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台风

2019-11-25王秋燕

神剑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文铜鼓西昌

王秋燕

发射,需要一个好天气。若是天公不作美,发射计划就会泡汤。而天气好不好,就得问气象人。所以,气象保障也成了发射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昌发射场而言,比别的发射场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防台”。而台风又是文昌发射场的“常客”,这不仅给气象保障增加了难度,也给文昌航天人带去无尽的麻烦。

先介绍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气象“神人”

郭学文大高个,面庞清瘦,加上那副近视眼镜,给人感觉更像玄学家。他喜爱哲学和科学。湖南桃源县人。他从小就具备了“神童”的潜质。说是数学书一到手,翻一遍,就能背下来,其中要点在书中哪一页哪一行,记得清清楚楚。但老天只给了他数学天赋,语文那扇小窗就关上了,让他背一小段书,都背不下来,就是背下来,也会出错。连他自己都觉得跟语文有仇。我还第一次遇见像他这样偏科的人。我也偏科,和他相反,我极不喜欢数理化,到现在做噩梦都还是进考场考数学。所以,他成气象学专家,我成了作家。

郭学文说自己还有一个非常弱点:记不住人名。他说,有一次开同学会,带着同学录,才能把同学的名字叫上来。

郭学文喜欢尼采,喜欢科学,尤其喜欢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的书籍。

郭学文,1982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然后深深扎根。这么多年,他一直从事气象研究工作,还研究得颇有成效。

郭学文在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总结人生中几个重要的节点:一是1985年学习微机,把计算机运用到气象中,这对他人生是个重要的转折;二是1990年建立西昌整个发射场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他是创始人之一,还是国内搞得最早的一家;三是1997年6月5日,由于气象原因,发射推迟了5天。这是因为纯粹的气象预报错误而延误发射。这一天,对气象人来说,应该是“羞耻日”!郭学文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他说,那时候太年轻,应该往前冲,却不敢冲,该坚持没坚持。再退一步说,就是自己的预报水平不到位,在决策的时候不够自信。他永远都记得那天气象会商,上午是个大晴天,到了晚上就是雷阵雨——西昌天气里这样的概率很高。但那次,我没能坚持自己的预报,我往后缩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很好地运用气象理论作支撑。从那次之后,他开始研究什么叫气象预报。其实,虽然一直做天气预报,但从来没研究过预报的理论是什么,要做哪些工作。只有把理论吃透,我们的预报水平才能提高。在2003年,他终于把它们完完全全弄清楚了!预报水平也上了一个更高层面。预报的准确率,几乎没再出现过大的误差,可以说是百分百的准确率。

我记得,在西昌发射场,特别是沟里面发射场区的气象预报,他们能准确预报未来一个来月的天气。谁能相信呢?外国专家和国内专家都不信,听起来天方夜谭。但这是真的。记得有一次,发射总指挥跟外面的人赌天气,一个说那一天会下雨,一个说不会下。好,谁输谁请吃北京烤鸭。结果是总指挥赢了。总指挥赢,就是气象人赢。连老外都惊诧,说你们能准确预报40天的天气。他们真能预报。老外不得不服气!

到了2008年,郭学文发现还缺了一个东西:预报的可信度问题。他又开始一点一点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天气预报理论框架,从而确立了预报的可信度。就是到了文昌发射场,这一套软件系统照样可用。

現在,他们微机上用的就是他研究的那一套成果。

在文昌发射场,他们是2014年开始气象预报的。

有他坐镇,发射场的决策者们在天气方面就会心定得多,也不用过于操天气预报这方面的心。

几个月前,也就是长七首发的那天,发射场就弄得非常紧张,因为上午还有雷电和雨。预报15点以后停。但决策的领导们,还是很紧张。这海洋性气候,说变就变,所以,他们来气象室好几趟,要他们保证发射窗口的气象情况正常。

郭学文说:文昌发射场的气候,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它三面环海,天气会更加复杂。就像昨天中午,一朵云过来就下雨,你往一百米远的地方一站,又一点雨滴也没有,是个大晴天。这个让我们气象人非常难弄。

