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研究综述

2019-11-26密,秦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青少年社区

高 密,秦 毅

1 国内研究现状

青少年体育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2007,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1年,我国青少年体育司成立,专门负责和指导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联合发布《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指出:“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根本宗旨。”[1]一系列政策及文件的颁布,旨在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协调发展。相对于学校体育,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发展则相对迟缓,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发展的困难也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1.1 青少年校外体育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学者们在对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因素的研究中,指出学生自身、教育、社会、家庭是影响我国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四个主要因素。姚文玲指出自身兴趣、缺乏体育意识、学业任务过重和校外体育环境场地匮乏、缺少专业的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等是影响青少年校外体育参与的因素[2]。在家庭教育方面,周融认为家庭体育氛围、收入状况、居住环境、类型和家长体育态度、职业、文化程度等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3]。最后,高泳从青少年自身、教育、社会、家庭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青少年体育困境。他认为,青少年体育动机和行为取决于孩子对体育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在教育方面,应试教育占用学校体育运动时间,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措施不到位,教育理念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重视不够,对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意识的忽视。在社会方面,社会环境会中止或改变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启蒙。在体育参与中,同伴认可、运动成就等也会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情绪体验和参与动机产生影响。在家庭方面,家长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形成和体育实践有积极作用[4]。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的体育参与会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青少年个人体育价值观是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内在因素,有研究表明,“被动参与体育”是青少年体育参与的一个特征。教育和社会因素对青少年校外体育具有导向作用,应试教育和学业负担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社区缺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和体育场地设施的舒适度会对他们体育活动参与度和项目的开展有消极因素。家庭环境是外部因素,家庭会对学生体育参与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此外,青少年体育社会指导员缺乏、朋友陪伴与否、经济发展协调性等也会导致青少年体育发展不顺畅。

1.2 校外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体育场地设施是实现“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物质载体。当前,国内有关体育场地设施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与运营、场地规划、场地设施布局、对外开放等方面问题。尹玲指出:总量上,体育设施不足;面积上,人均体育场地不够;设施不同步,资源配置不平衡;场地设施建设针对性不强,场地功能比较单一;在制度方面,体育场地设施使用和维护不完善;重视体育硬件建设,忽视健身氛围的营造,服务意识弱。提出加强体育设施监管,体育场地设施维护,健身氛围营造等[5]。李竖锐认为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够、公共设施开放水平不强等是体育场馆设施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6]。张玉超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7]。韩雪等指出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体育场地被侵占、利用率低、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空缺的现状[8]。纵观我国校外体育设施研究成果,发现对各省,市现状和对策研究的比较多,大部分是现状的描述性研究。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方面存在主要供给与需求失衡、布局失衡、制度缺失且执行无力等问题。

1.3 场馆设施管理运营研究

在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大多由国家兴建,用于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场所。同时,体育场馆设施的日常运营昂贵,资金紧缺,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水平。肖新桥等指出体育设施功能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并从完善现有设施,提高经济效益和吸引力;吸引人才与减员增效并行,从内部治理方面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区域体育设施协调,平衡发展;建立分级投资和管理制度,使运营管理逐步标准化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9]。钱伟良等从管理体制维度出发,指出浙江省社区体育场馆功能单一,使用率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场馆后续发展能力弱;经营管理人员流动不畅,冗员过多;税费过重,场馆运营负担较重等问题,并从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调整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场馆设施的正常运营[10]。体育场地设施管理运营水平低是造成体育场馆设施资源闲置和运营困难的原因之一,应从政府支持、资金来源渠道、专业化运营、职业培训等方面提高场馆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1.4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发展现状研究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是由政府资助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化青少年体育组织。目前,我国对“活动中心”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发展现状研究。余娜对福建省几家代表性的“活动中心”进行研究之后,就“活动中心”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大部分“活动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政府拨款和依托单位的划拨是“活动中心”资金的主要来源。相关法律文件及激励机制的缺失、资金来源单一、管理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开放时间不合理是“活动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11]。崔菱麟等对厦门市6家“活动中心”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活动中心”在管理模式、服务项目与场馆设置以及公益性建设方面差异显著。在制度建设、场馆设置、开放项目及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12]。另一方面是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管理运行研究。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委托管理、联合管理和独立管理三种模式,不同地区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和有能力的地区。张丽萍建议从完善设施管理的软件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等方面提高“活动中心”的管理运营水平。由文华指出“活动中心”有新建的,也有改建和扩建的,根据规模、选址不同,会采取分类运营方式[13]。黄兆媛等从非营利组织角度出发,认为活动中心从建设至运营,再到管理,经费支持模式会经历政府出资,到政府购买服务,再到绩效奖励等三个阶段[14]。

