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布置练习的尝试

2019-11-26万金刚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布置教材

■万金刚

(玉门市教育局教研室,甘肃 玉门 735200)

课后练习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但千篇一律的作业模式抹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定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合理布置课后练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练习形式要有新颖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非常好动,形式单一的纸笔作业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丰富课后练习的形式,让学生从做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在课后练习布置中,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比如,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有关的事件及时记录分析,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布置一些调查研究型的课后练习。

二、练习形式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习题应尽可能地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应遵循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练习设计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学生有意识地学,有意识地用,在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记录自己每天的开支,最后统计一个星期花了多少钱;或者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件、多少种家用电器。通过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后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能力,而且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用数学方法来看待和研究周围事物的意识,使数学与生活相贴近。

三、练习内容要紧扣教材内容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练习的内容应该围绕教材的需要进行设计,不能盲无目的地进行设计,更不能脱离教材进行设计。因为盲无目的地练习是无益的。同时,我们在练习设计中,要有针对性,即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的设计要能抓住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薄弱之处下功夫。通常学生因理解含糊或容易疏忽,因相似因素的干扰而容易产生一些概念混淆,因此作业中出现错误须及时订正,为克服思维定势或防止思维定势形成的地方要设计专项练习。学生接受和巩固知识必须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过程。练习的安排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单项后综合,先基本后变式,先尝试后独立,有坡度、有层次地进行,使学生练起来由低到高,拾级而上。练习一般要经过模仿,熟练和创造三个阶段。首先是技能初步形成阶段,进行基础练习,以模仿性,再造性习题为主,让学生做起来有样可依。

四、练习设计要有实效性

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要避免作业布置的统一性与单调性,以免使学生陷入一种“鸟笼式”的培养境地。防止应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考虑到每个小学生的成绩水平和知识基础。在备课中,教师划出作业中的必答题与选做题,以不同的记号标明,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这样就可以从数量上将定量性改为弹性型,难易上、数量上有了合理的的调控。让学困生做基本题,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中等生做变式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再做些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将作业中的教师行为转变为学生的行为,提倡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作业的形式、内容、完成方式,让学生自己留作业,体现作业中的层次性、自主性和选择性。这样,能力弱的学生吃得消,一般的学生吃得好,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每个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布置教材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