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
2019-11-26凌鹰
凌鹰
一
我们可能都会哼几句《沂蒙山小调》,却未必都知道这首曾经像晚霞一样灿烂夺目的战地歌曲的歌词,却是从一个像朝霞一样鲜艳娇美的抗战女兵的指尖上飘出沂蒙山的。
这个当时还不到十八岁的女兵,名叫阮若珊。
若干年后,当阮若珊再次爬上沂蒙山,走进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那个叫上白石屋村的山坳里,这里已建了一座纪念亭,亭前的一块天然巨型花岗石上,刻着这么一句话:“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这是阮若珊亲笔题写的一行文字,更是阮若珊刻在心里的一缕绵长的思念。石头的正面,是当时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题写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名。这样的提示,已然很直接地告诉了我们,有一朵花就是在这里绽放的,有一棵树就是在这里扎根的,有一种精神就是在这里放飞的。
看到这块石头,阮若珊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娘家,觉得那块石头就是娘家的一把老椅子,一把她曾经经常坐在上面的老椅子,这把老椅子上似乎一直还留着她的体温。
回到上白石屋村,回到久别的娘家,阮若珊只想在娘家门口这块石头上再静静地坐一坐,只想在这把老椅子上再听一听沂蒙山的心跳,就像六十多年前坐在上面构思那首沂蒙小调一样,重新找回那片远逝的红霞和流云。
二
如果不迁居北平,一直呆在老家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阮若珊也许就与沂蒙山毫无一点瓜葛了。可人生是没有任何假设的。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告诉我们,当阮若珊于1933年跟随父母到了北平之后,就注定了她跟故乡的渐行渐远,就注定了她头顶上的天空所面临的风云变幻。因为,在北平师大第二附小读完小学后,她被学校保送到了北平师大女附中,然后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再然后,在北平的每一次宣传抗日的游行活动中,她那张清纯秀丽而又充满激情的面容,成了游行队伍中一朵最耀眼的云霞。
这本来是一朵正在绽放的鲜花,可这朵鲜花,却又正好绽放在一片乌云和冷雨里。
只因北平地下“民先”组织遭到破坏,阮若珊不得不离开北平师大女附中来到天津,由天津地下党组织护送到晋南抗日根据地行政公署,并同时加入了八路军分配到129师。海水与火焰的双重组合,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把阮若珊推向了又一道青春阶梯,不久,她进入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习。在老家柴沟堡镇一直就喜欢听母亲弹奏风琴,吹奏笛箫,讲解《长恨歌》《孔雀东南飞》或者《花木兰》的阮若珊,就那样穿着一身学生式样的旗袍,留着一根又黑又粗的长辫子,随着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毕业生,到了抗大一分校文艺工作团,做了一名战地演员。这个时候的阮若珊,其实还并不知道远离北平的沂蒙山到底有多美,更不知道战争阴霾下的沂蒙山到底有多冷。直到在1939年冬天那场纷纷扬扬的飞雪中,她跟着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随抗大一分校校部从太行山迁到沂蒙山地区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沂蒙山的不解之缘。
在北平穿惯了旗袍和短裙,看惯了大大小小的胡同和四合院,听惯了京戏和流行音乐的阮若珊,到了抗战最前沿的沂蒙山区,就换上了一身灰蓝色的土布衣裳,这样的穿着虽然让她显得有点土气,但却并没改变她那大家闺秀的天生丽质,甚至更让她在文静中平添了几分野性与鲜活。
三
不远不近的沂河水的流淌声,穿过重重山峦,传进白石屋村。