郭学文要求大家,在历史资料中,把规律找出来;只有找到规律,才能分析现在。分析现在就是把所有的信息分析清楚。然后和历史情况作以比较。再然后才是预报未来。

郭学文总结的时候,发现有大量的错误信息。这时候,你就要小心了,有时候可能会把它看重了,也有可能会把它看轻了。

他们来这里两年多,还是觉得这里的天气难弄。他们比别人更有难度的是:只预报一个点,不像地方台是预报一大片。一大片就好预报,评价的体系也不一样。看来,什么行业都是精准的难度大。这就是文昌的第一个复杂程度,其次就是低纬度。低纬度整个天气的演变,比西昌要复杂,预报也更难报准确。因为地球在中纬度自转的时候,产生的力基本达到平衡,天气相对匀称;而低纬度的话,就不那么平衡,会造成偏差,弱的会加强,强的可能变弱。

再就是这里还牵扯到一次垂直转运,和西昌又不一样。西昌对浅层风和地面风要求不高,这里就不是。这里转运要3个多小时,浅层风力不能大。若是大,会给转运带来阻力。

发射时也是这样,对浅层风预报要求也比较高。

郭学文说,他还发现这里的浅层风比较大,但在火箭设计时,对浅层风的因素考虑不足。或者说就没考虑到浅层风对火箭发射的影响。所以,为避免浅层风,就得靠气象预报。也就是说,发射的时候,对浅层风的预报要求提到较高的程度。经过一年多的预报,浅层风的问题基本解决。因为这个问题解决得较好,现在专家们已不再把目光盯在浅层风上了,而是转移到降水和雷电方面去了。

当时,采访郭学文的时候,有些气象知识很模糊,什么高空风,浅层风,它们为什么要在指控中心的电视大屏幕上显示。现在,当我整理完郭学文的采访后,似乎稍稍明白一些了。

郭学文说,还有湿度的问题……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在他卖着小关子的时候,我忍不住地想,还会有什么“重要”的呢?

郭学文就给我慢慢道来:就是火箭转运到发射场停留的时间非常长。这次“长五”要在发射塔架上停7天。“长七”是5天。这就对气象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两三天前就要准确预报,不然的话,大火箭从测试厂房转运到发射塔架了,假如撞上一个糟糕的天气,还得把它再弄回测试厂房。这么一个大家伙,拉出去再拉回来,谁愿意折腾呀!这就对气象预报要求提得更高了:一个要预报5天,一个要预报7天。可这里——前面已经说过,是海洋性气候,预报时效很短。

这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郭学文解释说:台风的生效过程,也只有三天时间。就是说,三天时间就可能酝酿出一个台风。而我们最长时间要预报7天,这个难度就相当大了,对我们的预报就提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高度。

他还拿地方台比较。郭学文说,地方的正常预报,比如预报台风,48小时就差不多了。48小时就能发出预警。其实,24小时前发预警都来得及。而他们预报长度要达到7天。

郭学文说,浅层风已经解决了,高空风也解决了,雷电,我们来的时间不长,找到了一些规律,但还没完全找到。降水率更是没招。“我也公开讲,降水没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就是前面说的,这里在下雨,走出一百米,就没雨。我就给他们讲这个理由。人家地方气象台可以这样报:局部有暴雨。而我们能这样报吗?绝对不行的。”

郭学文把人生经验运用到气象里去,经常讲着讲着,就和人生结合到一起。他说,越好的天气,你就得把脑袋里那根弦绷得更紧,这就像人生一样,你越顺利的时候,越要想到困难和曲折。

气象预示未来。

气象是没有标准的。不像测试系统,他们是有标准的。我们没有标准,我们也不知什么是好的还是坏的。预测对了,也得用时间来检验。没检验之前,活得就要小心翼翼的。

许多预报员都是西昌过来的。在西昌已经获得了经验,无形中会把西昌的经验往这里套,而这里的天气和西昌的山区天气又完全不一样。其实,我在西昌待的时间最长,获得的经验也最多。但我始终对自己说,要把西昌的经验忘掉,不能带到这里来。谁把它带过来,我马上要把他打掉,不许他带过来。经验这种东西,对我们气象人来说,很糟糕,都碰到南墙了,还说是玻璃。这一年多来,情况好多了,把西昌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把这边的东西也建立起来了。

郭学文的妻子是西昌519医院的外科医生。她有心脏早搏,他希望她早退休,好好休息。他对她说:要明白死亡,理解死亡。我们不挣花不着的钱,不买住不着的房子。这是他的人生的理念?是受气象的影响还是受谁哲学思想的影响,抑或是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吧。但,好!让人生少了很多累赘。

台风吹不弯腰的航天人

长征五号首飞那天,老天阴着,像抹了一层薄薄的水泥浆,没一块透亮的。要下雨吗?看得人心里发愁。

要是天公不作美,发射计划就得泡汤,懂发射的人都明白这一点,好些人还深有体会。

1997年6月5日,在西昌发射中心,由于气象原因,发射推迟了5天。气象专家郭学文说,这纯粹是气象预报错误而延误的发射。郭学文还说:这一天是我们气象人的“羞耻日”!

