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
2019-11-26李红霞
李红霞
2017年秋季开始,统编语文教材推向全国中小学使用。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为了让广大语文教师吃透统编教材,切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对所有执教新教材的老师进行了分年级的针对性培训,培训效果显著。
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对统编语文教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简明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
一.知教材 明目标
统编教材采用全新的阅读编写体系。第一,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将语文的育人价值和学科属性融为一体;第二,构建“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下,[1]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2]
二.“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
(一)教读课的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
1.教读课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
(1)教读课阅读教学前期准备——阅读教材定目标
整体阅读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所有教材→分任务到人,分册整理教学目标要求→整合初中教学目标要求,分解到每一课(不完全拘泥于教参的要求)→按照文体,进行阅读教学。
即首先要求老师阅读整套教材,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逻辑结构和编排体系,弄清教材内容板块结构。然后阅读整本书,精读每个单元每一课。最后,团队分工合作,探讨交流,分解课堂教学目标。
过去,我们有的老师就是一课一课按部就班地教学,不敢越教参教学目标的雷池一步。没有自我的教材解读,懵里懵懂重复地教学。从初一教到初三,同样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没有梯度,自己重复教得生厌,学生重复听得练得呕吐。究其原因,就是胸中对教材没有整体认知,更没有自己的阅读理解,所以只能机械照搬教参教学。
定目标要从两个大方面考虑:语文素养和人文主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努力做到“一课一得”,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并不刻意强调,防止过度的操练。[3]
(2)教读课阅读教学课堂策略路径:
学生自读提疑问→师生筛选定目标→老师示范做引领→学生解读看效果→课堂检测补缺漏。
一般教读课用三课时,教师合理分配三课时的阅读任务,引领学生去鉴赏阅读。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问,理清文章布局谋篇特点和主旨、语言风格。第二课时师生共读,精读重点文段,进行语用训练与人文主题升华核心素养培育。第三课时质疑问难,师生解读疑问,教师进行拓展阅读指导或阅读训练效果反馈性监测。
教读课每一课时的目标要集中,争取一堂课一个大的收获。不宜面面俱到,导致内容庞杂而模糊了教学目标。
例如七年级下册《老王》。这是一篇教读课,计划三课时。
第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自读感知整篇文章,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师生筛选典型问题,结合课前导语和课后练习以及单元教学目标,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提醒学生教学目标要考虑两大方面——语用目标和人文素养目标。最后,再次快速阅读全文,理清全文篇章结构与布局谋篇,初步把握文章主旨和语言风格。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鉴赏第七自然段以及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议论抒情句所传达的感情,对主旨的作用。
第三课时拓展阅读——以“小人物大情怀”为主题的群文阅读。
结合时势,层层深入,提出疑问——老王为什么没有人去精准扶贫?老王难道没有低保金和廉租房吗?老王为什么挣命也要去感激作者一家人?作者仅仅是想表达“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吗”?(人文主题核心素养的培育)
文章朴实而感人至深,哪些语句你觉得写得很有意思?为什么?如果是你来写,你会怎样写?与文章的写法相比,效果有何差异?(语言运用与建构的核心素养培育教学设计)
(3)教读课阅读教学课后延伸策略(群文阅读策略):采用教材建议的1+X策略;[4]采用小专题或心得体会策略,对阅读课堂教学进行深化,融合语言建构、思辨、审美与文化等核心素养,形成能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群文阅读教学具体策略是:引——议——选——立——读
引:教材文章引发阅读兴趣,引出群文要求。
例如:学习了《背影》,就可以抛出问题,引出学生了解更多、表达更多的欲望。父母亲情重如泰山,但一篇文章难以承载世上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父母的感恩情。我们打开文学的宝库,去搜罗世界各国人们对父母爱之表达,去欣赏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父母恩情的理解和回馈。
提供给学生参考群文阅读的文章或书籍:朱德《我的母亲》、胡适《我的母亲》、洪烛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与李森祥的《台阶》;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冰心的《荷叶.母亲》;《傅雷家书》。
议:讨论实施群文的必要性,大概从哪些方面群文阅读。即讨论激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群文阅读,自主确定阅读目标。然后共同讨论确定几个主要学习议题。
选:分配任务,分别选文章。然后集中表决,选出上课使用的阅读文章。
立:在教师指导下,确立小组阅读目标和班级阅读主目标。
读:师生参与,完成群文阅读任务。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群读,可以个体阅读;可以一般阅读,可以再造想象阅读;可以表演、改写等等。
2.教读课学生学习的模式与策略
(1)课前学案,根据学案预习。(2)课中学案,精读,带着问题听讲。(3)完成课后探究性学习或者搜集资料,完成1+X的任务型阅读。
(二)课内自读课的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
课内自读课:学生根据单元提示、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结合教材旁批,设计课堂学习。可以小组学习,也可以由两三位同学引导全班学习,还可以直接用检测的方式,促使学生去自读,寻求答案,进行思维训练。检测题学生自己出,老师帮助修改定稿。
课内自读课还尝试了让一个学生主讲引导全班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收效最好。操作策略是——在开学之初,将要求学生上的课内自读课公布出来,由学生自由报名,领受讲课内自读课的任务。
接着,对学生进行培训,讲清楚上课的要求。提供参考资料,鼓励学生组建上课小组和大胆请教。
临上课前一两天,让学生到老师那里或学习小组试讲,帮助修改上课设计,保证上课质量。
上完课后,执教者和听课者对这堂课作评价。
(三)课外阅读课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
课外阅读课:温儒敏先生重视课外阅读。在《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一文中道:“通常讲阅读教学,往往偏重课堂上围绕课文的教学,这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同样重要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教学。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4]
课外阅读课主要指名著阅读。按照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所讲,统编教材名著阅读要进课堂,成为阅读教学课程的一部分。名著阅读,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然后分配阅读小组和小组专题任务,最后,小组汇报,班级成果汇报展示
名著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是——定向阅读,小组沙龙式阅读,比较与想象阅读,读写融合阅读。
定向阅读——读故事情节;读人物形象;读人物关系和命运改变要素;读涉及的社会背景,了解历史;读文化风俗等等。譬如《骆驼祥子》的定向阅读:可以定向阅读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亦可定向阅读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祥子无论怎么努力终究逃不过失败,小福子如此善良,也如风中树叶般凋零,他们凭借自身努力,无法掌控命运,更无从改变命运。
小组沙龙式阅读——主题探究式阅读。以小组为单位,确立一个阅读探究点,集思广益,形成阅读研究专题。例如《海底两万里》,科幻小说,科学幻想有哪些?现在实现了的事物和事件有哪些?幻想与现实与未来实现之间的关系。幻想的基础和注意点是什么?《流浪地球》、《星际大战》与现在的科技有什么关联?科幻小说语言表达和人物塑造与传统小说有区别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比较与想象阅读——比较阅读《海底两万里》与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想象阅读:如果你今天来写海底两万里的科幻小说,你会有哪些幻想?会怎么写?
三.反思与希望
本课题研究重在实践性,理论素养显得不够扎实,还需要多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夯实理论基础,使其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意义。
课题开展主要局限在当下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方面,希望能增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迫于考试检测的压力,课题组没有坚持做“阅读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程度相当的平行班级的对比实验,也没有走出去,把整套的模式与策略运用到其他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加以检验。所以,推广普及性有待验证。
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课题如果有上级专家团队长期跟踪指导,有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其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会有所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