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9-11-25祁艳丽
祁艳丽
摘 要二十一世纪,互聯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视。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和朋友等因素,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中学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考的一部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浅谈德育教育,简单阐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结合德育教育,提升高中学生的品德。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A,G718.2,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36-01
论语中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说的就是德育对人的积极的作用。德育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等要素构成。高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高中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中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品德发展。而信息技术作为高考中必须考到的一门学科,实战性、应用性非常的强。一般纯粹的被作为技术性的课程学习。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也可以在其中给学生以道德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教育。德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教师应该重视及信息技术课程与德育教育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实际内容、日常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个体行为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性教育。要依靠课程,发扬每个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对自身品德修养的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形成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根据教材内容融入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的课程,很多涉及到网上的内容及信息。而目前互联网上很多的信息对高中生而言,需要进行辨别。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教授学生如何辨别优质和劣质信息,避免接触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不好影响的网上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制作flash动画,如何运用PPT做出更高端的内容等课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当学生制作出优质的内容时可以被其他人采用甚至奖励,其他人会将你作为好的学习榜样。但是当制作的内容劣质,甚至影响社会甚至国家时,将会遭受到惩罚。
二、依靠日常作业进行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高考的重要课程之一,日常的作业布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依靠日常的作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中也包括对生活的教育,而学习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在生活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技术课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网络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实用的生活技能,为将来走上社会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建设美好的生活,提供最坚实和基础的保证。同时通过对生活意义的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生活的美好,明白自己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理想负责任。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编一个简单的程序时,可以请同学用程序编制出一封对父母对长辈表达感谢的信。将编程作为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把无法说出口的话,写在编制的程序中,送给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感谢。这样,学习了简单的程序编制就会让学生觉得这项技能是有作用,可以帮助他更好的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三、设立课堂纪律进行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是实战性质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必不可少的会使用到计算机等设备。老师会将学生统一带到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时,对多媒体设备的爱护就是很好的德育机会。一些学生对学校的多媒体设备非常的不爱惜,随意乱敲键盘,乱点鼠标,在多媒体设备上乱涂乱画,有时甚至在机房内吃零食、乱扔垃圾,完全不珍惜学校的设备和环境。有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吃东西,讲空话,完全没有纪律可言。
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开展对其的德育教育。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这是自己家里的多媒体设备,乱涂乱画甚至是乱丢垃圾,你会有做和你作何感想?而学校作为公共场所,不文明的行为会对自己和其他同学造成怎么样的恶劣的影响?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时,就已经促使了学生道德思想的内部矛盾运动,从而能够虚心接受外界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出合格优秀的品质。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制度的课堂纪律对犯错的学生进行约束和教育。利用经集体学生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或纪律,对学生进行约束,使犯错的学生承担责任。这样会给其他的学生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上课的态度。
四、结语
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缓慢的,漫长的,不断前进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而作为高考中选修的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能合理的运用这个课程,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教会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自己学到的技能更好的学习生活,将会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洁.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当代教育,2017,67(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