想象力的驱使下,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是随着作者的思维而变化的,甚至思维能够与作者达成共通的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用“内在的慧眼”去动态地描绘作者用文字创造出的多彩世界,同时用“灵敏的双耳”去聆听作者的倾诉。
三、创设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主地挖掘潜能
通常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都会采用情境教学来模拟身临其境之感,在培养小学生的想象思维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创设自由的想象空间,等同于创设无边界的教学情境,文学的世界是静谧的,同时又是动感的,其实两者并不会产生冲突,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情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紧接着想象力也会得到拓展,学生一旦开启了想象空间的一角,就会萌生无限的动力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语文中的任何一类知识都“不会放过”,从而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库。
宋代理学家和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在语文的领域中,想象力便是“源头的活水”,阅读与写作都必须建立在丰厚的想象力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接触大自然,细致地观察祖国山川河水中的波澜壮阔,去体悟昆虫世界的齐心协力,去感受社会上的爱心等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定期要求学生举办一些参观、访问、调研类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必须通过学生亲自的实践才能成功,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能使得自己的想象力得以释放。这样一来,小学生才能对自己的想象力充满自信,用最真挚、纯真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用想象的翅膀飞跃“大江山川南北”。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想象力是教学中无法略过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适当调整教学体系,尽量能够在无形中渗透想象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小学起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想象能力在已有画面的基础之上去延伸未知的彩色世界,填充自己心中对于自身理解的那一处空白,这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