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在急救技能教学中应用探索
2019-11-25张巧玲杨金友赵蓓蓓
张巧玲, 杨金友, 赵蓓蓓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重实践的学科,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临床思维,能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对急、危、重症患者展开救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基于医疗、护理行业的特殊性,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很难在医院或120急救中心去实践,因此,诸多学者研究在急救技能教学中引入仿真模拟教学,以解决实践资源短缺的问题。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是指在多次仿真模拟教学时,模拟教学的项目逐渐增多,难度逐渐增大。这种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一次模拟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下一次模拟教学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教学效果。本研究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引入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方案,进一步探析仿真模拟教学对学生能力方面的提升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用便利抽样法,将我校2016级三年制助产专业1班43人和2班45人(均为女生),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主干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两组学生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授课教师、授课计划及最后一次综合仿真模拟教学考核方式完全相同。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先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止血包扎、固定转运等单项实训技能的教学与练习,最后开展一次院前急救综合仿真模拟教学;试验组采用CPR、CPR+止血包扎、CPR+止血包扎+固定转运等3次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最后开展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两组仿真模拟综合训练教学方案[2]相同。学生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每次实训后进行考核(共4次),学生单独或协同完成,考核时间25 min,然后由教师应用“仿真模拟教学考核评价表”进行评分,以4次均分为总成绩。
1.3 教学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学生的仿真模拟教学考核总成绩;另于两组学生模拟教学结束后即刻填写由刘静馨等[3]设计的“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作为学生自我评价工具,该量表包括五个维度24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五个回答选项:完全符合(5分)、比较符合(4分)、一般(3分)、比较不符合(2分)、完全不符合(1分),分值越高越好。采用Epidata3.0对回收的量表进行双录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导入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以率、构成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等对教学效果与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仿真模拟教学考核评价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仿真模拟教学考核评价方案中“评估环节”、“观察、判断能力”、“操作有效性”、“应急能力”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仿真教学考核评价方案得分对比分)
2.2 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 两组88名学生均完成了量表测评且均为有效。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沟通交流中“与患者沟通”、“小组成员间沟通”和“与教师沟通”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沟通”和“与教师沟通”在不同分值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仿真模拟教学中沟通交流情况比较分)
表3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沟通交流不同分值分布情况比较(n,人)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分工合作中“服从负责人协调”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分及不同分值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
表4 试验组和对照组仿真模拟教学中分工合作情况比较分)
表5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分工合作不同分值分布情况比较(n,人)
表6 试验组和对照组仿真模拟教学中临床决策情况比较分)
表7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临床决策不同分值分布情况比较(n,人)
表8 试验组和对照组仿真模拟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技能情况比较分)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临床决策中“应急能力”、“有助形成临床思维”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就感”、“避免重复错误能力”均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学生在不同分值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7。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应用专科操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基护操作”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学生在不同分值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9。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中“能否发现、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自身能力”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分及不同分值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0~11。
3 讨论
3.1 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多项研究[4-8]表明,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及职责,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仿真模拟教学考核评价方案中“评估环节”、“观察、判断能力”、“操作有效性”、“应急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掌握情景模拟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体验,能更有效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表9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同分值分布情况比较(n,人)
表10 试验组和对照组仿真模拟教学中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情况比较分)
表11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不同分值分布情况比较(n,人)
3.2 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中“服从负责人协调”、“与患者沟通”及“与教师沟通”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让学生在仿真模拟教学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意识到团队协作的必要性,从而在后续的仿真模拟教学中能自觉服从负责人协调,及时进行有效沟通,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模拟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的需要均可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
3.3 利于形成和发展临床思维能力,更好的融入临床实习 渐进式模拟教学模式可促进实习学生角色的转变[9]。在本次仿真模拟教学中“能否发现、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自身能力”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在多次案例分析、逐渐复杂的护理情景中,学生通过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答案,从而形成和发展了临床思维能力;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通过电话访谈,了解到试验组的学生较对照组的学生更容易融入临床实习,试验组学生认为仿真模拟教学有助于对医疗环境及护士角色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临床工作,渐进式仿真模拟实训像是从学校到临床的一个过渡期,能够帮助他们很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这与潘玲玲[4]及Leonard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3.4 利于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相长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体现在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的准备,还体现在教学的组织,反馈环节的引导等。实施仿真模拟教学的过程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因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主动给予学生帮助,还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因此,仿真模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多元知识的储备及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既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要熟知临床护理实际工作及专业发展动态,同时具备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综上所述,渐进式仿真模拟教学法能够更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利于形成和发展其临床思维能力,有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临床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