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甄嬛传》中甄嬛话语的会话含义

2019-11-26张亚静

文学教育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甄嬛传会话贵人

张亚静

一.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逻辑与会话》中提出,人们要能够进行交流,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相互配合,否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将无法使会话进行下去。他将谈话双方应遵循的规则称为“合作原则”。①合作原则包括以下四个范畴:②

第一.量的准则:(1)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第二.质的准则:(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第三.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第四.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简练;(4)有条理

上述“合作原则”的各条准则是很重要的,交际中应该遵守。但言语交际是纷繁复杂的。在现实交际中,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都严格地遵守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和次准则。当说话人违反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话语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二.《甄嬛传》中甄嬛话语的会话含义

(1)利用“量的准则”推导的会话含义

“量的准则”要求说话人提供的信息量适量,即不多不少。因此,当发话人提供的信息不足以适应谈话的需要时,或提供多余所需的信息时,都会产生会话含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违反“量的准则”产生会话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③

故意违反“量的准则”的第一条准则:“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以使听话人推导出其含义。

例1:夏冬春:你自负美貌,以为必然入选,便可以指使我吗?

甄嬛:不敢。我只是为姐姐着想罢了。今日汉军旗大选,姐姐这样怕会惊动了圣驾,若是龙颜因此震怒,又岂是你我可以担当的。即便圣驾未惊,若传到他人耳中,坏了姐姐贤良的名声,更丢了咱们汉军旗的脸面。如此得不偿失,还望姐姐三思。

秀女夏冬春依仗自己家世显赫,刁难安陵容,以上是甄嬛为帮安陵容解围,与夏冬春的一段对话。对于夏冬春的发问,甄嬛只需说“不敢”,便符合合作原则完成了言语交际。但甄嬛又进一步告知夏冬春,她今日的所作所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她的回答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却使夏冬春明白即使她家世再显赫也承担不起如此罪名,心中再愤愤不平也只能无奈作罢,更无向甄嬛还嘴之力。故意违反“量的准则”的第二条次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以使听话人推导出会话含义。

例2:华妃:这次祈福,只有皇后一个人陪着皇上,只怕不止是为了求得老天下雨,若要是能求得一位皇子,皇后才能称心如意了。菀嫔,你说是吗?

甄嬛:皇后娘娘若真有身孕,贵妃娘娘也会高兴的,不是吗?

华妃:当然。本宫想菀嫔也会高兴的吧?

甄嬛: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若得嫡子,乃是大清之喜,自然不会有人为此不快。

华妃:菀嫔的口齿越发好了。

以上是各宫嫔妃送皇帝与皇后出宫求雨时,华妃与甄嬛的一段对话。华妃问甄嬛,如果皇后有了皇子,她是否会高兴。甄嬛并未直接说自己高兴与否,而是说贵妃娘娘也会高兴的,这一个也字,就可以从中推导出甄嬛此话的会话含义。接着,甄嬛进一步说明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若得嫡子,是大清之喜,不会有人为此不快。甄嬛故意违反了“量的准则”提供少于交谈时所需要的信息量。不仅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切中了华妃的要害,地位和子嗣。华妃听完甄嬛的回答,虽然心中不快,但也只能以“菀嫔的口齿越发好了”来结束这段对话。

(二)利用“质的准则”推导的会话含义

交谈所提供的信息不仅要适量,而且要真实可靠,不能说虚假的话。有时说话人故意说些不符合事实的话,让听话人推导出会话含义来。

例1:甄嬛:眉姐姐那的藕粉桂花糖糕做得最有滋味,皇上尝了吗?

皇上:藕粉桂花糖糕的确是甜,可是那个人却不甜。但凡朕去,三次里有两次推脱着不与朕亲近。难道她还在为昔年朕错怪她的事耿耿于怀吗?

甄嬛:皇上千万不要责怪眉姐姐,都是臣妾不好。

皇上:朕并没有责怪她,你怎先认起不是来?

甄嬛:眉姐姐怎会因昔日之事怨恨皇上,都怪臣妾从前多嘴。眉姐姐与臣妾自幼要好,又一同入宫,希望能长久陪伴在皇上身边。眉姐姐素日为皇上身体考虑,若是宠妃多了,多少总会对龙体有损,所以私下与臣妾说起此事,亦有几分担心。而皇上一向心疼臣妾与安妹妹多一些,所以眉姐姐决定效仿古代贤妃,照拂皇上身体,而不争皇上雨露,故有如此举动。

皇上:如此说来,惠贵人对朕颇为关心那!

自假孕争宠事件后,沈眉庄一直没有原谅皇上,皇上受眉庄冷遇后,与甄嬛说了以上的对话。甄嬛清楚地明白在后宫皇上的恩宠有多么的重要,她担心眉庄对皇上的冷淡会引起皇上的不满,不利于她日后的处境,于是故意违反“质的准则”说了自知虚假的话,即眉庄是顾及皇上身体,才效仿贤妃不与皇上亲近。皇上虽会怀疑此话的真实性,但此话却能宽慰人心。甄嬛机智的回答不仅为自己的好姐妹解了围,也更加博得皇上的喜爱。

(三)利用“相关准则”推导的会话含义

为了能使会话进行下去,交际双方的话语必须和主体相关,违反“相关准则”同样也会产生会话含义。

例1:皇上:弘曕,到底是不是朕的儿子?

