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校园霸凌现象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索

2019-11-26王小宁

读与写 2019年15期
关键词:霸凌思想道德思想品德

王小宁

(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时期下,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具备和掌握各种各样的学术理论这一目标之外,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也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这对于学习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交流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纵观当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现实,却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形而上、教学效率低下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也正因为此直接导致了校园中常常出现霸凌的恶性事件,例如: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内的事件、安徽高三女生事件等等。本文从当下思想品德课程现状出发,指出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1.针对霸凌现象对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1.1 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传统。在不少的学校和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和一些低年级学校,普遍存在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传统的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更多的仍是以黑板为载体作“课堂教学大纲”,以让学生们理解本次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逻辑关系为主要目的,课堂实践显得过于枯燥和乏味[1]。造成这种情况却产生的原因主要因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施的不完善等客观教学限制,让教师对于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传统,教师队伍大龄化、老龄化严重,缺少新鲜的血液支撑。

1.2 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形而上,未贴合学生实际。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传统教学,既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不重视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质性作用,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沦落为“背诵”和“练习”的课程,沦于形式。此外,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即使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但仍然忽略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未能有效根据实际来进行合理的互动安排和教学设置,最终往往又会导致“两极分化”问题的产生。

1.3 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纵观如今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难以转化的问题,导致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层面的原因,也有学生层面的原因[2]。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因为当前的应试教育以及全社会对于成绩的关注而忽视素质培养的现实,导致教师思想上并未对其有充分的重视,如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上便自然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教学效率自然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重成绩而轻道德的教育风气自然也给学生们造成了“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不重要的错觉,再加上教师课堂管理的不重视,有时甚至将思想品德课程替换成其他主要课程,由此自然导致学生学习和培养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性降低。

1.4 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难以检验,难以发现和解决教学盲区。当下思想品德教学还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思想品得教学对于学生的效果和具体作用难以体现和衡量,这主要是因为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性质而产生的,因为即使某一课堂学生参与的热情以及互动的程度很高,但也仅仅只能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和效率,还是很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进行准确的判定,因此有时候难免会产生教学盲区,导致学生去的思想品德素养存在薄弱之处,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引诱而破坏甚至去崩溃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成果,既不利于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

2.针对校园霸凌现象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的相关建议

2.1 丰富思想品德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要进一步提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便需要教师充分意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其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思想品德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程的魅力。为此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以下形式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的创新[3]:一是将游戏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因为思想品德课程性质本身带有抽象性和不可具象性,因此将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应用其中,这样不单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寓教于乐”,让学生从不同的游戏中学习到如何与人为善;二是设置学习小组来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彼此合作和正确化解彼此间的意见分歧,从而可以从方法上消除由于不同意见产生的争执,在实际的人际沟通中掌握思想品德的精髓和内涵,潜移默化的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水平;三是要多运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或者通过反面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的融入感和代入感,从而无形中提升其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共鸣感和同情心,强化教育效果。

2.2 激发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探究思维,提升其主动思考的能力。提升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效果,除了教师作主观努力之外、学生的积极配合必不可少。但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客体,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良好习惯尚没有完全形成,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方面,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习惯,大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能在日常的生活或者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由此可以在这种良性质疑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并增强将其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学生方面,需要充分意识到思想品德素养的重要性,努力形成自觉、自律、自强的良好学习习惯[4],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响应老师的倡导和建议,提高其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尝试的进取精神和钻研精神。

2.3 从其他课程中增强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体验,提升课堂融入感。思想品德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人格、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而对于心理建设而言,情感是最佳的催化剂和沟通桥梁,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教学除了内容上的教学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情感上的交流体验,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而提升课堂融入感,最终让教师和学生在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中实现新型教育,打破以往传统、呆板、严肃的思想品德教育藩篱,响应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吁和要求[5]。比如我在讲授七年级第二单元《我爱我家》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在上课之前便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自己与家人的合照(鼓励学生最好将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各选择一张或几张),课堂上首先通过视频教学的形式来唤醒学生们内心的感恩情怀,其次在引导学生发言来讲述自己关于父母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来加深这种触动,最后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留下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们围绕照片讲述“与父母的故事”,如此学生全程都能在情感的调动下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自然得到了好的保障。

2.4 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评价体系,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要想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思想道德课程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首先要了解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哪些盲区和不足,而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便是这种盲区的直接体现,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评价体系,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情况能够有比较准确和合理的判断,进而设置相应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考察,在得出相应的检测结果后有针对性的再对盲区和思想薄弱之处进行教学的加强,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将来的求学生涯和成长道路打下坚定的基础,确保其始终能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3.针对霸凌现象对当前思想品德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校园霸凌现象,归根结底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而对于现在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可谓是漏洞百出,故而如何继续并且有效的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如今互联网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冲击下,提升学生学习道德素养、增强人际关系交往和巩固已经从个人问题转变为了社会话题,因此对于学校和社会而言,必须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放到同一等级,甚至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前行。

猜你喜欢

霸凌思想道德思想品德
选择
逆转人生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