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教学现状及其对策浅析
2019-11-26王秀红
王秀红
一.中学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明确诗歌的重要性。
诗歌是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展现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和伟大的古人智慧。但是在许多学校,普遍出现老师没有明确诗歌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也只是被动学习的现象。在初中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只能做到对诗词背景和主要大意以及思想感情做出分析,但是没有做到对其深层次的含义做出透彻挖掘使得初中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2.教学形式过于古板、单调,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诗歌主要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作品,大多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和人文情怀,与现代生活迥然不同。老师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思想观念、行为信仰等,学生就更加不可能理解和掌握。所以,在现代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老师大多采取背诵、记忆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愿意独立思考、花费一些时间去探索诗歌的含义。这样就容易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课堂以学习任务为主,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发展,导致学习失去学习兴趣。
3.没有充分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与诗歌的统一。
现今社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信息产品层出不穷,在教育领域,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也日渐深入。然而,由于很多老师只是表面上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没有将其与古典诗词的教学灵活结合在一起,就不助于学生学习诗词。
二.中学诗歌教学策略
应用“泡”“找”“进”“猜”“补”的办法进入诗歌教学。
诗歌的教与学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人笔下的诗歌,我们去阅读它,并且接受它,领略它的传达的一种美感,或忧或乐,都得经过我们自己去解释,作为教师要再创造,作为学生更应该在老师帮助下进行再创造。
再创造有时是“泡”。诗人将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的精约的典型诗歌形象,欣赏时就要将它“泡”开来,还原到繁复的生活现象中去。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在张晓风的笔下就成了散文名篇《不朽的失眠》。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有时让学生将诗“泡”成一篇散文,或口述其意境,应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再创造有时是“找”,诗意是蕴藉的,欣赏诗一定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如闻一多《死水》中“死水”隐喻的是当时中国的现状与历史,学生在老师带动下“找”的过程即本课的核心所在。
现创造有时是“进”,即带领学生走进诗人创造的境界中去,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教诗也多年,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诗是《关睢》《蒹葭》《陌上桑》,也许是那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异性有朦胧好感的缘故吧,特别容易产生共鸣,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也异常丰富。
再创造有时是“猜”。“猜”是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由于诗的形象简约,就需要师生共同去阐发、去猜。如卞之琳的《寂寞》,三言两语,以极富跳跃性的艺术结构,将乡下与城时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事物《蝈蝈》与现代文明(夜明表),生与死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整体,如果不猜,很难理解诗人对自己人生寂寞的无限感受。
三.结合音乐、书法、绘画的方式进入诗歌教学
诗歌的教学是一种审美的教育,美的氛围创设尤显重要。不仅要有“悦神悦志”的意蕴美。“悦心悦意”的形象美,还应有“悦耳悦目”的形式美。以下介绍几种诗歌教学的情境创设。
1.结合音乐进行的诗歌教学
不少老师在上诗歌课时会选择一些配乐进行教学,这种做法非常好。例如,在教苏轼《大江东去》时配用《三国演义》主题曲,那雄浑的气势立时会填满听课者的心胸;在教《致橡树》时以《梁祝》为配乐,那缠绵悱测与抑愤不平就会如潺潺流水流进听课者的心田。因此教师在教谈诗时,应充分把握好诗中的音乐性,或吟或诵或唱,方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记得上高中时一位姓苏的语文老师在课上吟诵《雨霖霖》,那种忧郁充满愁情的腔调一直索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所以诗的音乐性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2.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记得我高中时喜欢陆游《钗头凤》,就是缘于电影中那书写于南园墙上龙飞凤舞的书法,书法的笔意与诗意有时是相通的。所以有时上诗歌课时,用优美的行草书将课文板书于黑板,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感性认识,也便于就诗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获得美感,增强记忆。
3.绘画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诗中有画”,“好诗如画”。教师如能根据诗歌内容创作或选用一些图画,融进教学中,往往会取得一些出奇不意的效果。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图,苏轼笔下的大江东去图;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这些画面,往往能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想象,从而达到识记诗歌,理解诗歌内涵的目的。当然,有些诗歌也可以让学生想像、联想诗中内容,自行绘画,体味诗意,也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4.由知人论世来理解诗歌作品的情感
诗人所处的时代,人生经历,性格特点,都会在诗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杜甫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写下了“三吏”“三别”,李清照由于家庭变故写成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缠绵悱恻。循着这些,我们才能更好触摸到诗歌中的真实情感。
“诗言志”,诗人是通过意象世界寄寓情感的,所以“言”何“志”,就有必要对作者生平及其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探知。
例如唐代诗人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诗中写道:“闺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女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本身似乎很容易理解,但通过题目又可以窥知此诗绝不像字面所表现简单。原来,唐代选拔人才,不仅要看卷子,还要看应试者的社会地位、品行、名气等,更重要的是看此人有无人推荐。因此,唐士人应试常用诗文“干谒”朝中有名望的人,希望得到赏识,此诗即典型“干谒诗”,巧设比喻,显得多么委婉含蓄,如不用知人论世法切入教学,是很难把握诗歌意境的。
5.从诗歌意象进入诗歌意境层面的教学
诗歌的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个性化的读者必然有个性化多元的解法,但多元有界,所以对诗歌意象分析分寸的把握与拿捏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分析好意象而进入诗歌的意蕴层面呢?
首先我们应该掌握好诗中常规意象的含义。如古诗词中的“柳”,“柳者,留也”,常表达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怀,而“晓风”“残月”则表示伤别情怀,而“梅”呢,则是“孤寂”“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等。古诗中这类意象是很多的。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加积累,方能更好理解诗歌。
其次,我们还应能分辨诗歌的意象类别。归纳起来,有常见的四种。象征性意象:即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情感具体化,引发读者深思。如梅的傲雪,菊的清高,塞蝉的凄清,红树的热烈等。比喻性意象:即借助于比喻,使情感具体化。如归雁表思乡,长亭表离别,鸳鸯表爱情等。描述性意象:即对形象作具体的描述。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就是通过描述性的意象,表达了思妇久盼人不归的心绪。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情具体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如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黄花瘦”。
最后,我们还应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意象层面转入意境层面。意象是组成意境的一个个元素。我们在教学生欣赏诗歌时,必须能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加进自己的主观情感,才能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意蕴,才能获得精神上最高享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诗里鸡声、茅店、月光、人迹、板桥、霜冻,都是农村里常见的物象。我们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并设身处地再现图景,这样才能让学生眼前浮现一幅旅人在荒凉的乡村道路上踏霜而行的生动情景,同时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旅人“道路,羁旅愁思”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摆脱那种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懒”一点,多以引导为主。诗歌的教学更应该是如此,正是因为现在教科书中选取的文章都是经典,所以几乎都是要求全背,这样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甚至让他们讨厌学习诗歌。所有在教学中就更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讨,去发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透彻的学习好诗歌,他们背诵起来也会更加简单,同时自我发掘式的教育带来的效果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