不知为啥,我很想了解今天的气象情况。于是,跑到8楼中心气象室。

推开门,一进屋,便见到气象的“头儿”赵殿军。他是机关工作组成员之一,也是个“老机关”,每次发射他都要从北京赶过来。最早认识他也是同在一个机关工作组里。他是个十分敬业的人,言语不多,眉宇间带着一丝冷峻。但一说话,这一丝冷峻就被淡淡的笑容替代了。

这会儿郭学文就坐在赵殿军的对面,中间隔着一张长桌。每个座位前的桌上,都摆放着一台微机。

他俩示意我坐下。我没说话,不敢打搅他们。他们正在和海口气象室讨论天气,发言的是两个预报员:张晓杰,杨正芬。

电脑上有发射窗口和天气预报。

每个预报员都要预报,并出现在视频里。

赵殿军领头:我早上报的小雨。有多少人报小雨?

“一个一个发表意见。”

“话筒打开。”

“先说10小时的。”

“零星小雨。”

“我不報。”

“我不考虑。”

“零星。”

……

这些预报员有一大部分都是在预报点上,通过视频完成预报的。

这一点,也是郭学文对气象预报所作出的贡献。

说到台风——这也是我到文昌发射场经历最深刻的事情之一。在此,我又一次翻开了日记。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晴

没有人休息。尽管这一天是法定的星期天。

中午,从邵平书那里要到 “文昌发射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单”:

预警级别 台风IV级蓝色预警信号

发布时间 10月15日17时30分

发 布 赵小平

签 发 党建涛

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已于今天(15日)早晨加强为台风级,目前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约400公里的菲律宾以东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预计,“莎莉嘉”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将于16日下午进入南海东部海面。17日凌晨开始影响琛航岛,17日~19日影响文昌场区。受台风影响,琛航岛、文昌场区、海口可能出现12级以上大风和降水天气,请有关部门注意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试验技术部气象室

我不知道这次台风有多大的威力。小时候,我也无数次经历过台风。记得最清晰的是,外婆在台风来时,往门外的大风暴雨里扔一把锄头或一只扫把,说是这样就能镇住台风,让它不到处祸害。

晚上7:30,中心王书记到达发射场。

还是晚上,8:30,召开第一次总检查工作情况汇报会。地点,指控中心会议大厅。7个系统的系工逐一汇报。01指挥员胡旭东主持。第一次总检查,每个系统好像很顺利。中心王书记在讲话中提出,防骄傲防自满,越顺利越要防麻痹大意;越临近越要尽心;时间越长越要加强管理。当领导要带好头,要有人的样子,打“长五”的样子。

另外,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提出要防台风,工作要做细。

会议结束后,从指控中心步行回接待站。

这一路上,我跟在他们身后回801,听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今晚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把带着诗意的光柔和地洒落在发射场上,一点看不要来台风的迹象。不过,偶尔能看见月亮带着一圈红晕,像光环般美丽,可一会儿又没有了。古一副总师边走边感慨说:台风来之前,总给人制造一个美丽的假象,好像这世界什么都不会发生,到时狂刮一阵,到处一片狼藉,过后又风平浪静。最可怕的是,这些树,刚把腰弯下去,还没来得及直起来,又来一阵逆向的风,恨不得把树们连根拔起。王书记表扬古一的语言生动。接着,又夸古一在CCTV1做“开讲啦”那首《观海听涛》,说诗写得有味道。那首诗是这样写的:举杯微醉花半开,月出南海香入怀。轻揽红尘三千尺,细数银河几条街。弹指已筑通天路,角号吹响九天外。云中忽闻霓裳曲,原是嫦娥举酒来。

其实,王书记也爱好写旧体诗词,在中心大大小小的会议临到最后,他都会激情高涨诗兴大发,给严肃的会议增添几份诗情画意,给科学技术抹上一笔文艺色彩:海之阔,天之高,任由鲲鹏展翅,不输万户,待时日,龙楼彩旗飘。探天宫,访北斗,试问奇迹谁造?西昌文昌,祖国傲,她在椰林笑!

