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现状及策略探讨
2019-11-26周玉红
周玉红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开州 405400)
教育是整个国家的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而对教育资源的合理管理与对教育理念的创新开发又是实现国家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管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管理还是对教育理念的创新开发都离不开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教师。因为只有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不断进步与教学理念的不断进化,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建设工作才不会因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策略老化、教育人员能力低下而出现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或者毕业学生学无所用的尴尬境地。如何看待中职教师教学现状与教师能力培养系统,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即将在本文探讨的主要命题。
1.教学能力现状
1.1 中职院校的新教师一部分来自于各种技术岗位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没有师范教育的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与深造,他们往往实践能力很强而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面对多变的教学环境和复杂的师生人际关系,他们的处理手段相对薄弱。
中职院校的新教师另一部分来自于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这些应届毕业生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心智与性格上相对比较不成熟,就业于中职院校的职业规划不稳定,只有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本功底薄弱。这些新教师们很少有专业师范类高校毕业的,没有经过规范的教师职业训练对于教学方法、群众心理、教育理念等等专业素养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学习,导致师范礼仪不当、语言表达粗俗、文字书写(板书)不达标,根本不懂如何开展教学工作。
1.3 自我定位不清晰。中职院校的新教师大多对中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没有清晰而准确的认识,不知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力,不知道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所以也就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找不到准确的定位。
1.4 教材处理不恰当。部分中职新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把握不好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只好将书本上的知识面面俱到的讲解,而不会取舍,被教材困住手脚,最后导致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1.5 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设计粗放。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和“学”的桥梁,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构建桥梁的基石。新教师往往教学方法呆板,习惯性的用注入式、大水漫灌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教师却吃亏不讨好。
2.职教培养体系现状
2.1 周期短。中职新教师培训机制培训周期过短,而作为一个新人教师学习和提升教学能力的任务伴随着整个教学生涯。而多数新人教师在入职上岗之后便马上投入教学工作,在讲台和实训室之间来回奔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便无法再投入到对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的学习中去。
2.2 实践性差。一部分刚刚从大学走出来的新教师原本就极度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对专业技术性操作更缺乏了解,很多时候学校在技能培训时只是走走流程,参观参观,结果便导致新教师对本专业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不够,而在教师技能培训工作便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许多教师在自己都不熟练的情况下更无从谈起在实训课上对学生的教授与指导。
2.3 积极性不强。很大一部分新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各方面的不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条件与实际教学实践工作要求的差距,没有意识到新教师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走马观花,不积极、不学习,进度拖沓而意识涣散,导致培训工作效率低下而见效微末。
3.培养策略
必须在前不断的培训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力争早日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正确的道路。
3.1 学校应当促进新教师体会角色的转换与变化,增强职业体验,宣传教学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让新教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性学习。
3.2 设计完整而科学的教师培训系统,实践与理论并重,素质与技术并行,同时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周期性、能动性等条件。
3.3 构建校企合作。让师生都能及时了解到工厂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而进行专项性培养与针对性教学。
结束语
中职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需要学校和教师的通力配合,只有各方协作,才能充分提高新教师教学综合能力,为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事业上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