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2019-11-26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九年制学校黄文霞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交流语文课堂教学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九年制学校 黄文霞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起步的开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其获得更多的知识是关键,做好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小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其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做好老师和学生的有效交流,实现课堂教学的水平提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对有效对话的参与度不高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需要师生间的话语平等,教师不能包办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学习,师生之间只有通过多边交互对话,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对话内容和方式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有效对话的参与度不高,即使有些学生参与其中,也可能会提出一些幼稚、好笑甚至对教学没有作用的问题,不符合教师所设想的教学思路,但教师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合理解决,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通过自己所设定的问题来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的,表面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但实质上学生受制于老师,真正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他们只是沿着教师所设定的思路进行思考和学习。另外,有些语文教师的话语霸权和行为控制等会让学生不敢加入有效对话中,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有效对话内容存在误区

当前小学语文有效对话教学的具体内容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有效对话脱离文本。由于学生思维相对较为活跃,经过几个简单问题的对话后,他们可能就很容易跑题,如果不对对话过程进行有效掌握,就会导致有效对话教学变成拉家常式的谈话交流,所以这就需要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既不能否定学生的观点,也不要给学生制造硬性规定,通过适时的引导来掌握整个对话方向。二是学生对于对话内容的理解较为肤浅。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对话内容,进而停留于简单肤浅的知识层面。三是对话问题相对较为烦琐。由于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对于对话内容和问题缺乏认真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问题流于俗套而表面化,无法引起学生深度的思考。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的对策分析

1.实现平等对话教学,建设适宜开展对话的环境

在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将有效对话教学模式广泛融入其中,首先就是要实现平等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专制的教师所控制的课堂,学生心里没有安全感,恐惧、担心等种种顾虑充斥头脑。这样,对话时他只会附和教师,本能地关闭自己的心灵。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而教师却对学生的思想观点或不置可否,或因无法指引而硬将学生拉回自己的预案中,学生慢慢地产生不信任感,也就没有了与教师对话的欲望。有的教师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教训口吻来教育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对抗心理,一旦失去心灵的沟通,对话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

2.开展小组合作,进行共生性对话

在语文课堂中,师生展开有效的对话,不仅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推动,注重情感交流,而且还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建构自身言语交际能力的意识,进行共生性对话。小组合作就是展开共生性对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小组合作营造了一个亲密、安全、宽松的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之下更能畅所欲言,而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穿梭于小组间进行聆听、指导、纠正,更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师生间的对话基于文本、基于学情,更为有效。《莫高窟》是一篇介绍我国敦煌艺术宝库莫高窟的文章,内容丰富,知识点多,采用小组合作,进行共生性对话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进行第二自然段彩塑特点教学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莫高窟的彩塑有2000多尊,作者是如何用简短文字展现它们的个性鲜明的?”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的小组认为用了成语,有的看到了排比句,有的小组提到了游人的赞叹。根据小组的观察结果,可以展开有效的对话。例如,对于发现这一段用了三个成语描绘彩塑特点的小组,教师在表扬之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幅图画,让学生现学现用,将“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与之对应,增强感性认识。

3.设置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进行开放性对话

在对话教学实践中,启发式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一些启发式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进行思考,而且还会让语文教学有所拓展,从而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有关语文问题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研读语文教材,找出其重难点以及疑点所在,以此来保证语文问题的价值性;其次要以学生为主体,找出学生的兴趣及其实际的接受能力,确保语文问题能够被学生所消化;最后要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教师与学生交流对话——总结问题”的方式,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当学习了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进而会引发学生思考,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说:“我体会到了诗人李白强烈的思乡之情。”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道:“我认为诗人李白用词很巧妙,特别是一个‘霜’字,不仅表现出了皎洁的月光,而且还寄托出了诗人是多么孤单和落寞。”通过这种交流,学生不仅会很容易把握该诗的主旨,而且会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本诗的理解,进而会掌握得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通过实现平等对话教学、创新对话教学模式以及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能够从根本上明确教师的职责所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学习小学语文,真正发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交流语文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