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2020年“立委”选举硝烟四起

2019-11-25韩冰

世界知识 2019年21期
关键词:席次立委柯文

韩冰

日前,距离2020年台湾“二合一”选举不足百天,岛内多股政治势力紧锣密鼓布局选战,“立委”赛道俨然成为政党角逐政治利益的重要战场。目前来看,究竟谁能最终取得“立法院”主导权尚待观察,但可笃定的是,台湾政党势力版图持续分化、选举政治性质恶化是难以扭转的趋势。

民进党“一枝独大”现状受到挑战

岛内“立委”选举采取“单一选区两票制”。在该选举制度的框架下,选区内的选民需投两张选票,一张票投“立委”候选人(“单一参选人票”),另一张票投政党(“政党支持票”),以此决定“立委”当选席次。而本届“立法院”席次总计113席,其中,73席“区域立委”从73个选区中选出,采取“相对多数制”;34席“不分区立委”由政党得票数超过5%的政党按得票比例分配;6席“原住民立委”由“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两个复数选区(多名选区——编者注)选出,每个选区得票排名前三者胜出。

在2016年“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68席“立委”,其中“区域立委”49席,“不分区立委”18席,“原住民立委”1席,首次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且把控超过半数席位。国民党“立委”席数流失严重,仅获得35席,其中“区域立委”20席,“不分区立委”11席,“原住民立委”4席,相较2012年减少了29席。“第三势力”方面,“时代力量”获得5席,包括3席“区域立委”,2席“不分区立委”,亲民党获3席“不分区立委”,两党皆跨过在“立法院”成立“党团”的门槛。此外,“无党团结联盟”和无党籍分别获得1席“立委”。由于绿营政治人士占据逾70席“立委”席次,在“立法院”拥有绝对优势,“立法院”事实上成为民进党的附属机构。民进党取得执政权后,在“党产”“公投”等议题上均以“强度关山”方式野蛮“修法”,导致国民党陷入“人脉凋敝、金脉枯竭”的发展困境。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立委”选举,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一扫颓势阴霾的国民党,看到重拾“立法院”主导权的希望,力争反转“立委”席次版图,宣示要争取60席“立委”。民进党亦全力发动政党机器,喊出“立委过半”口号,意欲维系“立法院”一党独大现状。“第三势力”也敏感觑见岛内民众不满国、民两党恶性政斗带来的政治机遇,想要通过争夺“不分区立委”席次提升自身政治话语权,力争未来能在“立法院”扮演“关键少数”,在国、民两党博弈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国、民两党展开贴身肉搏战

日前,2020年“二合一”选举进入百日近身交火期。随着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战的持续升温,国、民两党“立委”选举整体布局也已初步成型,竞争态势愈加明显。

国民党从3月至今已公布8个批次、58个选区、60位“区域立委”“原住民立委”参选人名单。在蓝营实力派“立委”中,除张丽善、徐榛蔚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转战县市长外,李彦秀、柯志恩、黄昭顺、吴志扬、林为洲等都披袍投身“区域立委”选举,挑战现任“绿委”。如李彦秀参选台北市第四选区,柯志恩竞逐新北市第七选区,黄昭顺参选高雄市第三选区,吴志扬投入桃园市第二选区,而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也主动请缨赴“墨绿”选区——台南市第六选区挑战寻求连任的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在“不分区立委”方面,国民党在2016年只拿下328万张“政党票”,获得11席“不分区立委”,大输民进党的18席。本轮选举因受民进党推动“年改”等因素影响,“军公教”群体等蓝营基本盘投票意愿上升,国民党政党支持度呈现领先民进党的态势。据岛内多份民调显示,目前国民党政党支持度约为30%~35%,预估明年“不分区立委”席次将增至15席左右。当前,“不分区立委”名单已成为国民党内各派系角力的战场,现任“立委”曾铭宗、云林农田水利会长林文瑞、中常委姚江临、台南市议员谢龙介等人呼声较高,是“不分区立委”热门人选。

近年来,在岛内民粹氛围刺激下,岛内的选举制度高度异化,一些小党可以通过“使特定政党候选人不当选”的做法达到解构蓝、绿阵营选票的目的。这种不求“选贤任能”、只求“快意恩仇”的极端做法,凸显岛内选举制度的扭曲。

