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策略指导

2019-11-26贵州省黎平县城关第四小学吴帮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29期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首词

贵州省黎平县城关第四小学 吴帮艳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阅读的理解和认识不足,简单地认为阅读就是看书,忽略了文字的选择使用、场景和人物的描述、感情的流露方式以及不同时期、不同作品所透露出的不同文化,为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结合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不同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依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出学生几经思考能够得出问题的答案,意在促进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关于问题的设置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过简单,能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增长一定的知识储备为最佳。

例如,在学习《窃读记》时,教师可以从“窃”字入手,提出的问题为:“窃”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它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可以知道“窃”字有三层含义: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同时,通过阅读文章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文章题目和内容就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由于文章的动作和细节描写较多,教师可以从文章中第三自然段的动作描写入手,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这一段从“我”跨进店门开始进行描写,到“我”找到书结束,如果直接描写“我进店就找到了书”可以吗?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理解,并反复阅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其在描写动作背后所流露出的情感。在教师的问题提出后,不少学生直接表示原文的描写方式好,在教师进一步追问原因时,学生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了,这说明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下意识地相信课本的权威性,不敢质疑却又找不到支持课本的证据。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抛开课本和教师权威的影响,通过摆证据、讲道理的方式证实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及优劣,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二、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

为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和速度,教师可以进行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丰富学生对于阅读的认知,不再仅仅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文章的阅读。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境进行具体分析,并能够以真实的案例使学生对教师信服,从而学习教师的阅读方法。

例如,在进行古诗的阅读和分析时,学生大多采取直接背诵的方式,这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囫囵吞枣”,且单纯的背诵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抛弃背诵的方式,进行整体理解,并引导学生将其与常见的音乐旋律整合起来,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如在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教师首先可以网络上搜索有关这首词的古诗词新唱,注意歌曲应该与这首词的情感基调相符。其次,在课堂上播放有关音频,为学生在进行这首词的分析、理解、朗读和背诵奠定好情感基调,并通过反复播放音乐来引导学生熟悉该音乐旋律,更容易地背诵。再次,教师可以提倡学生根据流行歌曲来进行歌词的填充,学生需要在课下查找相关资料,选出自己感觉最符合这首词的意境和感情的歌曲,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种方法能够使得学生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记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荷,提高古诗词阅读理解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学生主体,提倡个性化阅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应该是广大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由于不同学生的语言功底不同,对于文章的认识程度不一,教师可以从差异性教学资源的利用入手,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充实自己的语言积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只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都是被允许的。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借助文章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形式的阅读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不同于教师统一指导下阅读方法的应用,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文本和自己当时的状态进行阅读方式的选择,极大地突出了学生主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语言的积累也不太充足,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将目光投入到文章的字、词、句、篇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得文章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学生在阅读时必须考虑到文章的字、词、句、篇,然后再根据文章的情感基调进行阅读,提高自身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将相和》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的,其中的情节比较吸引人,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邀请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提倡个性化阅读。有学生在读到蔺相如避免见到廉颇称病告假,甚至在路上遇到也会连忙扭转方向时,对廉颇的人物形象产生了质疑,在课堂上向笔者询问:“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的表现和现在的表现差异太大了,即使知道他是为了国家的安定,那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告诉廉颇呢?”不少学生表示同意,对蔺相如这种“畏手畏脚”的行为表示不理解,于是,笔者从廉颇的人物性格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廉颇本身,廉颇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武将,将自己的感情从廉颇的视角代入,就会明确如果蔺相如稍稍表现出强硬,廉颇就会以更加强硬的态度回应,只会使得朝廷动荡不安。可以说,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产生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在学生存在疑问时,教师也要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既要充分学生的主体意愿,尊重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受,教师也应该发挥好主导作用,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增强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结合不同的阅读要求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廉颇蔺相如首词
神回复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宋高宗的眼力
负荆请罪
我记得,我记得
廉颇并非真英雄
月人《元词六十首选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