对国内有关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发现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设立特色管理的模式、资源易于共享、缓解场地缺乏问题等。但也存在运营经费来源单一、活动经费不足、场馆建设规划不科学、项目开展少、运行模式不合理等问题。相关研究也给予了一定的解决办法,如加强与其它社会团体的合作、与社会进行资源共享等。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国外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认识深刻,有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可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李捷指出“社区化”是日本校外体育活动的一个主要特征,课外体育活动普及性高、参与频率高,活动内容多样化。主要通过学校和社区体育社会组织来参与青少年课外体育[15]。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方面,李加奎指出日本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制度完善,拥有专门的少年体育指导员[16]。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目标方面,袁勇等研究指出美国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高,玩和兴趣是参与动机,以家庭和社区形式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社区体育设施充足,体育运动项目种类多,还有专业教练参与指导[17]。在青少年体育服务方面,杜海燕等表明美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后,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作配合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执行,青少年校外体育服务体系完善[18]。在家庭体育方面,万益民指出美国《青少年运动国家标准》对家长在体育方面的职责有要求,如创造运动环境、树立体育价值观、远离药物及烟酒等体育监护[19]。在余暇体育的比较方面,杨学军等指出中美两国青少年对待余暇体育的态度、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青少年均衡参加校内、校外的比赛,而我国青少年参与方式则比较单一,以参加校内体育活动为主。美国学生大部分人校内外组织都参加,自由度大,体育项目和组织选择范围较广,灵活度大[20]。

国外青少年体育活动走向社区化、家庭化的趋势。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机率较大;体育项目和活动时间自由度高;拥有专业的教练员团队;体育被当作休闲娱乐的方式等。社区是基础,家长和青少年积极参与。

2.2 国外青少年校外体育发展分析

国外青少年校外体育发展,得益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其他组织的共同参与。骆平山指出日本有专门负责校外体育的机构,有形成网络的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社区是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外体育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21]。张莉清指出美国中小学生主要通过学校、社区、俱乐部、训练营及专业运动学校等五种方式参与体育活动。其中,社区体育、俱乐部、训练营等训练时间分散在学校放学后、周末和假期。在不影响文化学习的情况下,有充裕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家长们认为体育和文化课同等重要。而且社交也是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一种方式[22]。刘远花指出德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主要通过群众体育与社会工作来进行。体育俱乐部的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基础,学校体育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社区规划提供青少年运动的场地设施[23]。通过以上研究,可发现:发达国家校外体育发展体系较成熟,有些国家有专门主管校外体育的机构,大部分是俱乐部、协会、学校共同参与青少年校外体育,群众体育发展较好。

2.3 国外体育场地设施研究

体育场地设施是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深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投入,并在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体系。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方面,李加奎指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双向开放是日本社区体育的特征[16]。在体育场地设施管理方面,谷晨指出日本是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支撑组建社区体育俱乐部,由社区体育俱乐部来经营管理;基于锻炼的安全性考虑,会购买安全保险;会多渠道筹集经费以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且相关配套设施兼顾不同群体需要,包括特殊群体[24]。王菁指出美国各级学校、俱乐部、体育协会共同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管理,无教学任务时,学校室外场地可以免费开放给社区居民使用,但室内体育场地设施则对俱乐部或体育协会成员开放[25]。周晓军指出德国以宏观调控为手段,促进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均衡化,并对学校、社区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统筹管理[26]。唐胜英等指出英国公共体育设施有自主管理、私人承包管理、托独立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等三种常见管理模式[27]。在体育场地设施性价比方面,侯海波指出二战后,德国推出《黄金计划》,大量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在体育设施设计方面,确定规模和种类,投资成本和运营维修费用,注重因地制宜,经济实用[28]。

3 研究综述启示

国外青少年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有相似性。基于问题的相似性,故分析国外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经验和具体做法,有利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挥我国的优势,克服青少年体育基础薄弱,创新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方式。

第一,青少年体育政策方面。不同的时期,各个国家结合社会、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因素制定适合本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促进了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也需加强青少年体育政策研究,优化青少年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路径。

第二,完善的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较完善,且数量多,功能全,分工明确。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存在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监管缺失、法规政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政府需从扶持力度、政策环境等方面不断壮大,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队伍。

第三,充足的体育场地设施。多数体育场地设施集中在学校,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校内外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低,数量少,适合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功能性场馆尚待开发。由于我国青少年群体基数较大,政策、安全、观念、经费制约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因此需从多方面入手,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同时对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大投入,开发社区体育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

第四,基层体育俱乐部系统。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标准化服务内容体系,涵盖俱乐部建立、起步、运行和发展三个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重视创建,后续服务能力比较缺乏。鉴于此,需强化服务意识,定期进行评估,带动青少年俱乐部的内涵建设,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重视学校体育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配合。发达国家重视社区体育发展,形成学校体育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配合机制。我国由于教育制度、体育观念、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内容、指导思想与国外不同,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自己的特色,但二者配合度不高。因此,需善于总结国外经验,为己所用。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青少年社区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利用与开放问题的研究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