在民进党方面,目前,民进党已提名70人竞选“区域立委”“原住民立委”。在性别方面,男性参选人为44人,女性为26人,女性占比37.14%。在平均年龄方面,提名人平均年龄为48岁,最年轻者为出战新北汐止选区的赖品妤,年仅27岁。在学历方面,硕博士人数为55人,比例达78.57%。针对蓝营占优的所谓“艰困选区”,民进党企图通过强打“年轻牌”反转选情,抢攻年轻族群选票。10月9日,民进党一度大阵仗召开所谓“台湾派队”青年连线记者会,为赖品妤、吴怡农、郑朝方等青年候选人集体造势。在“不分区立委”方面,由于受蔡英文执政绩效不彰、“台湾民众党”崛起等因素影响,民进党“政党票”数量势必大幅下降,党内各派系及党外团体将激烈争夺无数不多的“不分区立委”名单中的“安全位置”。代表民进党中央的“卓(卓荣泰)罗(罗文嘉)体系”与“英系”“新潮流系”的竞合关系成为决定民进党未来“立委”选情走向的重要力量。

“第三势力”竭力争抢“政党票”

台湾“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选举制度,总体上有利于蓝、绿大党“立委”参选人,“第三势力”只有仰赖大党“礼让”才能得到“区域立委”席次。因此,争取“政党票”、参与分配“不分区立委”对“第三势力”来说是布局“立委”选举的最佳策略和重要突破口。而依据岛内现行选举制度,只有提出至少十席“立委”参选人并获得5%以上“政党票”的政党,才有资格参与分配34席“不分区立委”。与此同时,“政党法”还规定,政黨所得“政党票”超过3.5%即可获每年每票50元新台币的政党补助款。这些政党补助款不仅可用于政党日常运行,还可帮助政党延续、扩大政治生命。因此,在“立委”选举中,岛内“第三势力”都竞相关注有别于蓝、绿两党且易得到社会认可的环境、社会、民生议题,甚至还以提名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的“母鸡带小鸡”方式拉抬得票率,意欲借此收获更多“政党票”。

在“时代力量”方面,该党内部一直存在“亲民进党”与“反民进党”路线之争。现任“立委”黄国昌常在“立法院”与民进党发生冲突,两党关系逐渐恶化,“时代力量”因此流失了大量绿营支持者,加上柯文哲组建的“台湾民众党”又以抢攻“时代力量”选票为重要选举策略,“时代力量”里的“明星立委”为保全自身利益,选择“大难临头各自飞”,林昶佐、洪慈庸相继宣布退党,以无党籍身份竞选连任,继而在相关选区获得民进党“礼让”。不过,陷入分裂危机的“时代力量”截至目前仍提名了多席“区域立委”参选人参加“立委”选举,如高钰婷参选新竹市选区、林佳玮参选桃园市第三选区、前任秘书长陈惠敏参选高雄市第七选区、林钰杰参选台北市第二选区、陈志明参选新北市第三选区。

而在“台湾民众党”方面,台北市长柯文哲一手主导的“台湾民众党”于9月底公布第一波八位“立委”候选人名单,并喊出要“让蓝绿不过半”的口号。柯文哲坦言其竞选策略有两个主轴:一是提名有能力者角逐“立委”,二是挑选“可以让谁不选上”的地方进行所谓“报复式提名”。此举触动了民进党敏感神经,不少绿营候选人隔空喊话,呼吁柯文哲“不要恶意搅局”。但柯文哲不为所动,“台湾民众党”第二波名单依然充满“报复”民进党的色彩。其选区遍及全台,并重点在民进党“大本营”高雄市推出罗鼎城、敖博胜等人参选,欲拉低民进党现任“立委”邱议莹、赖瑞隆、陈菊爱将刘世芳得票率,打击“新潮流系”的意图十分明显。

除“时代力量”“台湾民众党”外,岛内其他“第三势力”也摩拳擦掌、来势汹汹。泛绿阵营方面,“喜乐岛联盟”推吕秀莲登记联署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意欲借此冲高“政党票”;陈水扁公开喊话要求民进党拱手送给“一边一国行动党”三席“不分区立委”;“基进党”“立委”参选人陈柏惟在台中市第二选区获得民进党“礼让”。泛蓝阵营方面,新党推出杨世光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并积极在台北市布局“立委”选举,计划与国民党抢夺蓝营选票。

