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策略

2019-11-26曹学瑞

文学教育 2019年33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语文

曹学瑞

语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需要注入更多的新元素,使之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运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可使教学内容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微观,使语文教学从单一的模式向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和立体化模式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带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料等许多变化,自然也会改进教学效果。但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如今,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也从以前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一支粉笔驰骋讲坛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技的发展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可能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之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其中涉及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教学融合的平台不再是讲台,学生需要的资源不再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习模式不再是课堂上的你讲我记。在当今学习方式原来越呈现个性化、自主化趋势的时代,课堂如果还是教学资源的展示,就不是技术、资源和学习的深度融合。因为融合就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专业教师把有效资源融合到信息技术当中,二是有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和学生融合在一起。一边是无线丰富的资源,一边是孜孜以求的学生,二者水乳交融。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这种教学模式对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因其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上有缺陷。所以,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或者说,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实现上述教改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体现出对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宝贵的特性,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二.正确处理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教师不能缺少教学涉及的理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实施,要照顾到学生的预习。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资源,合理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课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哪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涉及的过程及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的多重因素。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利用常规的网络通讯工具,将预习要求、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等内容借助媒体工具传给学生方便预习,让学生在课前知道如何预习和自主学习,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三.改变课堂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育学的环境或者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而应当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果,构建出新型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分信息化教学资源想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知识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有些教师只是为了赶潮流或者单纯的为了追求效率而使用各种新型的媒体手段,把多媒体当作事先写好的板书或事先准备好的练习题,这只是用新技术强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信息技术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信息技术将会自然、无缝、深度融合与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入的方式使教学因为信息技术的存在而形成全新的教学时空,将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学。

四.不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在,部分教师不会熟练操作各种教学硬件,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的修改,或者学生在网络中不具备自主学习、写作学习的技能。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是钟情甚至崇拜,有的不经过思考和研究就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中去,有的根本不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实际关系,一味的追求新、多,为了使用而使用。

有些教师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整合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的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即整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方式,这就把整合的落脚点放在了信息技术的展示和学习上,而不是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与语文的教学以辅助学习。在具体的操作时,教师就会想当然的把整合简单的等价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认为只要是在语文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者使用了课件就是在进行整合,即便是这种错误的整合,在实际的运用多媒体或者课件时同样存在着:超时超量的信息灌输、人机关系处理失当、成为技术手段的展示。让课堂学习停留在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理论学习滞于形式。教师虽然在思想上对新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能够理解和认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的教学法的实施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比较,教学效果有可能出现反差,必然会暂时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出于荣誉、利益等因素的考虑,有些教师常常会不自觉的回到旧的习惯和模式中,或对新方法、新模式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的模仿。

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加强融合的深度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好奇心,以问题为导向,在老师精心设计下学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现代教育媒体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针对学习中的疑难,通过采用自主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并对多种意见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归纳、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探究,这既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根据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收集自己认为最有用的发明资料在课上展示最有用的发明,并介绍发明者,何时发明的,有何用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和他人设计一项发明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这样鼓励学生使用电脑,调动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融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特点,合理地看待信息技术给语文学科课程带来的前景。信息技术教育要实现学习者由被动型向主动型学习的转变,要让他们能在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与任务。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的情境,解决语文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语文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语文基础知识。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技术语文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