读下来,是不是还蛮有味道?

海南省政府10月16日16时发布台风二级预警: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将于18日白天以强风或超强风级在琼海到三亚一带登陆,中心风力14到16级,登陆后将穿过本岛陆地,18日夜间进入北部湾海面。17到19日本岛有强风雨,请做好水库防汛、城乡积涝、地质灾害等防御工作。请游客和广大公众提前防范。

这在北京,似乎就是一段文字組成的消息,会一眼带过,也不会上心,觉得离你很遥远,而且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可现在我就在台风中心区域。工作人员已经在走廊的前后门(穿堂风过的所有公共门),堆上了好些沙袋。沙袋,是为了让门起到固定作用,也好让风顺利通过而不受阻挠。风不受阻,顺利通过,门窗就会少受损失。这是经验之谈。是计划部副部长吴利民告诉我的。

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战斗在这里的同志们对于“防台”已经很有一套经验了。他们早早叮嘱我,明天下午不要出门,好好待房间里,提前把手机充电宝充上电,以防断电;还有喝的水、干粮什么的。我做好准备,把所有能充电的都充上,并接了一大盆干净水。还让服务经理黄小妹给我从她家灌了两大瓶井水。甚至让服务员多给了两卷卫生纸,准备着过停电停水的日子。

这些,给人心理上造成恐怖!而事实比想象更可怖!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今早7:30在早饭的饭堂里,刚看CCTV,说是台风要从文昌登陆。

还观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上太空。王书记看完发射,便马上交代下面的人,给酒泉发射中心发贺电。

我还发现,几乎每一顿饭,都是领导们一次碰头会。他们把完了的、未完的、新出现的、该下达的新任务等等,都在饭桌上完成。所有的下属,也都将文件夹拿到饭堂来,等着找他们的部门领导签字。不论是领导还是下属们,不仅敬业,还让人觉得无比辛苦。这时候我常常会觉得做我们这样自由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上午,在接待站会议室听取最近出现的几个故障排查情况报告会。

风,一直在呼啸,你能从中听出,台风越来越近。工作人员已开始发干粮,那情景像一级战备,让人感觉紧张外,还有一丝好奇:连正常生活都受影响,它到底有多张狂?它太影响任务了。大家花多少精力“防台”啊!房子前到处是沙袋子,就是电梯门口也放着。说是堵水的,万一雨水进来,流到电器上,会造成短路。

我是这里的“台风盲”,第一次经历。不,是等待经历。我在接待站的大堂墙上电视屏里,还认真观看了循环播放的防台电教片,还真长了不少防台常识。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台风

台风消息:第21号强台风“莎莉嘉”09时其中心位于发射场区东南方8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m/s)。预计“莎莉嘉”将以每小时约16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海南岛东部沿海靠近,强度维持,可能于18日中午前后在琼海到万宁沿海登陆(强台风级14~15级,42~48米/秒)

万幸的是,琼海万宁在发射场南面,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台风没在文昌登陆。要不,又像那次“威马逊”一样,横扫整个发射场。

通知,11点开饭。比正常提前一小时。

昨夜一夜风声,一阵紧似一阵,中间没有喘息,听得人也不能喘气,不能入眠,感觉似乎像眯着了,又像一直醒着,如在荒野里,周边全是狼群对着你狂嚎乱叫,那气势能吓死人!

阳台上,满是树叶和花的尸体。玻璃上是雨水痕迹,还沾着一点点绿,是树枝和碎叶片。我窗外花台上,艳丽壮观的三角梅,经过顽强的抵抗和挣扎,终于把叶片和花儿全牺牲了,剩下伤痕累累光秃秃的杆子,那样子像拔光毛的鸡。它们是顽强的,让狂风硬生生摁倒,又挣扎着站起来,然后又倒下去,循环往复,一直在我眼前摇来晃去,每次它的枝叶都会撞在铁栅栏上,发出很重的声响,会让你感觉有一条看不见的鞭子在抽打它。它遍体鳞伤的样子看得人心痛无比,真想出去帮帮它,用绳子揽住,让它稳靠一点。这是不可能的,谁敢打开落地门窗走出去?一条门缝都不能开,不然,台风会从门窗嗷嗷叫着冲进来,或者把你一把拎起,往楼下扔,真的很可怕!后果完全不堪设想,到时魂都没处找。

担任“长五”一位副总指挥,看着这片林子,由衷地说了一句:这里的树多么不易!

