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职语文人文素养提升探究
2019-11-25刘海霞
刘海霞
【摘要】大思政教育背景对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着重探究了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强高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高职语文;人文素养;策略
【基金项目】2018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大思政背景下高职语文人文素养提升探究”,编号2018KY11。
一、引言
相对于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大思政教育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且能够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强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以生为本,以德育为先,充分发挥高职语文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创新力。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结合相应的德育活动,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滞后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面向社会培养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由于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给高职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职语文教学的难度,难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且教学活动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相违背,导致高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相应的教学活动变得大众化,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落后
受应试考试的影响,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所选用的教材理论性较强,以基础理论为先导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于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学习内容难度较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而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不仅增加了高职语文教学的难度,而且削弱了高职语文的育人功能和价值,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教学形式、教学目的功利化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增加了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导致高职教学工作的价值导向趋向于功利化,难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和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学更加注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忽视了相应的素质教育活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形式化,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大思政教育概述
(一)含义及特点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教学为辅,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大思政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且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加强教学改革,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在教学活动当中,大思政教育背景以学生为主角,让学生深入课堂,真切地感受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1]。更为重要的是,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借助大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突破机械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摆脱传统教学的误区,加快人才培养进程。
(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借助大思政教育背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且能够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不断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保障高职语文教学效果。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大思政教育背景,促使高职语文教学工作能夠向着系统化、整合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师生之间的联系,不断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且能够全面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而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将其应用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相对于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借助大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加快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科学合理地处理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应的实践活动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大思政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
在开展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大思政教育背景的优势,有效转变其教学观念,且能够结合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不断优化创新高职语文教学体系。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不断深化相应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2]。例如,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大思政教育背景下的相关教学理念,积极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将课内外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高职语文教学活动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过程,进一步深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古诗词朗诵、分享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体系,加强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的课改要求,不断创新高职语文教学体系,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相应的实践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增强高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大思政教育背景全面加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使得教学活动能够满足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设计,通过层次性、递进式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3]。在正式上课之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有效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在正式的上课过程中能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且能够提出相应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在完成授课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进一步深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借助相应的实踐活动和社会活动,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深刻感受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在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下,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优化教学途径,提高素质
相对于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借助大思政教育不断创新高职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当中,且能够在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且能够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高职语文教学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使学生加强各类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向课外扩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而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大思政教育,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高职语文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教育环境,不断优化高职语文教学的途径。教师要采用因势利导的教学方式,借助相应的文本,通过扩展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丰富人文底蕴。
五、结束语
总之,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明确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深入剖析文章作品的情感内涵,通过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实用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晶.高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02):162.
[2]张逊.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J].魅力中国,2017(21):185.
[3]崔星亮.高校大思政背景下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究[J].黄河之声,2018(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