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2019-11-25龚宁
龚宁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难度系数较大、紧密结合实践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基础比较牢固,对于高中物理的理解也比较容易;而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于高中物理的理解比较困难,从而产生排斥、厌学的情绪。基于此,需要有效分析高中学生物理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厌学学生;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05-01
高中物理是公认的难度比较大的理工学科,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各有不同: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理解高中物理比较轻松,也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比较抵触,理解能力比较差,长时间无法掌握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态度不认真,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为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提高物理成绩,教师应该在兼顾优等生的同时,重点关注厌学学生,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高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一)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厌学情绪最为主要且最为普遍的原因在于,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较为强烈的挫败感,从而引发了负面的情绪。相较于其他的课程,物理课程是一项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其难度对比其他的课程也较为困难。如果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没有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不可避免地打击其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产生了不良的厌学情绪,造成恶性学习的循环。
(二)目标不清。区别于文科的文化性课程,理工科学科的代表——物理课程,往往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有着较高的要求,有了清晰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前进。从过往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盲目性较强、缺乏清晰的定位也是导致其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过大、过高,如直接考取优秀的学习成绩等,一旦没有有效达到目标,学生的负面情绪往往会集中爆发。
(三)耐心不足。学生表现出厌学心理的姿态很多,其中对知识点的逃避心理即为其中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往往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知识内容时候,会表现出明显的心浮气躁与耐心缺失。而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又高度强调了学生的仔细与严谨,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耐心展开学习工作,学生的厌学情绪会表现地非常明显,并且连带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诸多不良的后果和负面影响。
二、提高厌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对策
(一)寻求更多成功体验
在前文的强调中不难发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往往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成功体验,而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可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物理学习的成功体验,使得学生能够提振学习自信心。而对学生而言,最为简单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破解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得到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感。同时,这样的方法也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解脱学习过程中疑惑,其厌学的情绪也能有效得到缓解并改正。
(二)发挥目标的引导作用
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切忌任何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切忌成为“甩手掌柜”,而是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积极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了解其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基础布置教学任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真正意义上做到学有所获。
(三)努力掌握、科学运用学习方法
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成绩、构建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方法。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要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其更好以积极主动地态势展开学习工作。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其提升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结果、成绩,则直接给予学生学习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化循环,自然能够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教學要注重对教材充分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探寻各种学习的主题,教师要认真提炼主题,选择那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进行拓展与二次延伸,通过教材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厌学学生的探究精神。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包括科技信息等在内的很多信息跟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是密切相关的。用物理知识检验这些信息,让厌学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新鲜感,还能提高其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通过认真探究,让厌学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点跟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的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逐步推进的。教师在讲课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物理,这样才能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