听说,海鸥经历一次台风,满身变通红,像从地狱中逃生。大概树们的经历同海鸥一样吧?

下楼吃午饭,走出门时,到电梯口那,是个通透的没任何遮挡的过道,刚扶着墙过去,一股强风扑过来,那气势,就像要给你拎起来甩下楼去,又像要拽你往哪里去,让你跟它走,你只给好扶住墙,一点一点小心往前挪,但还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被它一把扯着从六楼飞下去。台风简直太吓人了。我试了几次,才鼓起勇气走过去。但心跳了好长时间。电梯停用,只好从步行梯下去。到了一楼,我感觉心还在咚咚地跳。如果不到现场去亲身经历,你绝对感受不到台风有多厉害!

文昌已经停电停水。发射场是一级供电供水,所以没停。(有关这一点,我在前面已写过。)

吃饭时,看到电视新闻,台风已经在万宁和乐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4级。1970年以来最强台风,海南全岛受暴雨肆虐!

据说,论证时,发射场这一区域,每年的台风概率只有0.03,平均三年一个台风。

实际上,不是这样。一年起码有三个以上台风。

气象人还说,每个台风都有命名。如果这个台风造成巨大损失,这个台风就得被除名。威马逊(Rammasun)就被台风委员会第47次届会公布除名,替代它的是芭洛(Bualoi)。

就是这个“威马逊”,在我采访时听人提过无数次,听起来它不像台风,像个恶棍!

威马逊是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九个被命名的风暴。威马逊一名是由泰国提供,是指当地神话的雷神。它给中国海南、广州、广西的59个县市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65.5亿元。它给发射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27.73万元。

发射场宣传中心副主任邵平书告诉我,他进驻发射场不到半年,就经历了五六次台风,最惊心动魄的就是威马逊。下面是他记下来的一段文字:

最早接到威马逊台风的通知,是在7月17日上午9时,当时预报风力12级,发射场在台风中心附近。赶在台风来临之前,各单位认真开展人员管理教育、准备应急物资食品、加固防风防雨措施,排查隐患,疏通渠道,码筑沙袋、与时间赛跑、与台风较量、争分夺秒作了大量细致的防范准备。7月18日上午,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威马逊最大风力将达到17级,为海南省41年来罕见最强台风。上午8时开始,发射区进入到台风威马逊7级以上的风圈内,风声呼啸不止,一阵高过一阵。14时许,海面突然狂风怒吼,雷电大作,暴雨如注,10米开外一片模糊,目力所及一片汪洋。快到晚上时,水和电都停了,手机信号也没有了,狂风和积雨从门缝窗缝赶往屋里钻,1个小时、2个小时……20个小时过去了,直到19日上午6时,雨势减弱,台风消退,出去一看,场区道路两旁的树木几乎都被连根拔起,房屋天花板吊顶散落一地,路边有的电线杆也被拦腰截断。经排查,主要工业项目主体未受损伤,主要设备设施功能总体正常(谢天谢地,它们经受住了17级台风的考验)。然而各建筑物通风部位、室外部分装饰装修受损严重,辦公生活区也不同程度地受损。文昌发射场遭受重大损失……

邵平书还给我讲了几则小故事:

话说有个工程师,想试一下台风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便从屋子出来,走到室外,不到5米的地方就趴下了,一动不敢动。其实他想站也站不起来了,只好匍匐着一点点爬回来。还有一个人,刚把门打开,一只皮鞋就被台风叼上,从阳台飞了出去,最后去了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

还有,别忘了铜鼓岭观测站是怎样抗台风的。

我在采访尚培涛和冯先旺时,有一个小伙子挺直脊背,以标准的坐姿,一直默默不语坐在一旁。他叫邓强,二室副主任。他的领导二室主任张凤祥曾这样介绍他:重庆人,做事永远都透着一股冲劲。虽然和组里的同志年龄相差不大,但他经历了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和抗击“威马逊”台风,俨然把他打造成组里的核心人物。

