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策略探究

2019-11-26王庭兰

名师在线 2019年17期
关键词:寓言群文建构

王庭兰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鼎美小学,福建厦门 361000)

引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它是现代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诉求[1]。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积淀与素养发展的奠基阶段,开展群文阅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用能力,因此,广大教师应对其进行积极探索。

一、研习规律,立足多元,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语用经验与积累作为支持,因此需要教师基于学生语言建构及语用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研习规律,立足多元。

研习规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授生以鱼”,还要注重“授生以渔”,要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通过朗读、圈画、比较、赏析等方法,研习语言建构的一般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建构的方法与经验等。例如,在《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教学中,围绕这两则寓言故事,笔者设计了以下环节来引导学生探究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比较和阅读《亡羊补牢》与《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结合寓言的特点小组讨论寓言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对寓言的语言特点获得了感性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弥补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经验的不足,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使学生体会到了寓言故事语言精辟、简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提示,使其对寓言故事语言“叙事性”的特点获得了深入的体验。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后展开寓言群文阅读,强化了学生对寓言语言规律的认识。

立足多元。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本的语言建构特点,需要教师借助群文阅读,立足于多元体裁,引导学生围绕小学教材中常见的几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说明文、神话、寓言、儿童诗等,通过多元化的群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文本阅读体验,使其对不同体裁的文本语言特点获得直观的认识。例如,在《羿射九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之与《寓言二则》组建群文,比较寓言语言与神话故事在语言运用上的不同点。课后,笔者又给学生布置了“围绕寓言、神话故事与童话展开比较式研习”的作业,旨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逐步向其他文学体裁延伸,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语用能力的发展。

二、问疑质难,交互辩论,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叔本华说:“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这段论述启示广大教师,要想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2]。每位学生都具有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教师将其激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本的矛盾点、困惑点,在学生的思维之潭中投下石子,激发学生问疑质难的积极性,从而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使其能够顺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山村咏怀》一诗中包含大量的数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数字的运用让诗歌妙趣横生,回味无穷。围绕这首诗,笔者设计了一个群文阅读议题——古诗中有趣的数字。并以该诗为引,引入了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王之涣《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此组建了群文,来开展阅读交互式学习。

阅读教学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由每个小组自选两首诗为对象,讨论探究诗歌中数字运用的妙处。在展示环节,笔者基于交互辩论的需要,进行了比较展示。对于同一个展示内容,引导小组之间展开辩论,从而阐述不同的观点,寻找赏析思维的差异点,从而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亲近经典,内外兼赏,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

目前,基于经典的阅读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经典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价值与地位越来越突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要得益于经典载体价值的发挥。在鉴赏经典作品深厚的内涵与形式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内涵美与形式美。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鉴赏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尊重学生阅读认知的起点;不能盲目拔高,可以从视听名家对经典的解读入手,再到师生共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例如,《望天门山》一诗,全诗只有二十八个字,但意境优美、壮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鉴于该诗的内容与形式特点,笔者拟从两个角度开展群文阅读设计。群文阅读议题一:选取李白的写景类诗歌一组,包括《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等诗歌,听诗歌朗读,想象诗歌表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表现出来,并体会诗歌的情感。群文阅读议题二:以《望天门山》为例,选取《小池》《咏柳》《村居》《小儿垂钓》等五首七言绝句,选择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进行朗读,分析七言绝句形式上的特点。

第一个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通过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等。第二个议题则是从形式上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现出来的结构美。语篇的选择兼顾了课内、课外,最后以名家的赏析收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实现了与名家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层次。

四、融古通今,中西合璧,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是记录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寻求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架构起联通古今文本的桥梁。要实现中西合璧,既要深入解读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要广泛阅读外来文学,从而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感受语文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例如,在教学《望洞庭》这首古诗时,笔者以“写景”为群文阅读议题,选择了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中写景的现代诗,又引入了外国的写景诗歌,如英国托马斯·厄纳斯特·休姆的《秋》一文。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比较写景方法的异同、语言特色等,增进了学生对于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理解,促使其尊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文化,以此增进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热爱之情。

结 语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活动,如“主题文化大讲堂”“群文阅读演讲大舞台”等来实现群文阅读的活动化,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静态的群文阅读与动态的群文阅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群文阅读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群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寓言群文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