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四法』

2019-11-26■王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水粉画工具美术

■王 莉

(兰州市城关区铁路西村幼儿园,甘肃 兰州730030)

一、优化环境教育,培养幼儿文明、自律行为

在艺术活动中,环境的创设是最为直接的教育方式。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中布置一些适合幼儿欣赏的色彩丰富明快的绘画作品,或在美术室的墙壁上挂一些较为简明的幼儿易于理解的山水画、静物画,或在橱柜里摆放有利于幼儿观察和写生的艺术品,如几何石膏像和雕塑品等。将美术室创设成既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又富有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通过教师适当的常规教育指导,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注重观察、专注、保持整洁等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幼儿在环境中养成的良好行为会慢慢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更懂得尊重他人,学会自律。

二、学习合理利用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美术教育内容就是利用一定的媒介创造出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表现作者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感受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这种媒介就是作画和美工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种类较多,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也是琳琅满目。而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实践性的操作活动,由于受年龄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更需要学会正确使用画具和材料。

如对于幼儿学习水粉画。水粉画需要准备颜色盒、水粉画笔、水粉颜料、抹布等多种工具和材料。使用这些工具、材料与画画的技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对于水分的把握,教师在教学方法中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求幼儿把水粉画笔放到水里,然后在水桶边轻轻地敲三下,在抹布上轻轻抹一下再来调配颜料,水分刚好适中。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艺术创作。如果幼儿用力地在桶里洗笔,或用力地敲桶等,都会给同伴和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幼儿学习不同画种,在技法和使用材料、工具上都有不同的要求。

无论是绘画或是手工活动,在教幼儿使用工具和材料上都有规范要求,对于操作中的一些小细节也有严格的要求和做法。如要求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始至终保持地面、桌面以及衣服的整洁;作品完成后,各自把自己的工具、材料摆回原处,把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净,作品放在展示区,等等。幼儿通过反复长久的实践操作,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做事有始有终,有条不紊,干净、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美术创作练习,培养幼儿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性

幼儿美术无论是绘画或是手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必须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习得。通常幼儿对绘画或是手工活动都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因为幼儿在美术创作里面可以融进他们的语言和想象,可以无限制地表现他们美好的愿望。但是,由于幼儿时期的心理活动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外在情景的干扰和左右。因此,在美术创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坐不住、作品还没完成就不愿意再动手等现象。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和激励幼儿参与创作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可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各种练习。随着幼儿实践活动的丰富和扩大,在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时幼儿便会产生用作品来表现他们的所感所想,并付诸实践。当他们的作品能表现自然环境中的某一个方面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快慰和满足。在教师的激励中,他们更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在创造性的表现中幼儿自然而然地慢慢养成了对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性的习惯。

四、通过美术作品评价,培养幼儿善于自我评价和大胆表现的习惯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发现很多幼儿都羞于在同伴或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为消除矫正这种不良心态,教师可创设一个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和表现自我的平台。比如,教师可以在美术室里设置一个展示区,在每次美术教育活动作品评价这一环节中,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区,启发引导幼儿观察、评价同伴的作品。找出造型、构图和表现手法的差异,并鼓励每个幼儿向同伴和教师表述自己的作品内容或作品中的故事,说出与别人的不同感受。通过作品评价这一环节,不但有助于提高幼儿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还能让幼儿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让幼儿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在无形中形成愿意表现自我的习惯。

猜你喜欢

水粉画工具美术
水粉画作品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水粉画作品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