我刚到发射场时,陪同采访的宣传处旷平昌带我去熟悉周边环境,便到过铜鼓岭。铜鼓岭二室副主任丁浩,一个充满蓬勃朝气的年轻人,给我着重介绍了他们的主战设备。那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口径实况记录系统。从一开始立项,它就备受关注。

这台设备,现在稳实地墩住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

这台设备,就是前面说过的“最难办的事”:跟踪雷达。

文昌市的石头公园,就以铜鼓岭为中心,沿海长达2公里。位于文昌市龙楼镇东部海滨,是海南的最东角。石头公园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的地表石头,经大海潮汐的拍打、漫长岁月的雕刻和风化而成,它们的气势磅礴,你根本无法估算它们的重量,大的有20余吨,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海龟,有的像古猿,有的像猴子,它们生动又形象,你还可以看成什么是什么,给这些生长了上万年的生动可爱的石头们悄悄命名。

在机房外的石缝间,长满了一大蓬一蓬仙人掌,有的充满活力,可着劲长;有的面容憔悴,像个有故事的历尽了沧桑的老仙。它们还长了很多的果实。丁浩给我摘了几个,说是能吃,味道挺好。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仙人掌结出果子。

从发射场去铜鼓岭,开车近四十分钟。但站在这个点上回望发射场,真的是咫尺间。你向西眺望,视线越过一片蔚蓝的海,再攀上陆地,一大片翠绿中,跳出来的白色的房子,在阳光下焕发神采,这里一幢,那里一片散落空旷的地面上,那就是举世瞩目的发射场。如果赶上一个万里晴空,你的眼力又不错,再往前延伸,在天边的尽头,可看见两根银灰色的长柱子,插入天间的白云,又像是海里生长出来,如两缕轻烟,若隐若现,如梦如幻,那便是举世瞩目的发射塔架了。这时候,你不用借助什么,喉咙也会发热,眼眶还会潮湿。这里的一切,不就因为它们的存在,变得深远又有意义吗?!

就是因为这里的观测角度好,便于仪器设备跟踪测量空间目标,用光学的手段记录下火箭飞行的实况。指控站二室才在此地安家的。

前面说过,要铜鼓岭这块地时,海南省也是很慎重。这里毕竟是公园。但为了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事业,海南省政府也只能忍痛割爱。

的确,铜鼓岭自然生态优美,又坐落在海边,放眼一望,把整个大海和周边世界收入眼底。来这里参观的人,真的是一种享受。但常年居住,则会单调一些。它周边的生活配套設施几近为零。不说这里与世隔绝,但还是脱离了社会依托,生活起来很不方便。离最近的龙楼镇有5公里,必须用车载。再不济,也得配备一辆电动车。顺便说一下,发射场大部分同志,人手一辆电动车。自行车在这里是不能用的。天这么热,你在毒日头下,骑一次试试,非中暑不可,当地街头几乎见不到骑自行车的人。设计所刘晓华总师另当别论,他拿它锻炼身体,那也得傍晚太阳落了西,热气微凉,蒸不着人之后才出动。我还想起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的一段描述:“……在那个国土上没有四季之分,我们就生活在唯一一个季节中,同样的炎热,同样的单调,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一个狭长的炎热地带,既没有春天,也没有季节的更替嬗变。”她不就是写文昌吗?我在文昌度过的所有日子,和她描写的一模一样。

在铜鼓岭,五人小组还有一个小插曲。

话说五人小组到文昌后,赶上一个节假日。张荣宽想,这个节怎么过?怎么过才有意义?他想到了铜鼓岭,而且他也一直想去熟悉一下铜鼓岭到发射场的周边情况,今天,何不带上大家走一趟?再说,这几个月,都紧张地忙碌工作,就权当放一天假。他这么灵机一动,出游方案出来了。

“最近大家辛苦了,今天又过节,我们得让这个节过得有点意义,是不是。所以,我们到铜鼓岭去,以那里为起点,沿海边往前走,一直走到发射场,最后……”他故意卖个关子,看着他们面部反应。他们自然是期待的眼神。张荣宽又接着说,“最后,我请客,到龙楼镇找个小餐馆搞个小会餐。就算我们筹备组过节啦!”

