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屋(散文)

2021-02-28龚成

文学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石屋龙山弘一法师

龚成

我对石头的喜爱缘由已久,每每出差都会淘些各地玲珑剔透的奇石收藏。抑或像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一样跑几十里路去看怪石以及石头砌成的石屋,一看就是一大天而乐而忘返。

记得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为我写过“梅石斋”斋联:“骨硬祗因梅作友,磊落惯与石为兄。”原因在于我的书斋前花坛里不仅植有硕大梅树,且旁砌太湖石,这两样我都非常喜欢,因此这副对联喻意深刻,颇合我意。

说起石屋,我在贵州山区看到过,一排排、一间间,满眼是石,甚为愉悦。然而,当我爬上东海之滨的慈溪那座高高的伏龙山顶时,却被一间全用石头砌成的石屋所驚呆!放眼四周,在此荒山野岭上却屹立着一间古老的石屋,令人遐想……

诚然石屋不大,犹如农家杂间抑或农舍,倒有些古朴苍老,石头上渗出的淡淡的青花样的印迹,加上屋周爬满了厚重的苔藓,我估摸着这石屋经历了不少风雨。陪同我的伏龙寺住持传道法师说,这石屋有近百年历史,且与弘一法师有关,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去伏龙山还是第一次,说是此山因为像巨龙赴海而得名。它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境内,上有伏龙寺,寺因山名,山因寺而闻达。尽管伏龙山不高,但十分壮观。

在伏龙山东面三五里地方,伏龙山和蹲虎山之间的平旷地段建有一座土城,那便是在明代抗击倭寇中有过赫赫战功的龙山城。城虽不高,但十分规整。它与西面的观海卫、浒山城构成了一个互为声援的战略防御体系,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也是研究明代战略战术和抗御外来侵略的实物资料。蹲虎山一带至今还有苦战岭、倭仔窝和烽火台等抗倭遗迹。山下的邱王村中还建有纪念戚继光的下梅林庙,几百年来,乡民们一直在这里顶礼膜拜,纪念保卫他们的疆土和人身安全的抗倭名将。

我们在山上沿着大师当年的足迹寻访着。去伏龙寺必要经过这间古老的石屋,石屋近旁是葱郁的大树或竹林,山地上爬满了藤蔓。一朵朵小花开满篱笆,如一座花墙,山风一吹,小花恣意地摇曳着柔软的纤腰不时地亲吻着石屋。朝气蓬勃的山花映衬着古老的石屋,赋予了石屋生命的语言。山上空翠朦胧而湿气弥漫,阳光从山林树枝间隙中透出来,照在长有青苔的石屋,使小小的石屋一片明亮。走在沿溪曲径通幽的卵石路上,山上的瀑布流向山涧小溪,唱着僧人们听得懂的乐曲。俯首山下,溪水所到之处一片绿洲,尤其是山上的一泓清泉,成了伏龙寺的天然放生池,不知有多少小生命在此得到延续。

石屋的门洞开着,像是已经打开的展馆大门,欢迎我们进去参观,一块块饱经沧桑的山石砌成的石屋,无法再普通了。石屋不大,高约二米,共二十几平米地方,但它承载的历史却是鲜为人知的沉重和光荣。人还未进屋,耳边仿佛传来了遥远的木鱼声。传道法师对我说,高僧弘一法师就在这石屋住过,这间普通的石屋就是弘一法师当年在伏龙寺住锡讲经的实物佐证。

我走进石屋,屋边有一床,是用一些光滑又不规则的鹅卵石垒成的,是否当年弘一法师用过我无可考证,然其在此秉笔疾书创立南山律学早已众所周知。环顾石屋,除了石头满地,都是杂草和青竹在肆意地生长,这是否有另一种新生命存在?忽然在石壁缝间,看到几只蜜蜂在进出,让我闻到从缝隙里散发出来的淡淡的蜜香。我想,这些一代接一代的野蜂在这石屋里世代繁衍,大师生活的历史?

带着些沉重,大家准备转道,我回眸石屋,破旧的石门和石窗依然开着,如一双深沉的眼睛,在凝视着苍茫的大山和宽宏的大海。我仿佛看到石门前立着一位身材魁梧的高僧,向着我们挥手示意。这不正是弘一法师吗?人已走远,然大师伟岸的身躯竟在我眼前浮动而无法抹去。

石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这里仍有生命常驻。虽这里没有主人,也许已成为流浪者的王国、放牧人或者砍柴种竹者躲雨避风之舍;或是野蜂和岩鹰栖息的恋巢。我想这也好啊,虽然现在石屋空着,却可温暖一切生灵,这也迎合伏龙寺对生命的慈悲为怀。我想,这石屋是幸运的,有这些生命精灵作伴,孤独的石屋,再也不会感到荒凉和寂寞。

山上的风很轻,细雨绵绵地洒落着,走过池边,我掬一捧禅水洒在地上,为的是祭奠石屋的英灵。

石屋,或许出于种种原因,尚未有更多人去了解或者说走近,我也无法改变石屋的命运,无法左右石屋四周的花木和风景。或许我可以带给石屋的是一些走动的脚步和叩开历史的声音与光影,哪怕一点微小的带给人们探望石屋的意愿。现在我从一个新的角度把遗失了的历史再度拾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石屋,了解伏龙山、延续伏龙寺的因缘,便以引来更多“关心者”问候的脚步声,为以后的改变铺设一丝动力,让弘一法师丰富的历史鲜活起来,让石屋的梦继续延伸……

原载于《曙色》202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石屋龙山弘一法师
古越龙山5家专卖店同开
补瓷(外一首)
风磨遗痕
龙山郡:有“龙山文化”就有龙山小米
一座用火山石建起的村寨
浪淘沙·岳阳龙山行
湘西龙山县“木偶戏”考察研究
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