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2019-11-26邱小冬
邱小冬
(赣南师范大学2017级学科教学(思政) 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党和国家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开始重视起来,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样的教育工作放在教学的首位,进而促进人才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满足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1.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1.1 政治认同感。政治认同感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起建立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1]。比如说,在学生进行政治模块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因为其中存在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将政治知识讲述工作完善好。实现最大限度的将政治认同感提升,将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落实到实处。
1.2 理性精神。但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交流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身边,这样的新型方式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同时也给学生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不利。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出现自身价值观缺失的现象出现,就会很难抵制外界存在的不良因素产生的影响[2]。所以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实现长远发展的目的。
1.3 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需要建立在特定历史条件的基础之上的,这是直接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的。所以鉴于这一点,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参与方式,从法制意识方向出发,从其中帮助学生更清晰的去了解法制原则和功能。并在此时帮助学生坚定的信念。一旦学生的法制观念处于薄弱阶段,就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发展。
2.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1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针对这一方面需要做到以身作则,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足够的政治信仰,就会在教学中产生极为消极的思想,使得教育的效果深受影响[3]。另外,在开展政治生活这一模块的教学时,需要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本质的特性;了解到需要拥护党的领导,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从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2 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素养。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要确定好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设计的比较广,学生在这方面的地位也是处于前沿的。在思政教育中占据重要支点和有效载体的是学生工作,可以将思政教育和学生日程工作紧密结合。与此同时,学生的工作也是思政教育的实施抓手,培养目标是将工作的中心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
2.3 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法制意识素养的培养是需要不断的积累的,需要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作为出发点,运用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和讲解案例的方式,实现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4]。这样不仅提升学生法律意识,也实现教育的目标的目的。但要想真正实现法律,必须做到立足于实践,而不仅仅只是空谈法律,嘴上的法制。教育向来都是法制教育最主要的矛头指向,法制走向校园,法制宣传大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向学生宣传法制教育;学校定期可以举办相关活动,比如说模拟法庭,学生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这样的特色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要素关注学生不同的实际需要,同时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也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高校对于思政教育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充分的意识到当前在思政方面的问题,要及时的针对这些做好应对措施,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学管理的作用,发挥好管理对学生起到的积极作用;教师要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要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地去贯彻思政教育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