他们兴奋地“嗷嗷”叫起来的。几个月来,过得太紧张,没白天黑夜之分,放松的机会实在太少,更别提到哪个旅游点游玩了。他们终于有了不用带工作任务纯粹出去玩耍的机会了。更让他们高兴的是,领导请客,谁也不用下厨做饭。轮流值厨,已把他们值得鬼都没那么怕了。他们还悄悄盘算着怎么把领导狠“宰”一顿哩。

出发前,他们没做太多的准备工作,每人拎上一瓶矿泉水,戴上帽子别把头皮烤焦就行。他们都小觑这程路了。是啊,从铜鼓岭看过去,距离多近,就这么一小段路,连走带跑,往宽里说,两个小时绰绰有余。他们哪里知道完全低估它了!

刚开始走时,个个活蹦乱跳,有说有笑,走着走着,就安静了下来:事实让他们傻眼了!

由于错误估计了路程,轻看了海岸线上的沙石滩、珊瑚礁岩石,带来的一瓶矿泉水喝两口就见底,可路还没过半,后面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加上太阳的蒸烤,体力消耗得特别快,除了闷头走路,谁都不敢再发声。再说,早过了饭点,渴累不说,饿得前心贴后心了。也不知走了多少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个个都将虚脱的样子,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后来,他们想起这件事,就当一个笑话讲,说:那个假日,真是过得太有意义了,这辈子都忘不掉了。你若是问他们,铜鼓岭离发射场有多远,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不远,不远,想去徒步丈量,当心腿肚子抽筋!

那个代表铜鼓岭的“核心人物”邓强,还给我讲了一个特别惊险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威马逊台风期间。

我从陈振华的回忆文章里,找到邓强讲的那段故事,现就此摘录:

2014年7月18日……在狂风暴雨中,车载着我和计划部尚培涛部长(像腿脚不便的老人一样步履)蹒跚着向铜鼓岭场区开进。车上,我一直担心:“如此大的风,不知道光测设备圆顶罩是否能承受得住!”打开车门,狂风裹挟着雨水迎面扑来,身上的迷彩服瞬间从上到下从外及里湿透了。

“1210的圆顶罩能否顶住?”我一下车就问在山上值班的二室副主任李松林。李松林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回答:“应该能抗住!”我一听就急了:“应该?怎么能用应该来定义?带我们上圆顶!”

光测设备圆顶是铜鼓岭最高建筑。我摸着在风中微微颤抖的圆顶罩说:一定要保证圆顶罩的安全。风愈发大了起来。水电已经断了。设备负责人突然从窗口转过头来,冲我大声喊:“站长,圆顶罩被吹开了!”这时,窗外的狂风已经变成特大的风暴,没有命令,没有动员,也没来得及请示中心,我们几个人不约而同冲向了1210的圆顶,狂风像一个个铁拳样砸过来,让人呼吸变得十分困难。我感觉圆顶的桌椅在向外飞,还好的是设备主体结构尚好。我命令所有的人回到塔基内部,吩咐计划部部长带领人员在塔基内待命,决定自己返回1502向中心报告情况。打开1210塔基的大门太难了!我拼尽全力才挤了出去,伸手刚刚抓住1210的避雷塔,就被风吹了一个转身,就这个转身,已离出来的门7米多远,好在安全实现1米落差的“降落”(这高难度的动作一般都是体操运动员做的)。经报中心分管领导,人员返回待命。

后来,我还是不放心,问尚培涛:“圆顶罩都吹开了,机体设备的钢绳会不会脱钩呀?咱俩去看看。”我们两人低下身手脚并用,努力向机动场坪靠近。李松林副主任也在身后跟着。这时候我们做任何动作都十分危险,弄不好,人就被风卷走。我跟他们说:只要看清情况,不许逗留。“3115天线罩不见了,天线结构未见变形。”“1212一根钢绳脱钩,设备晃动厉害。”回来的路上,尚培涛还是“飞”了起来,我下意识去拽,被他拦腰抱住。好险哪!

我又请求中心,将人员分成三组:两人一组,用背包绳连接在一起,带上工具,开展一场设备保护战。一组操作,两组保护。我下达任务后,提醒他们:“首先确保人员安全,注意现场保护,时间不宜太长。”

尚培涛和李松林出色完成了任务,安全返回,时间已经晚上8点了……

从这短短的文字里,便知威马逊有多厉害了。

猜你喜欢

学文铜鼓西昌
赔缸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西昌:监督“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国内首例核辐射夫妇:我们是彼此的阳光
西昌过年,吃李小肠烧烤
东兰铜鼓响八方
核辐射青年宋学文:妻子,你是我的阳光
How might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of employees affect the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