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渗透财商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9-11-26党代莉
■党代莉
(兰州市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甘肃 兰州7300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教育的职能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已经来临,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生命成长。在当今的经济主导型社会中,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成为适应社会不可或缺的三大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综合性不断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财商教育必将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在小学语文中渗透财商教育是客观必然的结果,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探析小学语文渗透财商教育的路径。
一、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观
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贴近学生心灵、人文性较强的特性,引导儿童通过财商教育文本的阅读,渗透财商意识,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富爸爸、穷爸爸》,全书从细小的个人理财技巧到全新的财商概念,给读者全面冲击;喜闻乐见的财商绘本,如金钥匙系列绘本,《袋鼠妈妈童书》教会儿童认识财富、创造财富;《小狗钱钱》《邻家的百万富翁》《歪歪兔财商教育童话》,浅显易懂又不乏童趣,让孩子在回味童年的同时,了解到最基本的财商知识。
二、模拟游戏活动,培养财富观念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角色游戏渗透财商教育。如拍卖、储蓄、彩票、促销、求职、购物等模拟游戏都可以尝试,儿童在模仿成人,再现生活经验的游戏中,初步接触到与财商相关的知识、财富观念及财富行为。
三、组织学生做微课题
微课题研究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活动领域,推进儿童与生活的联系,还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财商微课题可以选择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小组分工调查。如“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情况”“我是家庭小当家”“废物利用价值高”“生日蛋糕从哪里来”等微课题设计,不仅贴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基础的金融知识,而且可以体会到家长的辛苦,知行合一的理财教育更有吸引力。
四、利用班队会,开展财商主题教育
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状况,分学年段开展班级管理理财活动,挖掘学生中的理财故事,深层次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精彩的队会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的财商故事演讲比赛”、“模拟百货公司实践活动”、“我的财富观”辩论赛,还可以利用企业家家长资源,走进班级进行理财分享,培养孩子们的理财品质。
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中国古代崇尚伦理财富观,《大学》中“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提倡崇俭黜奢;《论语》中“君之爱财,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等,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精神价值重于物质价值。选择什么样的财富观决定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和幸福指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人的财富观会带给我们启示。
六、抓住学校活动契机,培养理财意识
学校活动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爱心义卖活动中将理财教育融入其中,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在义卖活动中,学生学会评估物品的价格,懂得调整义卖品的摆放格局,及时调整义卖策略,学会统筹安排资金等。生活是大课堂,义卖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金钱价值的体验平台。假期实践活动,很多学生选择做家庭小工,体会赚钱的辛苦;有的将自己不用的旧书、旧玩具收集起来摆地摊,品尝赚钱的滋味,这不仅是一种理财教育,更是一种人格教育。
财商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小学语文在渗透财商意识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优势。但鉴于目前学校财商教育还不成熟,课程设置不成体系,课本资源十分有限,在小学阶段渗透财商教育需遵循以下原则:
适度性原则。小学语文财商培养是为促进小学生财商发展而将财商教育适时适度地嫁接到语文上,以大语文为载体达到提高学生财商素质的目的,提倡财商启蒙培养,一定要适度适量。
渐进性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相关的学习和实践,小学生的财商水平会不断提高,财商教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生活化原则。财商教育不仅是一扇窗,更是一个通道,把校园与真实的社会联系在一起,能看到、感受到社会真实发生的一切。
财商教育不仅教会学生认识经济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更向学生渗透一种理性经济人的意识,为未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