甄嬛:当然!天下万民都是皇上您的子民。

这是皇上临终前问甄嬛的话。皇帝问的是弘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而甄嬛却说天下万民都是皇上的子民。这看似毫不相关的对话,反映出甄嬛对皇帝的憎恨,即使到死也不让他知道事实的真像,同时也是出于母亲对儿子的保护心理。甄嬛这句违反“相关准则”的回答,实在是精妙。

例2:皇上:嬛嬛,你已经很久没有叫过朕四郎了。你再叫一次,好吗?

甄嬛:皇上累了,先歇会吧。臣妾先告退了。

这同样是皇上临终前与甄嬛的对话。皇帝温存过去,希望甄嬛再叫一次自己四郎,甄嬛却用毫不切题的言语来搪塞皇帝。这种违反“相关准则”带来的会话含义是甄嬛无比厌恶皇帝,她早已不是曾经皇帝口中的嬛嬛,皇帝也早已不是她口中的四郎,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四)利用“方式准则”推导的会话含义

方式准则要求所说的话简洁明了,尽量避免晦涩、有歧义的话语。但有时说话人故意违反这一准则,从而使听话人判断出其中的会话含义。

例1:甄嬛:曹姐姐是极聪明的人,当然知道怎样养育公主。不过妹妹倒要叮嘱一句,得人庇佑是好,但也要看看是什么人,是不是?否则深受其害,反倒是有苦说不出了。

曹琴默:姐姐愚钝,妹妹这话我倒听不懂呢?

甄嬛:姐姐既然不懂,那妹妹就更不懂了。不过妹妹只懂得一样,华妃娘娘当年搜闲月阁不得,是有人顺水推舟。虽不是为了帮我,但我也领了她这份情。妹妹还懂得一件事,为虎作伥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弃暗投明则是保全自己和别人最好的法子,姐姐自然懂得良禽择木而栖。

以上是甄嬛陪淳贵人放风筝时,与曹琴默的一段对话。甄嬛的话语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的“避免晦涩”。曹琴默是华妃身边的人,在特殊的语境下,面对特殊的说话对象,这样的话语很合适。她的目的是为了使曹琴默明白她话语中所蕴含的会话含义,即华妃绝不是什么好主,弃暗投明才是明智的选择。除此之外,甄嬛说自己更不懂了,说了虚假的话,违反了“质的准则”。

例2:甄嬛:这季节里倒叫我想起冬日里的一个故事。

曹琴默:娘娘博学广知,嫔妾愿闻其详。

甄嬛:是人彘的故事。哪里还是博学广知呢?其实我也记不大清了,只记得汉高祖时,戚夫人得宠冒犯吕后,后来吕后成了太后,就断了戚夫人手足,挖眼、削耳、饮哑药,关在厕中,称为人彘。

槿汐:呦!这戚夫人可是一代美人啊!竟然沦落至此,实在是可惜了!

甄嬛:虽然吕后手段残酷,不过戚夫人妄想凭一时之势羞辱皇后,真是咎由自取了,你可见身为女子,吕后记仇也是很深的。富察姐姐,你说是不是呢?

富察贵人:你讲人彘的故事用意何在?

甄嬛:年妃虽然跋扈专断,可是有一点我却很佩服,便是杀伐决断、毫不留情。当年有人不过得罪了年妃一句,便被迁居别宫。若是年妃在长街受人欺凌,不知会如何报复呢?

这是甄嬛邀曹贵人与富察贵人一起赏雪时的一段对话。甄嬛并未直接明了地对富察贵人曾经长街掌嘴的行为进行问罪,而是讲了“人彘”的故事。甄嬛的话语违反了“方式准则”中要求的说话要简练,避免晦涩。其话语的会话含义在于警告富察贵人,自己不是一味好欺负的;同时也是震慑身边听故事的曹琴默。

三.结语

本文从违背“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入手分析了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话语的会话含义。从中发现甄嬛话语违背四项准则所产生的说话的艺术,这有利于提高读者和观众的欣赏水平。但在实际运用中,四条准则的违背往往是交叉进行的,如利用“方式准则”推导的会话含义中的例1,即违反了“方式准则”也违反了“质的准则”,为的是达到特殊的交流目的,最终形成甄嬛独特的话语魅力。

注 释

①邢敏、于洁、王晶晶.会话含义理论在周星驰电影对白中的运用.科技信息.2008

②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56页

③邢敏、于洁、王晶晶.会话含义理论在周星驰电影对白中的运用.科技信息.2008

猜你喜欢

甄嬛传会话贵人
寻找你的职场贵人
QQ和微信会话话轮及话轮转换特点浅析
寻找你的职场贵人
用绘画导入英语教学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
贵人
贵人
年龄大小的种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