白石屋是沂蒙地区费县沙沟峪旁边的一个小山村,分为上白石屋和下白石屋,当时的文工团就驻在下白石屋。这个坐落在北面山坡上的下白石屋村,其西、北、南三面环山,四周都被各种树木环绕,西面是海拔一千多米高的“望海楼”,让整个村庄显得更加隐秘和幽静。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天然的地理优势,驻扎在这里的抗大一分校才成了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的场所。
阮若珊和她的战友们就住在一间间乱石砌墙、茅草盖顶的简陋民房里。
其时已是1940年,也是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的时候。当时日寇频繁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经常散布谣言,明里暗里诋毁抗日军民,为铲除沂蒙抗日根据地的这潭污泥浊水,沂蒙抗日志士在对其实行武装打击的同时,也给抗大文工团下达了一个任务———写一首歌,以文艺宣传为利剑,揭穿“黄沙会”的破坏抗日的丑恶嘴脸。
在迟迟没有写出一首满意歌曲的前提下,抗战文工团团长袁成隆就把这个任务“压”在了阮若珊和李林的头上。
那时候,阮若珊和李林已是一对心心相映的恋人。
四
六月夏日的沂蒙山格外闷热。来自天气的热度和内心的热度,让阮若珊一次次走出那间茅草房,抬头翘望周围的群山。或者,就静坐在门前那块大石头上,在心里仔细回想通过走访群众搜集到的创作素材。这个时刻,阮若珊满脑子里装的都是沂蒙山的一草一木,满脑子都是沂蒙山的父老乡亲,满脑子都是沂蒙山的战火烽烟。
沂河流水的袅袅余音,带着战火与硝烟的味道,一缕一缕地洒在阮若珊娟秀的脸庞上,使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八路军女战士,仿佛就是溅在那块石头上的一颗晶莹的水珠。
不时有鸟鸣叫长一声短一声地在山谷里起伏飘荡。
不时有人在唱着沂蒙山的地方曲调。
就在阮若珊每天为这个特殊的创作任务调动内心所有的激情寻找灵感的时候,她的恋人李林也陷入了创作的情思中。
一天夜晚,李林终于找到了这首歌曲的主调,便赶紧跑到阮若珊的住房,跟她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告诉阮若珊,他想起了东北家乡逃荒卖唱人所唱的曲子,觉得那些曲子已经触动了他的创作欲望。接着,李林哼了几首东北家乡逃荒卖唱人所唱的曲子,马上得到了阮若珊的认可。然后,他们开始精心构思歌词,你一句,我一句,阮若珊负责记录。就在这个夏季的夜晚,这对红色恋人终于写出了一首《反对“黄沙会”》的歌曲。
当然,这还只是《沂蒙山小调》最早的雏形,斗争局势的需要,使它还明显带有刻意和生硬的痕迹。
在李林和阮若珊这两个正处于热恋之中的战地恋人眼里,沂蒙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时无刻不触动他们内心最美妙的情怀。这片中国的红色前沿阵地,不就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吗?如是壮美的齐鲁大地,如是山清水秀的中国大地,怎么能容忍倭寇列强的伤害践踏呢?对中国土地强大的爱恋之情,化作了这对红色恋人深厚绵密的创作激情,他们觉得还有太多的赞美蕴藏在心底没有释放出来,觉得这首歌曲还没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美丽辽阔的沂蒙山的精神与灵魂。于是,面对被倭寇践踏的中国,面对满目疮痍的沂蒙山,他们仿佛看到了美丽母亲遭受伤害后的累累伤痕,一种揪心的疼痛和爱意,让他们唱出了内心最深情的韵律。就这样,在《反对“黄沙会”》的基础上,《沂蒙小调》这首著名的红色经典歌曲终于问世。
《沂蒙小调》就像一只信鸽,冒着当时的枪林弹雨,很快就飞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并传遍了华北、东北各抗日根据地。尽管后面那段歌词又经过了一些改动,并将歌名《沂蒙小调》改成了《沂蒙山小调》,但岁月却无法抹掉这首红色经典最初的原创者之一是阮若珊这一历史真相,更无法抹掉《沂蒙山小调》的根就扎在临沂费县白石屋村这一铁定的史实。
出自一个没有直接上过战场的花季少女的一首战地歌谣,像清风明月一样,洒遍了伤痕累累的鲁北大地,成为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民歌。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