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ILRB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MT的关系

2019-11-25卢丽杰俞静佳吴婧怡薛庆蕊王天禹任美思孙宏晨9306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黄染口腔癌鳞癌

卢丽杰 俞静佳 韦 瑜 吴婧怡 罗 胜 李 杏 范 玉 薛庆蕊 王天禹 任美思 孙宏晨 9306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全球恶性肿瘤第六位,容易发生侵袭和向局部淋巴结转移,近年来OSCC 的5 年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善,因此阐明OSCC 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对未来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1]。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LILRB)是一类跨膜糖蛋白,为免疫抑制性受体[2]。LILRB1 是分布最广泛的LILRBs,在NK 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DCs)、T 细胞亚群和B 细胞中均有表达[3,4]。研究发现LILRB 的表达可促进肿瘤的发展,如在肺癌,胃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细胞中LILRB1 的表达上调[5],可使癌细胞的运动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提示LILRB 可能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逐渐丧失上皮特性,上皮标志物E-cadherin 和β-catenin 下调,导致上皮细胞极性消失,细胞间连接减弱和特定细胞表面标志物丧失[6,7]。同时细胞获得间充质表型,即间质相关标志物 Vimentin,Fibronectin 和N-cadherin 上调,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增强[8]。EMT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

目前,国内外尚无LILRB1 在口腔癌中表达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拟的目标是探究口腔鳞状细胞癌中LILRB1 的表达及其与EMT 的关系,为预防口腔癌的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资料和方法

1.组织标本: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2018~2019 年期间OSCC 患者20 例,其中10 例为高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10 例为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同时收集10 例正常口腔黏膜和10 例异常增生黏膜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相关的组织标本均经过病理科鉴定,并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及伦理委员会许可。

2.主要试剂:兔抗人LILRB1 单克隆抗体(EPR11256,1:200,Abcam);兔抗人E-cadherin 和Vimentin 单克隆抗体 (ZA-0565,ZA-0260,北京中山金桥);即用型免疫组化UltraSensitive TM SP 试剂盒(鼠/兔)(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除切片和封片外,所有步骤均在Autostainer 480-Lab VisionTM自动染色机上完成。具体步骤如下:取材、固定、石蜡包埋,连续4μm 切片。烤片,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水化,自来水冲洗10 分钟,PBS 冲洗。EDTA 溶液高温热修复20 分钟,自然冷却,PBS 清洗冲洗。3%过氧化氢室温孵育10 分钟,PBS 冲洗,血清封闭。滴加一抗LILRB1、E-cadherin 和Vimentin 常温孵育1 小时45分钟,PBS 冲洗。滴加二抗37℃恒温孵育30 分钟,PBS 洗片。DBA 显色5-10 分钟。苏木素复染,封片。晾干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图像采集并保存。

4.免疫组化结果判定标准:E-Cadherin 判定方法:每例切片随机选取五个视野进行拍摄。运用Image J 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信息分析,设置平均灰度值为主要参数,其中平均灰度值>177 为阴性,<177 为阳性。Vimentin 和LILRB1 判定方法:由两名计数者双盲进行阅片。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 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 个细胞,根据染色程度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综合评分。Vimentin:无黄染为0 分,轻度黄染1 分,中度黄染2 分,重度黄染3 分;阳性细胞<5%为0 分,5%~<25%为1 分,25%~<75%为2 分,≥75%为3 分。LILRB1:无染色为0 分,轻度黄染1 分,重度黄染2 分;阳性细胞≤20%为0分,20%~40%为1 分;40%~80%为2 分;>80%为3分。每例综合评分为上述两个评分的乘积。0~2 分为阴性,>2 分为阳性。

5.统计方法: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LILRB1 与EMT 标记物在口腔鳞癌及正常上皮黏膜中的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中,LILRB1 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少量位于肿瘤间质中;E-Cadherin 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Vimentin 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浆中,见图1。LILRB1 在口腔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00%(13/20),在正常上皮组织中阳性率为0.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鳞癌组织中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20.00%,4/20)显著低于对照组(7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Vimentin 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100.00%,20/20) 显著高于对照组(50%,1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1。

图1 免疫组化法检测LILRB1 与EMT 标记物在口腔鳞癌及正常上皮黏膜中的定位及表达(×200)

2.E-Cadherin、Vimentin、LILRB1 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E-Cadherin、Vimentin、LILRB1 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转移情况,见表2。

3.LILRB1 与EMT 标记物表达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口腔癌组织中LILRB1 的表达与E-Cadherin 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8,P=0.000),即随着LILRB1 表达的阳性率增高,E-cadherin 的蛋白呈降低趋势;与Vimentin 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1,P=0.010),即LILRB1 蛋白表达的越多,Vimentin 的阳性率越高,见表3。

表1 E-cadherin、Vimentin 和LILRB1 在口腔鳞癌及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比较

表2 E-Cadherin、Vimentin、LILRB1 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参数的关系

表3 LILRB-1 与EMT 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近年来口腔鳞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经过手术及放化疗后其5 年生存率可达60%。但是口腔鳞癌容易复发及向淋巴结转移,晚期发现的癌症患者生存率只有30%左右[10]。目前,影响OSCC 转移的因素和机制尚不明确。EMT 是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上皮细胞逐渐向间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肿瘤细胞极性丧失,细胞间彼此连接疏松,细胞运动侵袭能力增强,上皮标志物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表达上调,使细胞获得间质表型,容易向远处转移[11]。E-cadherin 和Vimentin 是EMT 相关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检测了40 例组织标本中E-cadherin 和Vimentin 的表达。OSCC 中E-cadherin 的表达较对照组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 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表明部分肿瘤细胞发生EMT。这与Jingping Zhou 和Soussan Irani 等人的研究报道吻合[12,13]。

LILRB1 属于免疫抑制性受体,主要在NK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细胞中表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免疫反应,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14]。同时有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中也可表达LILRB1[15~17]。Pei Zhang 等人发现LILRB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增加[18];另外胃癌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LILRB1 表达[17],且异常高表达的LILRB1 与癌细胞的迁移运动密切相关,可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19]。本研究发现OSCC 中LILRB1 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主要分布在肿瘤实质细胞,在间质微环境内仅有少量表达。

LILRB1 与EMT 的关系目前尚未有人报道,本研究发现,LILRB1 表达的增加与E-cadherin、Vimentin 表达的改变存在相关性,即LILRB1 与E-cadherin 的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 的表达改变呈正相关,提示LILRB1 可能参与EMT 的发生。这也提示LILRB1 也许可以作为新的靶点,为以后的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LILRB1 影响口腔癌EMT 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黄染口腔癌鳞癌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快速康复外科在手术治疗口腔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