选举走向恶质化

从目前岛内“立委”选举的整体态势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判断:

一是国民党“立委”选情“稳中有忧”。去年“九合一”选举后,国民党气势高涨,但由于国民党2020选举党内初选一波三折,国民党整体形象有所削弱,其竞争锐度下降。尽管如此,国民党“立委”选情仍较2016年有很大改观。台《联合报》最新民调显示,在愿意将票投给蓝、绿两党“立委”的选民中,有高达六成民众有意愿投给国民党,支持民进党的选民仅占三成。虽然国民党“立委”选情向稳,但依然面临整合难题。因为初选失利的郭台铭不想放弃先前苦心经营的支持群体,有意长线经营“郭家军”,并派“郭系子弟兵”参选“立委”练兵,如郭台铭与柯文哲一同在新北市第十选区力推李缙颖参选,李缙颖是国民党前“立委”李嘉进之子,其家庭出身与个人特质对“知识蓝”有较强亲和性,对国民党在该选区的布局冲击较大。此外,亲民党持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提名权和“立委”提名策略动向也对国民党影响很大。而蓝营支持者间凝聚力不足或导致票源分散,为国民党“立委”选情投下变量,是国民党不得不慎重对待的难题。

二是民进党维持过半“立委”席次难度较大。2016年,由于马英九八年执政成果未让岛内民众有感,加上“太阳花学运”的冲击,国民党成为众矢之的,民进党得以在“立委”选战中赢得过半席次,实现了行政、“立法”一把抓的夙愿。不过,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立委”的表现显然不符合台多数民众的期望。台政大选研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民进党政党偏好达29.9%,远胜国民党的20.8%,到了2019年6月,国民党则以27.6%领先民进党的24.5%。在明年的选举中,民进党很难再继续透支選民信任,维系“立法院”席次过半现状的可能性随之下降。此外,“台湾民众党”“时代力量”“喜乐岛联盟”“一边一国行动党”都是立场偏绿的政党,将在明年“立委”选举中抢食民进党地盘,预估它们将至少分掉民进党8%至10%左右的得票,民进党“政党票”很可能从2016年的44%下降到34% ~36%。在流失多席“不分区立委”“母鸡”蔡英文对“区域立委”带动效应有限的情况下,民进党想要守住“立委过半”防线并非易事。

国民党前主席洪秀贵在受访时表示她将参选台南市第六选区“立委”挑战民进党现任“立委”王定宇。

三是“第三势力”具备一定爆发力。9月底,岛内媒体公布的2020年“立委”选举调查显示,有四成选民表示这次“立委”选票考虑投给蓝、绿以外的其他政党,其中,“台湾民众党”居首占二成七,“时代力量”居次占二成四,还有部分民众表示将支持新党、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正是由于岛内不满蓝、绿政党恶斗的民意氛围持续发酵,“第三势力”纵横捭阖的空间、影响政党政治版图的能量逐渐增大。以“时代力量”为例,除已自行宣布退选的陈雨凡外,目前该党仍在五个选区与民进党重复提名,假如未来两党直接在选区“交火”,势必分化泛绿票源,进而影响民进党“立委”席次。同时,“台湾民众党”“喜乐岛联盟”“基层联盟”“一边一国行动党”、亲民党、新党等众多小党参与竞争抢夺“政党票”,也会给明年“立委”选战增添极大变数。

四是台湾“立委”选举走向恶质化。台湾“立委”选举自2008年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以来,蓝、绿两党基本主宰岛内“立委”赛局。选区内“第三势力”候选人只有跟蓝、绿政党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获得对方“礼让”,才有胜出机会。而近年来,在岛内民粹氛围刺激下,岛内的选举制度高度异化,一些小党可以通过“使特定政党候选人不当选”的做法达到解构蓝、绿阵营选票的目的。这就是柯文哲领导的“台湾民众党”报复式提名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不求“选贤任能”、只求“快意恩仇”的极端做法,凸显岛内选举制度的扭曲。对大多数政坛人物而言,参选“立委”并不是为实践自身政治理念,他们要么是为捞取政治利益,要么是延续家族政治势力,更有甚者是为报复政敌。台“立委”选举持续恶质化,其后果就是选举制度失灵。那些带有强烈报复心态或始终将个人政治算计放在首位的“立委”,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台湾底层民众的利益,真正帮助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生活?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席次立委柯文
寒冷的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