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劳技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9-11-25曾高峰
曾高峰
摘 要劳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能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发挥小学劳技课堂的积极作用,在尊重学生情感、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教学,小学劳技课程教师就必须把握劳技课程特点,实现教学突破。
关键词小学劳技课堂;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23-01
创新能力是现阶段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重要要求之一,也是学生的必备素养。所谓创新,就是对旧事物的变革与否定;就是在习以为常之处发现奇异之点;就是对传统旧观念、旧习俗的突破与发展。劳技课堂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小学劳技课堂教师更应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劳技课堂特点,在遵循教学规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劳技课程教学时要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让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氛围中深入劳技课堂,实现兴趣发展。
首先教师要明确,劳技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教师的教学活动。虽然它注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但并非完全忽视教师的教学作用。因此在小学劳技课堂上教师要对自己正确定位,发挥自身“领导”、“组织”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劳技活动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调动与支持下参与到劳技课堂,实现创造性的作业完成。其次,教师要营造科学的教学氛围,在无形之中为给学生以科学创造的感受。如教师要充分利用劳技实验室的装饰来营造合適的教学氛围,包括实验室的标语、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摆放等,都应该极具科学性,学生才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科学性,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才会具有一定的基础。
二、采用新式教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递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一)注重劳技课堂上的提问。劳技课堂上是一个口、手、脑并用的课堂,倘若学生“只做不思”“只说不做”都不能够实现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为引导学生去说、去思、去做,教师就必须发挥提问的作用,在进行劳技课程教学时既要针对学生的劳技活动进行适当的提问,让学生在思考、推测、预计中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结论的推断,让学生“有所知”。又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参与中“有所思”。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怀疑中创造,在创造中实践,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才能够在教师合理的提问下得到提升。
(二)注重劳技课堂上的教法。教师要注意采用趣味的教学方法实施劳技课程教学,尽可能的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既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们相互合作,深入思考,合作探究。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坚持、学会接受同时学会变通。因此,在劳技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给学生新奇的学习体验,能够引导学生在时间思考中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这都能够有效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劳技课堂上的评价。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倘若教师完全以结果作为判定学生的唯一标准,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在否定学生中导致学生学习自信的下降。因此在劳技课堂上开展教学评价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考托能力、创造能力等多能力入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出题时要秉持着“出活题”的思想,考查学生的能力,题目要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同时要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日常表现,综合看待学生才能够尊重学生的满腔热血,实现对学生创造与的有效保护与鼓励。
三、开展趣味活动,深化学生创新意识
劳技课堂上的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横生,与学生的生活日常有所联系,也有许多学生前所未见的小玩意儿。这对学生来说吸引力较大,教学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劳技课堂上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开展趣味的教学活动,实现劳技课堂的延伸教学。教师除了要搜集生活中的各种劳技素材引入教学课堂,也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比赛活动,还可开展学生劳技作品展示大会,这些都能够给学生创造的源泉,对学生的创造也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中被激发,劳技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会大大提升。
四、结语
总之,劳技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造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劳技课堂的特殊作用,令劳技课堂发挥学生“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在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将素质教育落实的实处,进而有效提高小学劳技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英.浅谈小学劳技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