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以读促写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9-11-26赖金玲

读与写 2019年25期
关键词:段落文本课文

赖金玲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新文小学 广东 茂名 525422)

在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关键性的模块,是培养学生形成文字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以读促写是将阅读和写作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形成教育合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将以读促写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形成了解,将其实际应用于语文教学当中,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1.通过仿写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在读写结合模式下,阅读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写作素材体系,还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样式。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和写作是两个较难理解的内容。小学生接受写作教学的起点是对文本进行模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多为学生开展一些读写训练活动,比如,对课文的段落、句子等进行仿写。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生活常识,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几句进行仿写。不同的学生其掌握的生活知识以及想象的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2.以续写促进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续写教学法的主要应用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小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经常能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年龄特点,引导其将产生的一些新想法应用于写作当中。很多小学生阅读文本的结尾都会设置一些留白,以省略号结尾。这样的阅读内容为教师开展续写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一些阅读文本进行续写。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续写或者改写,有的学生在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之前,又为其编写了与几个动物的对话,有的学生在小蝌蚪找到妈妈后,为其续写了一段与妈妈在一起快乐生活的故事等。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较少,这也是其写出的文字缺少文采,内容不够充实的主要原因。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长此以往,能使学生将所积累的好词好句内化成自身写作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2]。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更多优美的词句,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督促学生将一些写作素材整理下来,随时翻看。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找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摘抄一些优美词句,比如,飘飘摇摇、害羞、躲躲藏藏等。学生在这篇课文中所积累的内容能在自己创作景物描写的作文中被使用。这样长期积累下去,能使小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知识越来越丰富。

4.挖掘阅读文本关键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之前应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写作思路,对作文中各个段落将要描写的内容形成基本的框架。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3]。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并分别将每个段落的大意以及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形成阅读提纲。这个学习过程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阅读,教师点拨其中包含的生字生词以及历史知识背景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对课文的各个段落内容进行概括,并将其按照段落顺序写下来,形成故事的发展脉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形成构建写作思路的意识和习惯。

结论

综上所述,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已经成为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选择。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仿写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以续写促进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挖掘阅读文本关键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通过本文对运用以读促写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段落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短文篇】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心理小测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